
小学五年级《创新与实践》第7课时.docx
4页四、《生活中的旋律》一、教学目标:1.认知:拓宽学生音乐文化的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2.能力:(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培养创新能力3)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渐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合作能力3.情感:(1)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特长展示中增强自信心2)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四、教学模式:“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五、实施方案A.准备工作1、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2、 进行调查方法、信息技术等方面指导3、 学生参与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B、组织形式:分组活动 C、活动过程及方式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歌曲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 ②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
2、开展调查活动 ①调查活动的开展从不同的主题入手,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②围绕主题提炼信息,将研究成果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有代表性地展示3、在班内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过程包括:说、展、演等 D、教学策略1、指导策略指导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思维方法的指导、心理素质的指导教师在本模式教学中应从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质疑和因势利导四个方面去发挥,使整个指导过程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但是指导的目的只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本领,而不是知识本身2、多视角策略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需要、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对每个主题研究的方向也就不同,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择各自研究的课题,学生的思想不再受束缚,从而能更加全面地对主题进行研究3、研究性学习策略 所谓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主题展开,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本模式的教学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小组合作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科学交流能力,我们以每5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采取学生自愿结合为主,使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乐于合作,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教师在必要时给予适当调控,使相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一个合理的搭配,确保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
5、评价策略 1、重视过程评价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3、评价具有开放性 4、评价的基本内容 ①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小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积极的贡献等 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③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A创设主题、课题准备1、课题导入:每天都有许多美好的旋律伴随着我们,音乐以它美妙的旋律,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美化着我们的心灵,愉悦着我们的身心……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喜欢音乐的也不乏其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魅力2、创设情境,出示主题——生活中的旋律背景音乐为大风车节目主题曲,然后请学生推荐班内几位爱好音乐的同学现场给大家做才艺表演3、同学们对音乐这么喜欢,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去探索我们生活中的旋律,看看这次调查能使我们获得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好不好?学生:好!4、学生复制“人们喜欢的音乐”调查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进行调查方法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B展开活动、收集信息小组按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调查、询问等方法收集各种信息C、各小组在调查之后,针对感兴趣的问题,确定各自的活动主题此时,可能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某些同学需要调组,教师帮助协调,要始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一、课题导入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活动,不管年龄、性别都有热烈的爱好和自发的需要还有人说:“音乐是每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成长中的旋律,因为总有一段音乐能够见证自己的一段生命历程,它记载着青春的故事,很多人就是这样边走边唱的成长起来了。
音乐如此重要的影响了我们的成长和人生,今天我们就把这些天所做的研究做一个展示,领略音乐的神奇魅力二、展示活动1、分好展区2、布置展区各组成员将研究成果准备好,图片、手抄报等尽力张贴,文字材料由组内代表语言表述,各种剪辑运用多媒体器材播放3、展示成果顺序:课题1、音乐与年龄课题2、倾听音乐,体会情感课题3、古诗词与音乐课题4、音乐的神奇作用课题5、音乐与音乐家主要展示形式为:说、展、演三、学生评价从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自评和互评四、课后活动邀请其他班的同学来展区参观,分享快乐写好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将本次活动中学到的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研究中去板书设计:课题名称:音乐与年龄 自我评价标准: 倾听音乐,体会情感 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古诗词与音乐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音乐的神奇作用 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音乐与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