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论文范文.docx
14页铁路论文范文1. 找一篇关于铁路方面的论文成昆铁路选线的地理思考成昆铁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选择了最险峻的西线,并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能说,是前人为我们预付了巨额费用何况,修建西线,使许多中国铁路修建技术达到了或者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是等不来的从成都上空俯瞰中国西南地势,西面横断山脉,像一级级高台阶,排列着南北走向海拔超过3500的高山和高逾5000米的极高山———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山脉之间的大河谷,奔腾着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形成高差显著的平行岭谷地貌成都,就位于台阶东面比较平缓的四川盆地中,海拔约500米;而昆明,则在成都南面的云贵高原,海拔约1900米这样的地势,如果选一条两城之间的铁路线,谁也不会想到向西去找那些山脉的麻烦但是,我们看到的成昆铁路,没有直接由成都向南,却向西绕了一个弯子,形成一个C字形,攀登了层层台阶为什么?这要从上世纪50年代的选线之争说起1952年,根据中央政府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决定,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派出了一支小分队,从宜宾出发,沿着金沙江而上,开始了踏勘成昆铁路的艰难征途率队的是副总工程师蓝田,成员有工程师郭彝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当时还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八百里凉山,最后在成都至昆明长1000多公里、宽200多公里的范围内,提出了成昆线三条线路方案:东线从成渝线内江站起,经自贡、宜宾、盐津、彝良、威宁、宣威、曲靖到昆明,全长889公里;中线从内江起,经宜宾、屏山、绥江、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全长780公里;西线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全长1167公里。
当时中国正在进行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一切学习苏联1953年3月,中国方面向苏联专家介绍了三个方案,郭彝提出,西线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意义大苏联专家立即斥责说:政治、经济意义是领导人考虑的事,你作为老工程师,不从技术标准和营运条件考虑,没有资格当工程师苏联专家捷列申科和波波夫断言,三个方案中,只有中线勉强可行,西线根本就不能修建铁路于是,1954年9月,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按照苏联铁路技术标准初步设计出了成昆铁路中线方案,送北京鉴定 然而,中线所经过的地区没有多少重要经济据点,地下矿藏资源也不丰富相对来说,西线沿途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铝、锌、石棉、磷、岩盐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开发前景巨大;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其中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意义很大;沿途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和元谋至昆明,也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急需运输通道与内地联系从中国路网布局看,西线也更有战略意义中国铁路俗称三横五纵,五纵即南北走向的五条铁路在青藏铁路尚未建成时,成昆线就是这五纵中最西的如果成昆线越往西,整个铁路网向西的覆盖面就越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考虑到这些因素,参加勘测的工程师王昌邦提出了重新考虑西线的建议,并与苏联专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反对苏联专家就是反苏,有政治风险何况苏联专家的看法也着充足的科学依据———西线地质条件之复杂,地理条件之恶劣,有“铁路禁区”之称西线地区,有一半位于烈度7-9度的地震区,沿线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因受强烈构造作用大多比较破碎沿线地下水充沛,有的断层隙水的涌水量每昼夜达2万吨,还有高浓度、具有强侵蚀性的硫酸盐沿线气候变化多端,差异显著,也使岩石剧烈风化,一开挖暴露就将迅速剥落,造成地基不稳固 再看地理状况,西线之艰难恶劣,也为中国铁路史上所罕见全长1100多公里,有600多公里位于高山深谷之间,要跨越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两岸分布着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此外还伴随着塌方、河岸冲刷、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毒气等问题于是,不得不选择中线但是,西线的巨大诱惑力和迫切需要,使大家还是舍不得把目光移开1955年,铁道部鉴定中线初步方案时,王邦昌与苏联专家的争执,在部里又引发了新激烈争论最后只好报国务院定夺周恩来召集各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苏联专家的方案与修建龚嘴、铜街子水电站以及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规划有冲突,不能使铁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故予以否定。
此后,设计院又组织人马重新勘测西线地区,徒步11000多公里,地质测绘15000平方公里,地质钻探总计22.5万米,再对地质、地形情况逐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不可以采取办法解决的穿越攀西大裂谷的西线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年的选线之争,选择西线的意义仍然是巨大的沿线的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龚嘴水电站等巨型企业,已经使过去的不毛之地,飞越了50年的差距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筑路的铁道兵和工人、干部牺牲了近两千人,平均每公里两人左右;耗费的资金总计30.75亿元,平均每公里是当时普通平原铁路的4倍以上如果当时选择比较容易的东线(即现在的内江线2. 爱护铁路珍惜生命 的论文1800字保护铁路,人人有责铁路是人民经济的动脉,它在我国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铁路,如果没有这些动脉,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穿的、用的、玩的、吃的都离不开火车运输,我们出去旅游时,也要乘坐火车,所以铁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能经常听到许许多多的在铁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例如:在1993年4月30日,044次货 物列车与一违章抢越无人看守道口的满载春游学生的大客车相撞,造成30余名花季少年死于非命;在1998年8月5日,徐某在调车场穿越轨道时,被解体作业的流放车轧断后腿,造成终生残废;在2000年8月13日20时,王某等六名少年进入某车站3站台玩耍。
21时许,王某爬上车站5道停留的客车顶部时,被机车牵引用的带电接触网电击身亡有些人,为了贪图小便宜,而破坏铁路,比如拧铁路轨上的镙丝钉,造成了交通事故,这样造成的后果不单单是火车被毁,还会造成受伤或死亡,就为了那点小便宜而造成的伤害、死亡值得吗?就因为那些人的一、二元钱,而造成了国家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损失值得吗?所以,破坏铁路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这些事故都是因为人们不爱护铁路而造成的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的工业原料、生活用品都是靠铁路源源不断地运至祖国的四面八方,如果没有铁路,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想象,煤炭运不出去,使得炼刚厂不能生产,工人叔叔就只好下岗待业,生产不出钢铁,我们就制造不出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一些武器,没有武器解放军叔叔拿什么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呢?离开了煤,很多火力发电厂就不能发电,没有了电,我们的很多行业都不能正常运转……所以,我们必须爱路、护路,这些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同学们,保护铁路,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参与到爱路、护路的行列中吧!让我们树立一个爱路、护路的良好气氛,使列车畅通无阻地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吧!3. 求一篇关于高速铁路论文,10000字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 、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
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
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