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教学中提问的作用.doc
4页发挥故事活动中提问的“支持”作用讲故事一直是幼儿园司空见惯的活动形式,老师们对 这种活动再熟悉不过了讲故事可以让孩了学习知识,学习 道理,讲故事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贡献,当然也毋庸置疑 无论获得语言发展,还是学习知识或道理,都是我们期盼的 结果,老师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些价值呢?相信很多老师可能 都会说:提问!的确,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支持手段,可以帮助教 师确定幼儿对特定内容的理解,激励幼儿的参与,引导幼儿 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回到讲故事活动 中来,我们的提问能促进孩子的思考,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 通过提问,可以让所有的孩子真正地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地 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可见,提问的意义,就在于对孩了形 成“支持”,帮助孩子获得各种各样的发展在幼儿园活动 中,尤其是故事教学中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已经习惯不断 地向儿童“抛”问题,似乎只要儿童能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就是成功的、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的提问有没有真正起到“支持”作用?很 多时候,我们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或答案按部就班地带 出来而已由教师的不断提问和儿童的被动应答形成的教学 模式让我们看到儿童是被动甚至无助的。
具体而言,我们提 的问题是不是经常都是我们希望孩子注意和理解的?有些 时候,我们的提问是不是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或者看看他 们有没有注意听讲?女口,听完一遍故事后,老师提问:“小 朋友,老师刚才讲得故事叫什么名字? ”“这个故事好听 吗? ”即使有些孩子根本没听清故事什么内容,也会附和老 师说“好听”,以证明他在听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提问都存在i种“控制”的 倾向——希望孩子掌握我们希望他们掌握的,希望他们按照 我们的思路进行思考,希望他们发现我们发现的问题,最后, 能够按照我们的预期,顺利地“完成”活动,达到我们预定 的目标孩子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发现,他们已有的故事有 关的经验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掉那么如何从本质上发挥提问 在讲故事活动中对孩子的“支持”作用呢?第一、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个体每个孩子 都有独特的个体经验,对于同一个故事每个个体的理解可能 是不同的当然,故事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必然会有比较突 出的主题和思想这也就形成了大多数人对某个故事、某个 作品的理解或印象但是,两个牛活背景、牛活经验不同的 人,面对同一个故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 一口你期望孩子的回答合你的意,期待每个孩子都发现某个 问题,那么你的提问就必然会带有一种“控制”的色彩,你 会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发现”某个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如果我们真止关注的是孩子,那么我们的问题就要建立在孩 子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在讲故事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孩子们 对故事的预期,他们相关的经验允许孩子发表自己对整个 故事或某一个细节的见解,让他们主动地建构出口己对故事 的“独到”的理解第二、更多地关注孩子而不是知识在实际的讲故事 活动小,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种情形:我们知道某个故事 蕴含丰富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就会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们能 够发现所有这些问题,掌握所有的知识,注意所有的细节 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是“知识”所以,我们不能试图让 孩子听一遍故事,就发现我们所期望他们理解和认识到所有 的全部信息,应该从孩子的理解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不断 地引导他们思考,逐步地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这个时候, 我们关注的是'‘孩了”我们的提问帮助孩了获得的发展才 是真正的发展,才是孩子内在的发展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幼儿听故事其实也适用这个道理,让孩子多听几 遍故事,在多次听觉感知后,她会联系门己的相关知识经验 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三、支持、引导幼儿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艺术在于引导幼儿不断提出问题事实上, 儿童天生就爱提问,提问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提问不 仅是“想知道”什么,更多的时候是对成人逻辑世界的的质 疑,表现的是儿童的兴趣、儿童的需要,而这是真止属于儿 童自己的课程的起点。
儿童的提问并不是被“教”出来的, 儿童的提问机会也不是教师施舍的只有半儿童感觉到自己 所处的环境是口由的、民主的、宽松的,是充满爱和理解的 时候,只有当他们提问得到老师欣赏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时, 儿童的问题才会汩汩流淌而出当然,此时,教师应该是一 个倾听者,同时又是一个真诚的对话者我在故事教学中, 听完故事后,从不急于提问,而是让幼儿自由畅谈,提出自 己想提的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 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认为儿童如果被置于 丰富开放的环境之中并与教师、同伴充分互动,那么这样的 活动的主人是幼儿自己,而教师真正做了幼儿活动的支持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