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件】第九章农业关联产业与农业产业化.ppt
41页第九章第九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农业关联产业与农业产业化n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相对地位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相对地位缩小(主要指经济上)同时,农业与其他产小(主要指经济上)同时,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业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n 在过去,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到在过去,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到现在,生产上必须依靠生产资料行业,销售现在,生产上必须依靠生产资料行业,销售上必须依靠流通业,而产品又必须依靠食品上必须依靠流通业,而产品又必须依靠食品加工业一、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一、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n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流通部门及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流通部门及农业生产资料供给部门的统合体被定农业生产资料供给部门的统合体被定义为农业关联产业(义为农业关联产业(农工商综合体农工商综合体AgribusinessAgribusiness)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整个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整个生产链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其产生产链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其产值也大大超过了农业值也大大超过了农业“产中部门产中部门”的产值,形成了发达的的产值,形成了发达的“农工商综合体农工商综合体”(agribusiness),),n农业关联产业以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流通农业关联产业以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流通加工业、饮食业的各个阶段的一体化作为其加工业、饮食业的各个阶段的一体化作为其组织形态。
组织形态n具体包括:具体包括:1.1.农林水林水产业2.2.关关联制造制造业(饲料、肥料、料、肥料、农药、种子等、种子等生生产资料料产业,制粉、造酒、乳制品等加,制粉、造酒、乳制品等加工工产业)3.3.农业投投资部部门4.4.饮食食业5.5.流通行流通行业(商(商业及运及运输业)图图9-1 农业关联产业示意图农业关联产业示意图农农林林水水产产业业农业,牧业林业渔业食食品品产产业业食品工业食品流通业饮食业进口农产品食品生产资料产业生产资料产业相关投资相关投资表表9-1 日本农业关联产业的国内生产量日本农业关联产业的国内生产量 实数实数 占全产业比例占全产业比例%1975198819751988农业关联产业农业关联产业524059485015.812.1农林水产业农林水产业11834150783.61.9关联制造业关联制造业22289382906.74.9农业投资部门农业投资部门188036420.60.5饮食业饮食业7121176312.12.2关联流通行业关联流通行业9280202082.82.6全产业全产业332230737437100100(单位:10亿日元,%)n从宏从宏观的的视点来看,点来看,农业关关联产业建立在建立在产业构造构造论的基的基础上,也即由上,也即由农业部部门与关与关连的其他部的其他部门而而组成,由数百万成,由数百万农户(或(或农场)与企与企业构成,有独立的构成,有独立的经营机能,没有管理或机能,没有管理或指指导的中心机构,是无秩序的的中心机构,是无秩序的统合体。
合体n从微从微观的的视点来看,点来看,农业生生产与加工流通与加工流通部部门相相统合,并且其合,并且其经营也是完全也是完全统一的比如苹果如苹果饮料厂商料厂商为integraterintegrater(龙头),),o如果引入食物链(食品体系:如果引入食物链(食品体系:Food System)的概念,)的概念,与农业关联产业有如下关系与农业关联产业有如下关系农业农业生产生产资料资料农业农业生产生产农畜产品农畜产品流通业流通业饮食业饮食业食品加食品加工业工业家庭家庭消费消费农业农业投资投资Food SystemAgribusiness 图图9-2 农业关联产业农业关联产业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o农业产业化化经营是以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向,以农户经营为基基础,以,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依托,以经济效益效益为中中心,以系列化服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行种养加、产供供销、农工商一体化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将农业再生再生产过程的程的产前、前、产中、中、产后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系统,是引,是引导分散的分散的农户小生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社会化的大生大生产的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的基本经营方式。
方式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n生产专业化生产专业化n企业规模化企业规模化n经营一体化经营一体化n服务社会化服务社会化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因1)1)组织理论分析组织理论分析o首先,随着首先,随着农业商品化和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化程度的提高,农户对市市场的依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回避市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回避市场风险、避免生、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的盲目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得越来越重要,降低降低和分散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使的需要使农户产生了参与生了参与农业产业化化经营的愿望o其次,其次,对企企业来来说,激烈的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型争,使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品加工、流通企业产生了通生了通过适当方式适当方式规避市避市场风险的需要2)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分析(1 1)从农户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节)从农户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节约农户的交易费用约农户的交易费用2 2)从)从“龙头龙头”企业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企业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减少了在销售种子、饲料等方面寻找、评是减少了在销售种子、饲料等方面寻找、评价和签订契约等方面的费用价和签订契约等方面的费用 。
3 3)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其形成与否主要看内部组织费营组织形式,其形成与否主要看内部组织费用和市场交换的交易费用的比较用和市场交换的交易费用的比较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n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排等费用排等费用n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n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实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实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n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或消除资产专用性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或消除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n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仍是一种合约结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仍是一种合约结构2.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n市场结构市场结构n企业行为企业行为n经济绩效经济绩效3.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o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 (2)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安排的变迁变得合算了)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安排的变迁变得合算了o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性和迁会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车搭便车”问题o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1.公开市场公开市场o农产品的公开市品的公开市场方式也就是方式也就是现货市市场,它,它是是农产品生品生产者在者在农产品品产出后直接将其投出后直接将其投放到市放到市场上上销售,售,农产品加工与品加工与销售商按照售商按照当当时的市的市场价格价格进行收行收购的的联结方式,方式,这是是一种市一种市场协作,是不同作,是不同阶段生段生产者之者之间的的协作中最松散的形式。
它适合于那些作中最松散的形式它适合于那些产品差异品差异性不大,性不大,产品容易品容易储藏,藏,产品的品的质量等量等级也也容易划分和容易划分和检验的的产品2.合同制合同制 1 1)合同制的分类)合同制的分类 (1 1)市场型合同)市场型合同 (2 2)生产管理型合同)生产管理型合同 (3 3)资源提供型合同)资源提供型合同 2 2)影响合同制的主要因素)影响合同制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不确定性第一是不确定性 第二是交易发生的频率第二是交易发生的频率 第三是交易所需要的专用投资的数量第三是交易所需要的专用投资的数量 3)合同制产生的原因)合同制产生的原因(1 1)技术的变化)技术的变化(2 2)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3 3)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 4)合同制在农业中的利用情况合同制在农业中的利用情况o合合同同制制是是农农业业发发展展过过程程中中随随着着经经济济环环境境的的变变化化而而产产生生的的,在在国国外外的的应应用用较较为为广广泛泛,近近年年来来在在中中国国发发展展农农业业产产业业化化经经营营过过程程中中,合合同同制制是是作作为为一一种种最最主主要要的的组组织织形形式式而而存存在在的的,但但不不同同的的行行业业发发展展情况有很大差别。
情况有很大差别2.合同制合同制3.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o农业纵向一体化组织是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农业纵向一体化组织是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联结到一个统一的经济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联结到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内,实行统一核算,各阶段各环节的经实体内,实行统一核算,各阶段各环节的经营决策都由一个决策体来完成,从而形成完营决策都由一个决策体来完成,从而形成完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1 1)纵向一体化的原因)纵向一体化的原因(1 1)交易费用的考虑)交易费用的考虑(2 2)经营策略的考虑)经营策略的考虑(3 3)产出品和投入品的价格歧视)产出品和投入品的价格歧视(4 4)不确定性的考虑)不确定性的考虑 2 2)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利弊)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利弊o实行纵向一体化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实行纵向一体化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 1)协作与控制的需要)协作与控制的需要(2 2)审计和资源分配)审计和资源分配(3 3)激励作用)激励作用 o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1 1)增加组织成本)增加组织成本(2 2)增加策略成本)增加策略成本(3 3)增加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 3 3)影响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因素)影响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因素(1 1)资产的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2 2)农产品的品质差异性)农产品的品质差异性(3 3)生产的分散程度)生产的分散程度(4 4)企业的最佳规模)企业的最佳规模(5 5)最终产品的市场集中程度)最终产品的市场集中程度 4 4)农业纵向一体化的现状)农业纵向一体化的现状o从目前情况来看,纵向一体化在农业领域从目前情况来看,纵向一体化在农业领域并不是主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