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李国瑞.doc
5页少pi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近场天线能量收集系统的设计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李国瑞 学 号 2012141451142 年级 2012 级指导教师 夏文龙 教务处制表二0—六年2月月26 口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型或便 携式无线通信设备或网络节点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物联网,可 穿戴电子设备,灾害管理和基础设施监控等目前,电池仍然是无 线传感器节点的主要电源,然而电池的引用也带来了一些缺点,首 先,电池给这些微型无线设备引入了体积,由于电池在能量密度和 体积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因此限制了一些微型电子产品的使用范 围;其次,电池的寿命有限,对于某些特定场合的无线设备而言, 维护或者更换电池的代价昂贵;最后,电池本身会造成相应的环境 污染这些问题使我们开始关注并寻找电池的辅助或替代方案随着超低功耗芯片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功耗己经进去微瓦 级范围,基于光伏发电,机械振动或热力效应的能量收集系统已经 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军事的许多邻域,考虑到风能,光能和 热能等自然能源的接收装置有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同 时日益增多的无线网络和通讯基站等无线电发射设备使周围 环境中充满了丰富的电磁波能量,使得系统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电磁能量以供自身持续工作成为可能。
环境电磁能量收集是一种可 持续,无需人工维护,对环境友好的供电方式它能降低设备对电 池的需求,同时可以使拥有电池的设备充电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 间,也可延长一次性电池的使用寿命;无电池设备则可利用基站或 等无线发射器产生的“免费”能量来维持运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近几年,环境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在低功耗、分布广、 不易更换电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美国俄 亥俄州立大学的OLGUN U等针对无线传感器等无线设备应用需 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环境射频能量收集器,通过对2.45 GHz WiFi信 号能量进行为时20 min的收集转换,可输出20微安的最大电流, 使带LCD显示的室内外温湿度监测器持续工作10 minoSHIGETA R等设计了一种具有储能电容泄漏感知工作循环控制的环境射频 能量收集传感器设备,采用自适应工作循环控制技术对射频能量收 集进行优化,通过考虑能量泄漏问题使得感知率有所提高,通过对 操作可靠性及泄漏衰退的合计评价控制而改善其效率在国内,无线能量传输及收集技术起步较晚中科院研宄所孔 力等人在总结国内外整流天线的技术上,提出一套微带整流天线设 计在07年设计出一种5.8GHz圆极化接收整流天线,整流效率达 到60%左右。
1整流电路的设计,主要采用倍压整流电路要 2由整流电路原理图制作出pcb版研 3进行系统测试1. 整流电路拟采用多个肖特基二极管级联而成的倍压整流电 路,最后利用Altium Designer制作完整PCB版图其整流电路如 下图所示:拟采用 的研究 思路 (方法、 技木路 线、可 行性论 证等〉C1GXD倍压整流电路原理2. 储能元件拟选用型号为EDLSG105V5R5C,电容值为1F,最高 电压为5.5V,放电时内阻为30欧姆的超级电容5::度参考文献目录2月-3月:熟悉Altium Designer仿真软件的使用,会利用软件进 行简单电路设计和仿真对电路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复习3月-4月:利用Altium Designer设计出合适整流电路并制作出PCB 版图,做出实物4月-5月: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5月-6月:论文答辩准备[1] 何苗.射频无线能量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大学,2013.[2] 赵争鸣,王旭东.电磁能量收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工 技术学报,2015, 13:1-11.[3] 韦保林,韦雪明,徐卫林,段吉海.环境射频能量收集技术的研究 进展及应用[J].通信技术,2014, 04:359-364.时间姓名参 会敢师会议记录摘要指导教师意见开题报告会议纪要地点职务(职称〉姓名主持人职务(职称》记录人:签名:备注:1、本幵题报告除第3页各栏目外,其它栏目均由学生填写。
2、填写各栏目时可根据 内容另加附页3、参加开题报告会议的教师不少于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