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变化的能量通电的线圈教案青岛版.doc
4页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变化的能量-通电的线圈教案 青岛版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变化的能量》单元的第十二课《通电的线圈》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电的本领”单元认识、了解了电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的另一个作用:电生磁,即电能与电磁能的转化通过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特性,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电磁起重机,从而激发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对讲门、电磁起重机非常熟悉,但对它们的原理就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另一方面,这节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对学生有浓厚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新事物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电能产生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2.能力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体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3.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五、教学要点分析:(一)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性质二)教学难点: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六、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铁钉一个、大头针若干、电池盒三个、干电池三节、电磁铁组装材料一盒2、学生实验材料:(1)实验材料一:干电池三节、长短不同的线圈两个、导线4根、小铁圈若干 (2)实验材料二: 干电池三节、长短不同的线圈两个、导线3根、开关一个 、小铁圈若干七、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演示怎样使铁钉和磁铁一样也具有磁性2、学生利用实验材料一,分工合作也让铁钉具有磁性从而引入课题——通电的线圈二)合作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通过交流各组吸引小垫圈的个数,从而引出电磁铁的磁性有强弱之分 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并交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否与电池节数有关、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4、班内交流实验方案5、各小组自选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自己探究,并填好实验记录记录单6、班内交流实验结果7、教师课件总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三)总结拓展电磁铁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得出电磁铁的优点2、教师讲解人们根据电磁铁的性质,制成了许多物品。
如:喇叭、电铃、电磁锁、电磁起重机等等3、视频播放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四)学生谈收获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哪个发现最满意?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想法最有创意?五)布置作业师生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空气是有重量的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我们生活的空间有空气,那水里面有空气吗?其他星球上有空气吗?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进行我们的“空气在哪里”的探索好吗?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1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4.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二、教学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1.有谁做过升旗手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7.讨论实验8.交流、改善实验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11.讨论12.实验验证三)回顾和解释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四、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