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稻瘟病预测预报初步探讨.doc
4页水稻稻瘟病预测预报初步探讨摘要: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 要病害稻瘟病分为:叶瘟(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白点型)、 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几种该病具有侵染频繁,潜育期短, 能够借气流和雨水飞传播;病害传播距离远稻瘟病菌抱子的产生、释放、 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如何掌握和运用稻瘟病抱子和 气候条件来预测预报病害发生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关键词:稻瘟病预测预报抱子1稻瘟病发生气象条件:1.1抱子发生条件:分生抱子成熟,湿度在90%以上和高湿20-30C条 件下,飞散速度较快,雨天对抱子飞散量影响较大,有利病害传播1.2天气条件:阴雨连绵,雨日降雨次数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 的环境,可以降低水稻的抗性,从而有利于叶瘟发生,抽穗期前后为连雨 天气,降雨口多,降雨次数多,形成高温、低温、寡照条件,不利于水稻 生育,但对瘟原菌泡子的产生、泡子萌发侵染有利,其中,高温湿有利于 病菌抱子萌发与侵染,而低温寡照条件使穗颈瘟、谷瘟发生较重1.3温度: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则影响病原菌 泡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两者相互关联。
抱子形成的最低温度为10C, 最高温度为35C,最适温度为25-28C抱子形成量以28C时最多18-20苛 和30C仅为28C时的50%, 14-16C和32C仅为25%从侵入到形成病斑 的潜育期长短,随温度不同而不同在9T1C时为13T8天;17T8C时 为7-9天;24-25C时为5-6天;26-28C时为4-5天在16-35C气温下, 穗颈瘟潜育期为10-14天,枝梗瘟为7-12天,节瘟为7-30天1.4湿度:病原菌抱子产生高峰一般在适宜温度范|韦]内遇雨或持续高 温的情况下出现,时晴时雨或早晚浓露重,最有利病菌的生长繁殖当气 温为20-30C,田间相对湿度90%以上,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6-10 小时的情况下,抱子最易萌发和侵入如果旬平均气温为24-28Co且有 一昼夜以上抱了和湿度,稻瘟病就易流行1.5光照:在阴天突然转晴易发生稻瘟病;在阴天长出的稻叶抗病, 阴天之后抽出的穗易感病;雨天一般多发生稻瘟病,特别是阴雨连绵的小 雨更适合发病1.6风:强风易造成水稻伤害,使病原菌容易侵入;另一方面由于风 的作用,使附着在水稻上抱子减少,并且使叶片上的水珠及早消失,阻止 病菌的侵入而抑制发病。
2影响稻瘟病抱子数量的因素2.1光 诱发分生抱子形成所需要的最少照射时间因温度而不同温度 越高照射时间应越短,在25C温度下需6h但光照减少会影响光合作用, 削弱了抗性,增加感染2. 2温度 抱子萌发温度10-35C,最适温度为25-28笆潜育期主要 受温度控制,高温下病斑扩展很快2.3湿度高湿有利于分生抱子形成、飞散和萌发,高湿度持续达一昼夜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2.4风在每秒3. 5m的弱风条件下,分生抱子和分生抱子梗上干燥、收缩,但不脱落超过这个限度的风速,特别是在每秒钟5m以上的风速 下,风力引起了抱子的机械脱落2.5雨雨水飞溅对气传抱子的释放和传播都有重要影响稻叶表病菌 抱子附着率在抱子与叶表接触5h内与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关系密切, 5h后影响变小,实际感染口期与下雨时期有关,根据常年观察资料,稻瘟 病发生和发展的初期常常有连续的降雨过程,且雨后迅速放晴,气温回升2.6昼夜周期 晴天测定田间分生抱子脱落,8: 00-14: 00脱落最少, 0: 00-2: 00脱落最多泡子的脱落需要饱和的湿度,以及光照以后有6-8h 的黑暗期,这样的明暗周期,从明亮到黑暗的变化,可以观察到敏感反应 的脱落:相反地,由黑暗到明亮的变化则不发生脱落。
2.7露珠、水滴自然的露水、分泌液、雨滴等对于泡子的脱落起很大 作用即使湿度为100%,如果没有水滴,也不能萌发和形成附着器一旦 让抱子吸水20min,再让它变成干燥状态,抱子便失去萌发力在最适温 度24C左右,如果结露时间不到7h,也不能侵入3稻瘟病抱子检测方法与计算3. 1旋转式抱子捕捉器摆放,按照农业局的要求抱子捕捉仪高度在1. 3 米,200ni距离内没有建筑物,转速调制中速依据稻瘟病菌的生理特点, 设计开机时间为早晨1点30分到4点30分,早晨7点收片,同时换上涂 有粘胶的玻片,粘胶由100mL四氯化碳加10g白凡士林溶化而成,装入密 封瓶内用10X 10倍光学显微镜计数18mmX 18mm如果用1个载玻片,显微镜视野内看不清抱子,可以放置2个载玻片,上涂粘胶3. 2显微镜检测方法和密度换算办法常见的检测面积为18mmX 18mm,利用推进器掌握长度和宽度,存在一 定的误差在预报初期抱子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全玻片检查:抱子密度 变大后可以改为观测儿行,或者随机观测固定的n视野数内的抱子数量 用接目测微尺计测法,可以在一定的观测倍数下,测定出所用显微镜在固 定倍数下的单视野直径和面积So根据某点观测的视野数n和观测的抱子 数x就可以换算出该点的抱子密度:p二x/ns。
如果是全玻片检查,就可以 直接用抱子数和玻片面积来计算密度:如果是成行检查,用一定倍数下的 视野直径D和玻片长度W、观测行数hi可以计算抱子密度:p=x/mWDo5结果与讨论预报和诱发圃分析:从6月20号启动抱子捕捉仪开始到8月10号结 束,显微镜镜检未发现稻瘟病抱子,诱发圃也未发现染病植株(建议:诱 发圃全年不施磷肥和钾肥,指施氮肥照成营养失调,容易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