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走近京剧 人音版(五线谱).docx
3页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走近京剧 人音版(五线谱)一、课题名称: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走近京剧 人音版(五线谱)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掌握五线谱的识读方法,能够演唱京剧唱段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读、京剧唱段的演唱2. 教学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五线谱的识读方法、京剧唱段的演唱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京剧唱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2. 演唱法:通过跟唱、模仿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京剧唱段的演唱技巧3. 表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线谱、京剧唱段音频、多媒体设备2. 学具:五线谱本、铅笔六、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京剧唱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音乐的特点2. 介绍京剧: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名旦、京剧脸谱等3. 五线谱识读: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音符、休止符等,并让学生跟唱五线谱4. 演唱练习:让学生跟唱京剧唱段,注意演唱技巧和表情。
5. 表演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七、教材分析:1. 背景分析: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 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和五线谱的识读方法3. 特点分析:结合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4. 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掌握五线谱的识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5. 教材的适用性分析:本节课内容适合六年级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八、互动交流:1.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享对京剧的了解和感受2. 提问问答: 问题:京剧有哪些特点? 话术:同学们,你们知道京剧有哪些特点吗?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唱段等方式来了解 学生反应: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九、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一首京剧唱段2. 答案: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唱段,给出相应的五线谱和歌词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五线谱的识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京剧表演,进一步了解京剧文化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走近京剧 人音版(五线谱)的授课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首先,我要确保学生对京剧的基本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京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我会详细讲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四大名旦等知识点,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五线谱的识读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需要耐心地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包括音符、休止符、音高和音长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五线谱的基本规则我会通过简单的例子和示范,让学生逐步熟悉五线谱,并在实践中应用1. 我会先播放京剧唱段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唱腔的韵味,引导他们关注唱段的节奏和旋律2. 在教授唱段时,我会将唱段分解成几个部分,逐一进行教学首先,我会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然后逐步调整,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发音和节奏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唱段的情感表达,我会结合唱段的内容,讲解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演唱4. 我会鼓励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合作演唱来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在分组练习中,我会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反馈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 我会使用欣赏法,通过播放京剧唱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演唱法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会指导学生正确地唱出京剧唱段,注重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3. 表演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京剧文化我会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京剧的理解在教具与学具准备方面,我会确保五线谱、京剧唱段音频和多媒体设备等教具齐全,以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会思考如何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他们关注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索京剧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