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与开发者们:不明确状态下的囚徒困境.docx
6页与开发者们:不明确状态下的囚徒困境让开发者是又爱又恨随着能■越来越强,强大到无数开发者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其上,强大到公司 内部的其他人都纷纷想来分一杯羹时,它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用户喜爱的沟通 工具,也在守住用户体验的原则外,面临着更多压力“腾讯这样让其他开发者怎么做?!”坐在杭州贝塔咖啡馆里,白鸦挥舞着 双手,言语间有愤怒更是着急在所接触到的第三方开发者里,深挖电商行 业的口袋通创始人白鸦是表现出来的最焦虑的一个原因很简单,白鸦在上一个创业项目〃逛”失败后赋闲两个月,是看到在电 商领域所潜藏的巨大机会才一头扎进来他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路径,利用自身的 电商从业经验基于平台给商家创造一个新型店铺系统和CRM体系,“这是 一个不比淘宝小的系统”,他说却不料半路杀出“国家队” ——腾讯公司其 他团队开始做类似事情,并拥有第三方开发者所不具备的接口权限我们当初觉得自己太懂电商了,认为腾讯即使做也做不了,然后才发现事 情不是这么简单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起点,如果每次新功能都让内部先 做,如果每次都测试半年,时间窗口很快就过去了从今年1月开始,白鸦不 得不将精力放在了包括微博在内的其他平台上截至2013年11月,在公众平台开放以来的15个月内,已经有200 多万的注册账号,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速度。
在这背后是形形色色的第三方 开发者们,他们在生态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空间其中有如口袋通、 电台助手、车商通等植根于某个垂直行业的开发商,也有像微巴、微盟这种给各 个行业提供标准化服务的第三方开发者平台这两种类型的开发者无论在模式还 是思路上都相差甚远对前者而言,他们看到的是3年后的巨大机会,不是一个眼前用来淘金 的工具,而是代表未来的一股颠覆性力量对于后者,与微博并没有本质区 别,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营销平台,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身处同一个生态圈,尽管 因为所处位置的差异对变化有不同感知,但对一系列来自〃国家队”的刺激他们 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安同样给企业提供建站服务的腾讯风铃,它的服务是免赛的,这对以此盈利的 微巴和微盟而言是根本上的冲击目前微盟已经对包括微网站、一键导航、 留言、关键词回复、自定义菜单、抽奖等基础功能免赛开放,微巴认为由于客户 的不同目前仍不会造成影响,但这个生意能持续多久?电台助手创始人徐旭庆幸自己当初在选择方向时避开了电商,而选择了 广播电台这个颇为冷门的行业尽管到目前为止他没有感受到来自〃国家队”的 威胁,可担忧仍在心中徘徊〃生态圈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正是内部势力 进入的可能性”,他进而反问,〃如果阿里一边做市场,一边开店,是不是很让 商家担心呢?”无论如何,他们都无一不感受到的火热,看到背后的机会,并迅速投身 其中。
这个移动互联网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像黑洞般吸纳了来自各方的力量, 但却正因为能量和想象空间的巨大让谁也看不清它的未来,也就无法提前为它制 定明确的规则目前,这种似乎是注定的不确定性给整个生态圈带来了两种截然 不同的气氛:亢奋和焦虑,它们在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中蔓延,没人 可以避开,最终妫合成笼罩着生态圈的一股诡异氛围——等待亢奋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第三方开发商微巴公司与其他众多电商行业创业 公司聚集在此站在位于3楼的办公室里其创始人徐张生一边说话一边刮胡须 他在《商业价值》的采访过程中撇了眼放在右手边办公桌上的刮胡刀,嘟囔了句 〃要刮胡子了”便拿起刮胡刀,并解释自己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打理自己从2013年3月开始至今,微巴开发了 80多种基于的应用,用了 10 个月时间在全国发展出220多家代理商,签约5万多名商户,累计收入2000 多万人民币这种速度〃绝对超出预期”,就像站在速度突然加快的跑步机上, 他认为自己只有加快速度才能跟上,已经顾不到姿势是否标准了公众平台的爆发速度有多快?业内屡屡提及的一个现象是,办一个3 天2夜的总裁班培训班,报名赛1.8万,用半天时间教老板们怎么用扫 一扫。
徐张生也明显感受到传统行业商家对的饥渴,并受益于此在用几周时间开发出微店铺、刮刮乐、砸金蛋等功能后,他开始在杭州市推 广,短短3个月就签约了 300家商户〃业务员发现产品太好卖了当他们告 诉商家自己是做营销时,商家并不反感,反而非常欢迎徐张生招聘的业 务员以前推销过短信群发,做过团购,推销受到的欢迎在以前做传统营销推 广时是不可想象的徐张生自己的总结是,能帮中小企业以最低成本进入移动互联网,并且 营销效果好以蘑菇街、美丽说为代表的营销账号早在几个月前就看到了这个潜 力,并将微博营销方法移植到中,最终导致被封号徐张生不是不知道 关于〃我们不是营销平台的”澄清,他将这句话理解为〃只是不喜欢被做成 微博那样,但营销还是要做”,因为这最能吸引商家,卖出产品整个11月份,徐张生只在公司出现3天,其他时间都出现在各个城市的讲 台上〃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着台下来自传统行业的中小商 家们,徐张生总是这样开头接着他举了诺基亚的例子,这个历史上最高市值 2500亿美元,在2013年9月3日以72亿美元卖给微软徐张生的结论是, 对诺基亚来说是最坏的时代,不拥抱时代,不与时俱进就是这个下场然后他的 PPT上出现了三个人的头像,分别是马化腾、李彦宏和马云,他问台下,为什么 这三个人能成为亿万富翁?因为抓住了 PC互联网的机会,他将这定义为〃最好 的时代”。
然后他开始介绍和公众平台,并分享他的运营心得〃每次结束后都有很多人找我合影”,徐张生一边说一边掏出给《商业 价值》展示那些照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一个人去演讲根本无法满足商家对 的饥渴,于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了 〃讲师”职位,专门招人给商家讲课,并将此称 为〃微巴商学院”短短1年多时间这间400多平米的办公室已经无法跟上微巴扩张的速度, 徐张生已经租下楼下两倍大面积的办公室,打算过完年就搬过去焦虑白鸦和他的口袋通团队的前10个月都是在咖啡馆里度过的,因为要省钱 口袋通至今只拿了一轮天使投资,几乎将所有钱都花在人力上,直到11月才找 了间办公室,现在已经非常挤了即便如此,白鸦也不敢融资,因为他没办法给 投资人一个确定的未来4个月前还不是这样当时刚刚在广州开完〃合作伙伴大会”,白鸦听 后的结论是“商户和开发者都有信心了”因为那次会上公布了更多接口和 能力,并明确了开放的态度,而此前这是开发者最担心的问题也是那时他感觉 到机会真正来了,才给团队找了间办公室没想到会开完了事情还是不明朗,因为〃国家队来了”本来商家在这 件事上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现在看到接入腾讯微商城的商家在订阅号中就有服 务号的所有权限,便自然对第三方开发者产生疑问,为什么这里不能接入支付功 能?白鸦只能说〃再等等,可能会开放吧”。
这句话他从8月份就开始说并 不停地听到别人说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投资人,从那时起就觉得“4个月后事情 就明朗了”4个月过去了还是同样的期望,“也许4个月后就好了”我们这些第三方开发者涌进来,但不知道做什么白鸦开始给自己找后 路从2013年12月起他开始做基于微博平台的开发,春节前微博私信、群发 功能都将准备好,春节后微博支付也可以接入不仅如此,他还在研究人人网, 甚至海外的Facebook和Twitter平台尽管起家于平台,白鸦所做的事情其实是“社交电商”的服务商具体 来说,口袋通的产品是两套系统:交易系统和CRM系统交易涉及到库存同步、 支付、订单管理、物流跟踪、售后等过程,它要直接深入到商家后台CRM包 括客户营销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等拿客户营销系统来说,要解决如什么样的人、什么商品、什么价格、什么订 单、什么时候、打什么折扣、优惠券在买了多少钱的时候可以使用等一系列复杂 问题而最后所有这些基于这两套系统的数据都需要生成详细的统计和报表,并 设置不同权限满足公司不同层级人员的需求建好这套系统后,无论,或微 博,还是Facebook、Twitter,只是不同的接口,整个后台都是一样的。
到最 后,其实是帮商家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当白鸦试图给商家提供比短期营销效果更长远的产品时,商家对营销的亢奋 就成了一种阻碍〃大多数商家都是短视的,看不到短期利益就没那么积极”, 白鸦总结目前接入〃口袋通”的商家已经有几百家,只有小部分把〃当个 事儿”,对大部分人而言,这只是众多营销渠道中的一个即便对“二三事”这 种公众号运营比较出色的商家而言,也不过几千粉丝,只用半个人来时不时 打理一下在一波又一波互联网大潮的洗礼下,商家在接触到新兴互联网产品已经有了 条件反射,这个过程一般都会经历4个阶段首先是兴奋,公司老板看到某篇文 章,或参加某个会议,或与行业内某个人聊天知道了这款产品,当即拍大腿表示 这是好东西,回去就安排人去做不少商家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回去就忘了这回 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商家表现为盲目,按照此前微博营销经验,一开始就给下 面布置任务,一个月内涨多少粉丝,发多少篇文章,可以想象运营者会如何应对 于是进入第三阶段,灰心丧气从数据上看都挺好,但见不到效果,带不来订单 最后小部分人开始理智起来,发现不应该这么用商家对于平台的短视和务实心理决定了创业者普遍不会将鸡蛋都放在 一个篮子里,反倒像白鸦这样一开始就对平台寄予长远期望的开发者显得有 些另类。
如广东的互动派公司,从一开始在设计商业模式之初便着眼趋势,不局 限于在其联合创始人唐科看来,不管未来如何,只不过是换个平台做生意 罢了对那些单纯从事营销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他们见证了太多互联网上 的产品变迁,每一次浪潮之后总会有下一波跟上从最初的企业建站潮,到售卖网站实名制潮,再到前几年的团购狂潮,今天 的潮不会只是又一股潮流吗?在大潮到来时把握时机,在潮落前快速攫取利 益,等待下一波浪潮的涌来从这个角度看,并不难理解商家和开发者对营 销的亢奋对那些将未来寄托在长远发展上的人,自然呼唤一个更成熟、更完善、 更稳固的平台,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存在,他们不得不焦虑,但是除了等,别无他 法等待回顾过去3年多时间,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不紧不慢的往前走从推 出朋友圈到公众平台再到支付等,每一步都走得谨小慎微确实,对这 样一个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的产品,更要避免因为走得太快而跌倒从封杀营销账号,到订阅号、服务号的划分,再到如今的“打击假冒伪 劣商品销售推广”行为、“处理诱导分享”行为,这个因为用户体验而为用 户喜爱的产品,一旦发现用户体验可能受损,从未在这方面有过丝毫怀疑和犹豫, 这是为何能继续被人喜爱的原因。
然而随着能量越来越强,强大到足以引发其他大公司的担忧和反应,强 大到无数开发者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其上,强大到公司内部的其他人都纷纷想来分 一杯羹时,它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用户喜爱的沟通工具,也在守住用户体验的 原则外,面临着更多压力此时,还可以像之前一样按照原来的节奏来吗?腾讯副总裁张小龙曾经在与友人交流的时候明确表达只做自己该做的 事情——搭建I/O体系,他不希望所有的企业都来直接和对接,而希望有 一批第三方的公司一起繁荣的生态,这些外部的力量的存在甚至能够激励微 信做得更好简单地说,要做的不是拎包入住的精装修,而是建造一个毛坯房,所有 人都能成为这个生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为对于平台来说,搭建框架、建立规 贝U比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更加重要只是,今天的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也纠结了太多的利益,他的每一个 决策已经不可能像当年创业时那样轻装上阵、大胆试错、快速迭代,很多事情的 细节甚至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