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同步检测燃料及其利用pdf新版新人教版.pdf
11页2020-2021 学年初三化学上册各单元同步检测:燃料及其利用 第第卷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1 (2020 益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煤气 C酒精 D汽油 2 (2020 沈阳)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3 (2020 广东)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4下列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 5 (2020 岳阳)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6 (2020 甘孜州)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7 (2020 湘西州)你认为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8 (2020 连云港)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9 (2020 遵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10 (2020 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11 (2020 咸宁)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 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12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3 (2020 郴州)2019年 11月 9 日是第 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14 (2020 抚顺)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第卷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58 分 15 (8 分)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 、240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 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_,另一方面_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填字母序号) 16 (10 分)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仪器 a 的名称是_实验室可用_方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写出 1 点即可,下同) 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 17 (8 分) (2020 长春)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 选择序号回答(1)(3)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 (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 (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眀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 (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18 (8 分)2019 年 3 月 30 日 17 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1 日,在 689人展开扑救的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造成了 27 名森林消防队员和 3 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据分析,“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发生时间突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等现象,爆燃时产生的温度极高造成爆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面植被长期堆积后腐烂而产生了大量可燃性气体;二是可燃物在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较为封闭式的地形中被瞬间引燃而聚集大量热。
阅读这段新闻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面植被腐烂后可能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_(写化学式) ,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2)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即爆炸极限) ;_因此,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爆炸 (3)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如果你是岳麓山风景区管理员,请你对进入景区的游客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 19 (8 分)2018 年 5 月 30 日,媒体公布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探明一储量为 10 亿吨的大型油田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1)石油不直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 (2)石油在综合利用时,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丁烷) 、汽油等,该过程中发生的是_变化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R+13O28CO2+10H2O,则丁烷(R)的化学式是_ (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少一点,最终会被耗尽,这充分说明了化石能源具有_性 20 (16 分)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氧气 (或空气) 、可燃物、 (一) (2020 金昌)2020年 3月 30 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 (二) (2020 鸡西)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B B A C A B A B A C C D 1 【答案】A 【解析】 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 对环境无污染, 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故选 A 2 【答案】B 【解析】A、图标为禁止带火种标志,故 A 不正确; B、图标为禁止放鞭炮标志,故 B正确; C、图标为禁止烟火标志,故 C 不正确; D、图标为禁止吸烟标志,故 D不正确 3 【答案】B 【解析】A、该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 该标志是易燃物标志, 酒精具有可燃性, 属于易燃物, 运输酒精的车辆应该张贴易燃物标志, 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有毒品标志,酒精属于易燃物,不属于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酒精不属于腐蚀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答案】B 【解析】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隔绝了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 C、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与氧气 (或空气)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隔绝了与氧气(或空气) 故选 B 5 【答案】A 【解析】A、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增大了木材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燃烧得更旺,火焰变大,选项 A正确; B、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不是升高木柴的温度,选项 B 不正确; C、将木柴架空不能降低木柴着火点,选项 C 不正确; D、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是否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无关,选项 D不正确 6 【答案】C 【解析】A、隔绝氧气使可燃物不再与氧气接触,切断了一个燃烧条件,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B、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远离火源,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轻易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目的,选项错误;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选项正确,故选 C。
7 【答案】A 【解析】A、电烤炉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有触电的危险,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8 【答案】B 【解析】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错误; B、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是燃烧,故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都是通过燃烧获得,还有一部分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获得,故错误 9 【答案】A 【解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酒精、鞭炮和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10 【答案】B 【解析】A、由图片可知,红磷不燃烧,故 A不正确; B、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满足燃烧条件,能燃烧,故 B正确; C、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了起到升高温度的作用,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 C不正确; D、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则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燃烧,故 D 不正确。
11 【答案】A 【解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能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可以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选项说法正确; 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选项说法正确; 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12 【答案】C 【解析】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错误;D、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