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docx
28页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NTZY-WS-01第 1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射线检测工艺规程27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检测厚度范围在 2~200mm 的钢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对接焊缝的埋藏缺陷2. 引用标准NB/T47013-202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章》《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公用管道》JB/T 7902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GB/T 19802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最低要求》3. 人员资格3.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考核,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3.2 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级、复评和出具报告必需由取得 RTⅡ级及以上证书的人员进展3.3 从事底片评定的人员视力要求应符合NB/T47013.1-2023 标准要求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4. 设备、器材和材料4.1 X 射线检测机NTZY-WS-01第 2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4.1.1 应保持完好,性能应满足《JB/T 6221-2023 工业X 射线检测机电气通用 技术条件》、《JB/T 7413 携带式工业 X 射线检测机》、等标准的要求,穿透能力应满足受检设备的最大穿透厚度,且应有 10%的裕度。
4.1.2 使用的检测设备均有设备编号和制作相应的曝光曲线并在有效检定期内4.2 胶片4.2.1 射线照相用胶片必需符合 NB/T47013.2-2023 相关规定,其性能应符合表胶片系统类别梯度最小值〔Gmin〕颗粒度最大值〔σ D〕max〔梯度/颗粒度〕最小值〔 G/σ D〕min1胶片处理方法用胶片制造商供给的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进展测试和把握表 1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D=2.0D=4.0D=2.0D=2.0C14.57.50.018300C24.37.40.020230C34.16.80.023180C44.16.80.028150C53.86.40.032120C63.55.00.039100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NTZY-WS-01第 3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4.2.2 A 级和 AB 级技术应承受 C5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 级技术应承受C4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应不大于 0.34.2.3 承受γ射线和高能 X 射线进展射线检测时,以及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 高强度材料射线检测时,应承受 C4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4.3 像质计:像质计及像质计灵敏度的选用按NB/T47013.2-2023 标准的要求4.4 增感屏:按NB/T47013.2-2023 标准选用,应保持枯燥,常常保养,避开外表划伤,压凹或沾上油污等,屏上有明显损伤或增感效果不良时应准时更换4.5 暗盒:应不漏光、干净,能保证胶片与增感屏良好接触4.6 标记:各种标记〔 “ B”标记、中心标记、定位标记、铅字等〕应按NB/T47013.2-2023 标准选用和放置4.7 定影液、显影液:各种药液的选用和配制应与所选用的胶片相全都4.8 观片灯4.8.1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 GB/T 19802 的有关规定,噪音小,亮度可调, 性能稳定4.8.2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单位照相底片最大黑度的评片要求4.9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和标准黑度片4.9.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 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4.9.2 黑度计首次使用前应进展核查,以后至少每 6 个月应进展一次核查核查方法可参照 NB/T47013.2-2023 附录 C 的规定进展,每次核查后应填写核查记录在工作开头时或连续工作超过 8 小时后,应在拟测量黑度范围内选择至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少两点进展检查。
NTZY-WS-01第 4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4.9.3 标准黑度片应至少有 8 个确定间隔的黑度基准,且能掩盖 0.3~4.5 黑度范围,应至少每 2 年校准一次必需特别留意标准密度片的保存和使用条件4.10 其他器材:磁钢、透亮胶带等应能满足检验要求5. 被检焊缝外表要求5.1 在射线检测之前,焊接接头的外表应经目视检测并合格,外表的不规章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应不阻碍底片上缺陷的区分,否则在拍片前应要求受检单位修补或处理5.2 在用设备的外表要求,可依据状况酌情处理6. 检测时机6.1 在用检验时的检测时机应安排在被检测面经打磨、目视检测合格〔满足上述5 要求〕后进展检测6.2 其他检验时检测时机原则上应安排在热处理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安排在焊接完成 24h〔球罐 36h〕之后,被检测面经打磨、目视检测合格〔满足上述5 要求〕后进展检测7. 编号7.1 编号方法:7.1.1 检测编号应有设备编号、底片编号,二者用“——”隔开7.1.2 重照、返修后复照、扩探在底片编号后加字母,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实施次数,很多字的为 1 次。
如:C──重照, R──返修复照,K──扩探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NTZY-WS-01第 5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7.1.3 设备上每个片号定位标记的相对位置必需在检测布片草图上表示清楚8.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8.1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在用等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对接焊接接头的制造、安装、在用时的射线检测,一般应承受 AB 级技术进展检测对重要设备、构造、特别材料和特别焊接工艺制作的焊接接头,可承受 B 级技术进展检测8.2 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在用检测中,由于构造、 环境条件、 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 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 AB 级〔或 B 级〕技术的要求时, 经合同各方商定,在实行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的前提下,受限制条件可按 A 级〔或 AB 级〕要求实施,假设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到达了 AB 级〔或 B 级〕的规定,则可认为按 AB 级〔或 B 级〕进展了检测8.3 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在用检测中,由于构造、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 AB 级技术的要求时, 经合同各方商定,在实行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后可承受 A 级技术进展射线检测, 但应同时承受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展补充检测。
9. 辐射防护9.1 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 GB 18871、GBZ 117、GBZ 132 和我所《安全手册》的有关规定9.2 现场进展X射线检测时,应按 GBZ 117 的规定划定把握区和治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0. 布片与标记NTZY-WS-01第 6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10.1 按检验员确定的检测部位及检测比例布片10.2 底片上必需有检测编号、中心标记、像质计、搭接标记等这些标记离焊缝边缘 5mm,且应与设备上的标志全都10.3 拍片时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焊缝外表,并靠近胶片的端部,细丝在外侧假设因条件所限不能放在射线源一侧时,也可以放在胶片侧,但应做比照试验,并加字母F 标记11. 曝光参数的选择及透照操作11.1 400KV 以下的X 射线,在透照厚度下最高管电压的限制按NB/T47013.2-2023 标准图 1 的要求11.2 X 射线透照时,当焦距为 700mm 时,曝光量的推举值为:A 级和 AB 级≥ 15mA·min,B 级≥20mA·min,当焦距转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举值进展换算。
不能用缩短曝光时间提高KV 值的方法来增加底片黑度11.3 焦距的选择:按 NB/T47013.2-2023 标准中 5.7 条要求并结合仪器的曝光曲线选取11.4 X 射线机的操作应按《安全手册》和相应设备操作规程执行11.5 透照厚度比 K 值,环向焊接接头 A 级和 AB 级:K≤1.1,B 级:K≤1.06; 纵向焊接接头A 级和AB 级:K≤1.03,B 级:K≤1.0112. 暗室处理12.1 裁片规格一般是 80mm×180mm ,80mm×240mm,80mm×300mm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NTZY-WS-01第 7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12.2 药液的配制应与所选用的胶片相全都,配药液应放置 24 小时使用12.3 胶片在药液中的处理温度应把握在 20℃左右,显影时间以 4~8 分钟为宜, 并应常常翻动12.4 定影后的底片用流淌水冲洗,水质应清洁,无泥沙,无油污,水洗时间不应少于 30 分钟12.5 底片冲洗后应烘干或自然晾干13. 底片质量13.1 底片黑度 D〔包括热影响区〕应满足 NB/T47013.2-2023 标准 5.16.1 的要求。
13.2 底片上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NB/T47013.2-2023 标准 5.16.2 表 5 至表10 的要求12.3 其他要求应符合NB/T47013.2-2023 标准中第 5.16.3 条的要求14. 底片观看14.1 底片完全枯燥后在无背景反射光的室内进展观看评定14.2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 GB/T19802 的有关规定,最大亮度应满足评片的要求15. 焊缝射线透照缺陷等级评定15.1 焊缝照相质量按NB/T47013.2-2023 标准进展评定15.2 底片必需由 2 名 RTⅡ级及以上人员评定,其中一人初评,一人复评15.3 埋藏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相应的检验规章的规定处理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6 记录、报告、存档NTZY-WS-01第 8 页 共 25 页第 2023 版 第 0 次修订实施日期:2023 年 03 月 01 日16.1 各类原始记录,表卡和检测报告应认真填写,字迹整齐、清洁,不得任凭涂改〔原始记录如需修改可承受划改并签名、签日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