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哆啦****宝屋
  • 文档编号:159582233
  • 上传时间:2021-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第1章 运动的描述第一节 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 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v=s/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2.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3. vt= 2gs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 v0—gt位移公式:h= v0t—gt/2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 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3.上升的最大高度:s= v0/2g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 v0t+at/2不需要时间时2.平均速度:vt= v0+at3.推论:(1)v= vt/2(2)S2—S1=S3—S2=S4—S3=……=△S=aT(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6)vt—v0=2as第四节 汽车行驶安全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可用图象法解题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弹性与弹性限度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探究弹力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 并联:k= k1+k2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研究静摩擦力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力的图示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段末端标上箭头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力的等效/替代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F=√(F1+F2+2F1F2cosθ)tanθ= F2sinθ/(F1+ F2cosθ)当两分力垂直时,F= F1+F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4.1)|F1—F2|≤F≤|F1+F2|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最大:F=F1+F2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F1+F2分力的计算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同:等大,反向,共线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

      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原卷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考试末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原卷版).docx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解析版).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 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敬业职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Word版.docx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解析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榆林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历史(原卷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