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思维三大定律.docx
5页逻辑思维三大定律一、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 性同一律就是说: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讨论问题的时候,用到的概 念的含义必须一致,用到的判断的含义必须一致,不能发生变化,不 能各自理解得不一样概念必须是同一个概念,判断必须是同一个判 断二、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矛盾律就是不允许在思维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因此矛盾律也叫 不矛盾律不能对同一对象同时作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既肯 定,又否定不能对互相否定的判断都肯定三、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必有一真排中律常用于“反证法”和“归谬法”,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 点,只要证明了一个是错的,那另一个就一定是对的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同一律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 和命题,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命题命题”名词解释:命题就是一个判断所表达的含义逻辑学初 学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判断就是一个命题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讨论一个问题时: 1、一个概念的意思必须是一样的,不能刚开始是一个意思,后来 又变为另一个意思;对同一个概念,不能我理解的是一个意思,你理 解的又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意思。
2、一个命题的意思也必须是一样的,前后不能发生变化不能转 移命题,不能更改命题同一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概念要明确,二是 判断要同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 或偷换论题一)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而是 把不同的概念混为一个概念或者改换同一概念的含义,不保持概念内 涵和外延的确定和同一,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 错误1.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清楚或缺乏逻辑修 养,无意之中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 从而造成概念混乱2.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违反同 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偷换概念有以下几 种手法第一:任意改变某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变成另外一个概念 第二:将似是而非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第三:用非集合概念取代集合概念,或相反 第四:利用多义词造成的混乱二)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论题'名词解释:论题就是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判断,而用 另外的判断代替它,或者在论证某个论题时,中途改变讨论的对象或 论述中心,就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1.转移论题 转移论题,也称离题或跑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识地 违反同一律,更换了原判断的内容,使议论离开了论题2.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将某个 论题更换为另外的论题,并把这个论题当作原来的论题,这是诡辩者 常用的伎俩二、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简单的理解就是:1、我们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 认为都是真的,都是对的,必然有一个是假的,是错的2、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 又否定它矛盾律就是不允许在思维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因此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两种:概念间的自相矛盾、判断的 自相矛盾第一,概念间的自相矛盾这种错误是由于在同一概念中包含了互相否定的思想例如:“尖而圆的脸”、“不是房子的房子”、“方而圆的桌子” 等第二,判断的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错误是比较常见的有时由于人们对所要论证的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思想中造成无意识的自相矛盾的错误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先吹嘘自己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 也扎不透;接着又吹嘘自己的矛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扎透。
别人问他:用你的矛,扎你的盾怎么样呢?这位楚国商人就无法回 答这个问题自相矛盾”由此而得名从逻辑上分析,这个楚国商人的话中蕴涵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并断定它们都是真的这两个判断就是:①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②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二者不能同真所以,别人以“用你的 矛,陷你的盾”的问题反问他,他不能自圆其说,陷入自相矛盾再有“整个大楼漆黑一片”与“大楼有个房间亮着灯”,这两种 情况不能同时成立再如:有人认为“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了的人也从 来没有出来过”即肯定了“所有人都没有进去过”,又肯定了“有 的人曾经进去过”这两种情况是不能同时成立的三、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必有一真排中律就是说: 1、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和判断不能同时都是假的,不能都否定, 不能都是错的一个是假的另一个就一定是真的;否定了一个就肯定 了另一个;一个是错的另一个就一定是对的例如,这个杯子是金属的”和这个杯子是“非金属的”不可能都 假,必有一真2、在对一个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时,不能对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 都反对,都否定例1】有人提议老李去,我认为欠妥要是老李不去,我也不赞 成。
老李去”与“老李不去'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够都反对例 2】在讨论是否应该禁烟时,某甲说:“我不赞成禁烟,烟草 可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可是 毕竟吸烟危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也不赞成不禁烟的意见禁烟“和”不禁烟”是互相矛盾的,不能都反对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就是模棱两不可以上几例对有关同一事 物情况的两个相互矛盾的陈述都加以否定,这样所表达的思想含糊不 清,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常用的证明技巧“反证法”和“归谬法”就是运用了排中律的原 理,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只要证明了一个是错的,那另一个就 一定是对的三大定律中,人们最容易违反的是同一律,就是在讨论问题的时 候经常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其次是矛盾律, 容易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最不容易违反的是排中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