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澡影评.doc
2页《洗澡》讲述了濮存昕饰演的大明收到姜武饰演的傻弟弟二明寄来的明信片,误以为朱旭饰演的父亲去世了,于是从深圳赶回家乡,进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想要表达的的社会中新旧冲突的命题,国内导演在这种宏大题材上,非常热衷于大叙事,以至于常常使影片流于空洞而在本片中,张扬导演成功避免了这一问题,他巧妙地以一个普通家庭内部的冲突与和解为切入口,为影片建立了一个亲情的框架,接着又从这个框架延伸出去,探讨正处于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社会当下所面临的新旧间冲突下面,就立足文本,浅析一下影片是如何用一个小故事,不动声色地托出这样一个大主题的 影片的第一场戏发生在一个未来的科幻场景里,在那里,人们洗澡非常便捷,只需进入一个叫“洗澡部”的房间,机器就会自动为你完成与洗澡相关的全过程紧接着,场景立即切换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式澡堂中导演在故事的开头就开门见山,运用对比,直接点明了影片的主题同时在澡堂的场景里就利用对话开始了对父亲以及其它人物的塑造,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而后出现的一组蒙太奇,对澡堂中敲背、拔火罐、喝茶、看报生活方式的展示,直接呼应了第一个科幻场景里事无巨细的刻画,加深了主题这一段,可看做是全片的序幕,就如同《双城记》中开篇那段著名的排比句,为全局打下了一个基石。
接下来,以大明的出场为界,影片的正文就开始了大明一身西装革履地出现在了氛围散漫的澡堂里,显得极其不协调,导演运用人物与环境的巨大反差,再一次强调了主题在大明见到父亲那一个段落中,西服与传统澡堂本身就有很大的象征意味,每个镜头时间又被刻意延长,淋漓地表现出了人物之间的尴尬与潜在的冲突,更加形成一种戏剧上的张力,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而一家人吃饭的场景则可以看做是上述的延续,父亲知道了大明回来的真实原因,冲突由具体事件开始外化,故事推进地自然流畅 导演又用了不少笔墨描写一家人的生活,其中有一组平行蒙太奇是亮点这组蒙太奇双线并行,一条是父亲和二明傍晚出门跑步,另一条是大明独自呆在家中通着生意上的这个段落给的信息量非常大,一面介绍了父亲与二明一直以来的生活形态,一面又体现大明无法融入家庭生活的一种疏离,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也是影片主题的一个具体呈现而且正是从这里开始,大明这个人物的大概轮廓隐约被勾画了出来在随后的情节中,这种对比又多次出现,比如父亲与二明打扫时玩闹、大明洗澡方式的改变 本片的第一个情感高潮发生在大明带二明去订飞机票,却把二明弄丢之后,父亲执意要独自寻找二明,大明一定要跟着,父亲第一次真正爆发。
在此处,父子冲突进一步升级,矛盾达到了一个最高处由于之前导演在叙事上的不疾不徐,有条不紊,用细节的堆砌使情绪逐级深化,为这次高潮的到来做了极为扎实的铺垫,使得父亲的爆发来得自然而然,丝毫没有突兀之感至此,故事由冲突的产生,到发展再到爆发的过程已全部结束,以此为界,故事进入了解决矛盾的过程 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屋子漏雨的雨夜,父子俩一同在屋顶补漏,并聊天直到天亮这一段,父子俩第一次有了真正的静下心来的交流,开始互相理解,而补屋顶则象征着父子关系的修补随后,导演又安排了父亲病倒的情节,使父子关系走向缓和的过程顺理成章,更具说服力大明也迎来了转变,他头一回穿上了澡堂里的褂子,开始帮父亲照料澡堂,进一步加深了父子和解的程度 在影片的结尾,父亲已经死去,老澡堂即将被拆,曾经在澡堂洗澡的老人们与大明二明一起,同老澡堂做最后的道别这个结尾总结了导演散落在全片的乐观主义态度在导演心目中,故事发展到这里,外来的新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之间完全达成了和解导演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中,旧有生活方式被取代的命运是无法避免的,就像老房子必然被拆,老人必然离去一样。
但是,正如最后澡堂里那块“上善若水”的大匾被轻轻取下,夏新珍藏一样,传统文化中的朴素道德仍将继续指引着现代人过上与从前同样甜美而高贵的生活 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手艺,而能否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真实可信、流畅自然则是检验一位导演好坏的最基本标准张扬导演这一次就讲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故事,面对着新旧冲突这样一个宏大命题,全片没有一句台词提及,完全是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时刻让观众清晰地了解到导演所要表达之思想,可谓大音希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本片在主题深度的挖掘方面尚有待提高,但是就讲好一个故事而言,张扬导演早已超出国内同年龄导演不止一个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