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丝苗米 满席佳肴不如米白饭香.docx
7页增城丝苗米 满席佳肴不如米白饭香2010年 06月 29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现在丝苗米已经与挂绿齐名,成为“最贵的米”「的也到不了,所以丝苗米的产量非常稳定增城丝苗米的种植面积大约有40、3 万亩最好的丝苗米产自增城的北部山区,那里水源清洁,没有工业没有污染,土质也是最好的 沙壤土,种出来的水稻果实饱满广州名片地方特产系列总第180 期 候选名片 179 期增城丝苗米提名辞增城丝苗米驰名中外,是增城市的特优水稻品种增城丝苗米以其米粒尖细、油质丰富、晶莹洁白、饭粒柔软、芳香可口而驰名中外,素 有“米中碧玉”、“饭中佳品”的美誉增城丝苗米与挂绿荔枝、迟菜心、腊味等并称为“增 城十宝”,2005 年,增城丝苗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此类保护项 目唯心栖云寺,有一片丝苗稻田增城丝苗米,被誉为“米中碧玉”,400 多年前就颇为盛名明嘉靖《增城县志》已有详 细记载巧合的是,与增城挂绿荔枝一样,丝苗米也与一座寺庙有关那是距荔城十二公里的白水 山,山上有一座栖云寺是隋朝初年一个叫栖云的和尚所建,鼎盛时期有僧侣一百多人据史 料所载,东晋时期葛洪曾在此采药炼丹,故山下的村庄至今仍称丹邱村,而栖云寺的僧人也继 承了采药炼丹的传统。
这里的僧人与其它寺庙不同的是,他们喜爱收集各地不同的稻谷品种, 择优汰劣,培育优良稻谷其中尤以明代僧人智琛、半叶两人,常常远足雷州、梧州各地,一边 化缘,一边采集各地谷种,播种在寺前那一片稻田里经过多年不断的取舍,选择细小油润、口 感香绵的稻粒,终于培育出后人称“白水丹邱丝苗”的品种自此,丝苗仔播至增城邑内十二 都据行家说,古时候丝苗谷选择生长的地方很苛刻,水要山泉水,土要半沙质泥,肥料是农畜粪, 那时当然没有农药,要是有病虫害,就撒一些石灰据说,刚煮熟的丝苗米饭,盛在碗里,除了扑 鼻的清香,还可看见饭粒在轻微跳动自然,那么高级的饭只有富人才吃得起穷人吃的大都是赤米,或杂粮上世纪五六十年 代,丝苗米几乎绝了迹从八十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重视丝苗稻的种植和推广,增城的农业科研 人员,为培育新一代高产优质丝苗稻,更是倾尽了心血我的老朋友宋东海先生,从事丝苗米培 育工作28 年,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我跟他说,要是他培育的各种丝苗米能获得专利,或 被人操作上市,他也会像袁隆平那样发大财据说九十年代政府曾许诺送他一辆小车,可是至 今仍坐一部破摩托,退休了,我在他家的阳台上看见一盘盘稻苗那是他几十年连绵不断培育 下来的新一代丝苗品种。
我从中也看见他心态的平静两年前我上了一趟白水山,栖云寺早已是一片废墟寺前那二十多亩稻田也已荒芜,只长 着几十棵桃花,奇怪的是在十一月,在寒风里,桃花竟提前开放了□陆笙(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现场品种丰富米比肉贵现在不是收获的季节,在增城早晚两季丝苗米的种植面积大约有40.3万亩,早稻的成熟季 节在七月中上旬,晚稻则在十一月上旬成熟,与早稻比起来,晚稻成熟的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 所以吃起来口感更好,当地的农民说,“不用菜,我们也能吃上两大碗据说水稻成熟时期一天一个样,记者还很天真地问,晚上能不能听到抽穗的声音,那一群 科技工作者遗憾地说,不能记者在增城市中心的商业街上看到了专门出售挂绿牌丝苗米的专卖店,这里的丝苗米品 种非常之多,有营养保健类的金装丝苗、营养保健米、总统米、浓香型的香丝苗、含天然色 素的红丝苗、包公米等,还有被称为米中之王的“丝苗米王”,包装非常精美,上面印着增城白 水寨的自然风光,一公斤的礼品装售价高达 27 公斤,是国内米质最好、价格最高的米,“比肉 都贵”现在,丝苗米已经在增城遍地开花,增城也有了专门培育繁育丝苗米新品种的农科基地, 基地现收集并保存着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680 个,既有历史悠久的野生稻、增城丝苗 原种和由此繁殖出来的丝苗新品种,也有从国外引进的澳大利亚的澳洲袋鼠丝苗、巴基斯坦 的巴斯马蒂、美国的莱蒙特、巴西的陆稻,甚至有通过人造卫星送到太空处理后的太空稻等千年良种基因重组“增城丝苗米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沉睡在荒野几千年的古老的增城野生稻。
野生水稻的 生命力强,营养成分丰富,是栽培稻的原始祖先人老了就会死,水稻老了也会退化1974年 以后,老的丝苗米品种由于年久退化、秆高易倒、产量太低而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恢复 和发展名优特产增城丝苗米,宋东海开始锲而不舍地为培育新一代高产幼稚、高效益丝苗米 良种而奋斗野生水稻一般生产在河畔、田埂边,又细又长,有时候能成一人多高,与一般的杂草看起来 没什么两样,要在栽培过程中把它们优秀的基因吸收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当于把 牛和马的基因结合,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需要不停地来实验,很多专家搞了一辈子都没有成 功,我只是比较幸运而已现在已经退休的宋东海依然牵挂着野生水稻,他呼吁政府建立野生 水稻保护区,并在自己家的阳台上也建立起一片“野生水稻保护区记者来到了宋东海位于增城府佑路中坚豪庭的家中,这个家最豪华的地方就是阳台—— 足足有八十多平方米,别人在阳台上种花种草,宋东海却在阳台上种起了水稻,只见阳台上随 处可见装满泥土的饼干盒、脸盆、花盆,这些都是水稻的栖身之处其中一个大花盆里长着 一团野草一样的植物,“这就是野生水稻,是我的命根子除了阳台,家中最豪华的地方就是宋东海的书房 ,这也是面积最大光线最好的一个房间, 这个书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稻香居”。
宋东海不但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家, 对于自己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丝苗米,他还写了不少诗词,比如这首《清平乐》:“一蓑烟雨,寂寞 耕耘趣野稻逢春新谱曲,育就‘丝苗'美誉丝苗良种何来?多元配组搭台;大海捞针筛选, 基因重组成材宋东海还记得第一次野生稻杂交成功仅收获七粒种子宋东海把它们当成宝贝,分别种 在家里的四个花盆里,精心培育半年后,七粒种子仅长出了两株幼苗,每条苗上有三片叶子, 样子跟杂草无异有一天,宋东海不在家,邻居一个小孩到他家玩,把其中的一株幼苗折断了宋东海回家发现,无比痛心为了保护好剩下的“独苗”,宋东海找来竹子,自己编成围栏 把独苗保护起来靠一棵独苗,能试验成功吗?”宋东海很没把握不过,奇迹降临了!过了两 个星期,“独苗”奇迹般分蘖出300 株禾苗半年后,稻秧抽穗了,成功结出9218 粒稻谷从 第一代的七粒种子,到第二代的 9218 粒谷,一千多倍的培育速度,可见野生稻杂交的高产验明正身 晶莹洁白,自然清香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 年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增城丝苗米》是这样规定的 : 增城丝苗米的感官指标是,色泽晶莹洁白,气味具有本地域增城丝苗固有的自然清香味增城 丝苗米的理化指标是,米粒型宽长比三2:8,长度5.4〜6.6m m,千粒重W 12.59,胶稠度三50.Omm, 直链淀粉17.0—25.0%,垩白粒率<10.0%,垩白度<3.0o这是现阶段增城丝苗米的法定标准。
符合这一标准者则是增城丝苗米,否则就不能称为增城丝苗米食•客但凡去过增城的朋友,对增城鸡饭都不会陌生了,就算没吃过,光是看到朱村公路两旁密 布的吃鸡饭的大排档,已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城丝苗米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朱村丹邱 大岗村丝苗米更是“增城四宝”之一用增城最好的米和增城最好的鸡煮出来的鸡饭,增城 人会自豪地说,这是天底下最好的饭增城鸡饭的关键是要选靓米米粒要细长,无腹白、白心和背白;米色要晶亮透明呈玻 璃状;颗粒要均匀,整齐美观;油质要鲜明,这才称得上靓米 一一网友言午作•者从产量要求到营养需求◎发言人:宋东海(“增城丝苗米再生之父” ,有“增城袁隆平”之称,前增城农业局局长, 现已退休,担任广东省增城丝苗米研究员、教授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名片:宋老师有“增城袁隆平”之称,当初是如何与增城丝苗米结下不解之缘的?宋东海:我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增城人,我老家在湛江,是“嫁”到增城来的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的时候,增城丝苗米的产量很低,当时香港每年要求增城供应850万公斤丝苗米,所有 的丝苗米全部都收起来也不够,一般老百姓想吃都吃不到,我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毕业 后被分配到增城种子站工作。
老教授对我说'宋东海啊,快过年了,你拿几斤丝苗米给我吧' 可遗憾的是,我连教授这点小小的心愿都满足不了从那开始,我发誓要潜心研究,改变丝苗米 年久退化、秆高易倒、产量太低的现状广州名片:增城丝苗米现在已经闻名天下,但听说你还在坚持不懈地做研究?宋东海:以前做研究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吃得饱的问题 ,现在农民都靠丝苗米挣了大钱,我 们要解决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方面的需求,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来“营养保健丝苗米” , 不但口感香软,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红野丝苗 6 号米,黑野丝苗 2 号米,里面含有 17 种氨基酸, 其中还有铁、锡等十几种人体最宝贵最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们通过吃饭就可以轻松解决保健 问题,还可以让年轻人促进记忆力,老年人延迟衰老,甚至起到抗癌的作用广州名片:增城丝苗米只能在增城生长吗?适不适合在中国其它地区推广种植?宋东海:我培育的野澳丝苗种子在全国推广时,安徽芜湖农科院一位素不相识的干部写来 一封信,里面夹着 10元钱,想让我卖几颗种子给他我寄了一千克野澳丝苗种子给他没想到, 在芜湖,增城丝苗米比在增城还要高产,第一年,那个干部用那些种子种了一亩地,结果收割了 500 千克的谷子;第二年,800 亩;第三年,几千亩„„几乎年年都是丰收。
从来没有吃过这 么好的米到现在,宋东海还总会听到从安徽芜湖传来对增城丝苗米的赞誉还有江西、四 川等地十几个省份都引种了丝苗米 ,产量都非常高,有的甚至亩产过千斤,总的来说长江以南 的省份都可以种植丝苗米,但还是增城种出来的丝苗米最好吃 ,增城的土质属于沙质浅脚田, 雨量充沛,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评估报告特批“挂绿”商标◎发言人:增城市优质米生产基地公司的负责人夏奇峰增城市优质米生产基地公司的负责人夏奇峰则向记者讲起来“挂绿”牌丝苗米的来历: 增城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打造丝苗米这个品牌,特批丝苗米使用“挂绿”这个商标,因为增城挂 绿享誉全球,是世界上最贵的水果,丝苗米也算是沾了挂绿的光,但现在丝苗米已经与挂绿齐 名,成为“最贵的米”,节假日的时候,大家走亲访友也会互相赠送丝苗米,甚至有了“今年过节 不送礼,要送就送丝苗米”的说法,外地游客到白水寨、何仙姑庙、小楼人家旅游,也不忘记买 几盒正宗的增城丝苗米带回去传•奇百余年前已是最佳品种“增城丝苗”已有170 多年的历史了,清朝庚辰年(1820)版的《增城县志》对增城丝苗米 早有记载:“案进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
由此 可见,“丝苗”在当时已是最佳的水稻品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城丝苗米种植面积较广,不少农家以丝苗为公粮交给国家后因种植 丝苗产量低,加上价格偏低,从六十年代起,丝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七十年代初,全增城不足 500 亩进入八十年代,增城种植丝苗稻才开始复苏,特别是一九八五年,增城被原国家农牧渔 业部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后,全市种植丝苗面积从原来2 万亩增至 4.5万亩,出现了千亩连片 丝苗田“十里稻田,十里飘香”的诱人景象1992 年 6 月,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食品博览会上, 增城“泰稷”牌丝苗米作为中国的大米食品参展,与来自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 多家 食品产品竞高低,结果经国际食品委员会专家评鉴,一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