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docx
11页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 )是格式塔疗法的一个重要 的概念,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 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 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意识领域里并没有被 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 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交往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 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这些未完成的 事情终究会被设法去实现,当它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时,其个人会受 到偏见、担忧、强迫行为及许多自我挫败(seff-dereating)行为的 困扰尽管未完成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很早就被完形治疗流派提出来 了,但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真正把未完成事件作为课题进行的研究还 很少,只有关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素质里边会提到心理咨询或者治 疗师应该注意和处理好自己的未完成事件,以免这些未完成事件影响 自己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怎么处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办法 本文拟结合一例因未完成事件引发焦虑的个案,讨论认知行为疗法对 未完成事件引起的焦虑的解释与治疗策略,并报告此个案的治疗过程 及要点,与同行分享因未完成事件而引发焦虑的理解与治疗经验,以 期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1、个案情况来访者为女性,25 岁,供职于某大型台资企业 IT 部门,为软件 开发人员主要困扰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同居男朋友对自己很好,但还 是怎么看男朋友都不顺眼,总想着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但是又觉得 分手是很不理智的想法,因此在分手与不分手这两种想法中反反复 复,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让自己感觉很痛苦来访者是 二次寻求治疗,因为在一年前因为自己提出分手,男朋友做出开煤气 自杀的过激行为而找一咨询机构陪男朋友去治疗,结果治疗师说问题 并不在男朋友的身上,而是在她的身上,并和她进行了初步的同感和 探索,但是因为 300 元/小时的费用,首次咨询后没有在继续结果 这次咨询后男朋友因为听咨疗师说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问题马上就好 了,从此象没事的人一样了而自己因为分手的想法一直盘绕在脑海, 但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而十分焦虑和痛 苦,以至于感觉生活和工作都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都没精神,十分 痛苦来访者再次求助希望通过治疗能消除自己莫名其妙的想和男朋 友分手的想法,减少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快乐的投入到生活和工 作中去初次谈话中来访者显的有些焦虑,但整体情绪反应正常来 访者自述其莫名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从他们恋爱开始不久就有,持 续快四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谈婚论嫁问题的日益紧迫,最近两年 这种想分手的想法更加频繁和强烈。
依据DSM-IV,把来访者的情 况诊断为“因未完成事件而焦虑”,严重程度为中度 来访者感觉最初无明显的起因从小做事认真,并且因为自己父母是 学校老师,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成绩-直很优秀,因此常受到长辈的表 扬,在学习和活动中都是伙伴中的领导者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 从一个小镇考入一个地级城市的重点中学学习,到了地级城市的这所 重点高中以后很快就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资本全没了,而且因为 自己来自农村,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都比周围的同学差了很多,因此 她感觉十分自卑,无法融入同学当中去,感觉十分孤单在孤单和精 神压力之下,他试着和以前玩的比较好的在县里一个普通高中读书的 同学A联系,通过书信的方式互相鼓励,此时A已经成了来访者精 神上的依靠三年高中下来,A生考入了大学,而来访者因为落榜而 选择了复读新学年开始后,来访者进入了一个专门的复读学校进行 紧张的高三学习,在强大的学习压力和孤单的作用下,来访者希望得 到A的安慰于是她就主动和A联系,但是因为通讯不便,她往往 要打很多才能通过A的宿舍管理员找到A每次找到之后来访者 感觉找到了救星一样有很多东西急不可待的要说,但是A总是很礼 仪化的给以安慰,来访者打完之后往往会感觉到很失落,但是过不了 多久,来访者会控制不了自己又疯狂的去找,就在这种反复之中,来 访者的复读生活过完了,然后进了一个自己并不是太满意的大学。
进 入大学后,来访者也多次与A联系,并暗示A自己喜欢他,但每次 A 都不置可否这种无奈的煎熬终于让来访者受不了了,在大二的时 候,她主动问A,他们之间怎么办,有没有可能发展然而A说他们 之间没有缘分答案虽然在来访者的预料之中,但还是让她郁闷了一 段时间,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过直到咨询时他们之间还经常联系大 三暑假的时候,来访者遇到了自己现在的男朋友B,是B主动追求她 的,她也感觉 B 很优秀,于是她就开始了新的恋情刚开始沉浸在被 人关心和爱护的甜蜜当中过的还算开心,但是不多久就发现,自己经 常的烦躁,B稍微有一点不如自己的意就很生气、想到分手并动手打 B,但B总是谦让和包容最近想分手的念头特别强烈,但事实又告 诉自己,B对自己确实很好,因而十分的焦虑和痛苦2.个案分析与治疗策略美国的迈耶-格罗斯等人从临床的角度对焦虑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他们把焦虑反应看作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彩的正常的适应行为,把它们描述为包含着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的预期在本案例中,来访者和A之间在感情上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中,有一种让未完成状态达到完成的强烈需要,而来访者和自己男朋友之间的感情压抑和阻止未完成事件的完成,来访者的理智也不断的告诉她“她和A之间没什么了,她不能再和A联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就发展出了让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的不断想和自己男朋友分手的想法,因而陷于焦虑之中。
针对这种因为完成事件而焦虑的情况,一方面我们采取认知领悟的方法,让来访者领悟到自己反复想和自己男朋友分手和过去的感情经历有关,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目前痛苦状况的原因一一自己对A的情感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之中,让其不再对过去的感情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直面问题和僵局另一方面综合应用空椅子技术和实践求证的方法,让来访者重新体验过去的情绪,使未完成的事件得以完成和弥合3 治疗过程及要点治疗方案根据首次访谈了解的情况原计划进行十次咨询,实际根 据来访者的改善情况,咨询共进行了八次,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其中因为来访者回家办事取消一次而导致有两次之间间隔是两周第 一次会谈为诊断和结构化第二到第七次为治疗阶段,治疗阶段又大 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二到第五次会谈,主要探索来访者 的背景,让来访者认识到“和男朋友分手”这一观念产生的过程和原 因——对A感情的未完成状态:到第六、七次会谈主要采取行动让 来访者的“未完成事件”达到完成状态第八次会谈主要是结束会谈, 主要是消除来访者的依赖心理和给出指导和建议 第一次会谈主要是了解来访者的一般的情况,做出诊断,通过同感的 运用让来访者倾诉自己的痛苦,缓解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了解来访者 成长的大概经历,找出其成长中的重大创伤性事件,理出来访者问题 形成的整个过程,为后面的会谈找到切入点;做一个结构化,和来访 者一起界定问题并商定咨询计划;对来访者进行为完成“未完成事件” 焦虑知识的教育,我把自己收集和整理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给她作为 家庭作业让她去学习,让其明白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第二次会谈在第一次会谈的基础上,把会谈的重点放在来访者求 学经历的回顾和分析上,通过分析首先是来访者重新体验了从小学到 初中的成功,讲到成功处,可以通过语音和语速体会到来访者发自内 心的喜悦和自豪,仿佛一下又回到了曾经那个自信和快乐的自己然 后让来访者回顾了上了高中后的种种挫折,来访者首先回顾起来的就 是:上了高中以后,从小镇孤身一人到大城市学习后,自己一下就从 同伴中孤傲的小公主变成了丑小鸭,从家长老师眼中标兵学生变成了 普通的一员,从乡村生活的如鱼得水变得笨手笨脚年轻的她根本无 法适应远离家乡的城市学校生活,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同学当中,精神 上十分孤独,同时因学习无法达到自己期望而压力剧增,在巨大的压 力下,慢慢无法完成学习上的任务,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降生活上 的无法融入和学习上的下降使来访者面临极大的压力,但是自己又是 作为明星学生承载着家乡老师家长和同学无限期望到大城市上学,她 不敢把自己的现状告诉家长和老师,因而就更加孤单和无助在这种 情况下,她想到了联系初中阶段相处比较好在县里上二中的男生A, 回忆这个阶段的时候,能够明显感受到来访者的孤立和无助回顾之 后,我们通过共同的探讨和分析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是在上高中前 后的巨大落差下,坠入了孤立无助自卑的深渊,在这种情况下抓到了 救命稻草A。
因而使来访者领悟到,自己对A的感情和依赖一开始就 是很强烈的,但却是非正常的第三次会谈我们重点回顾和讨论来访者和A的交往过程前一 个阶段已经了解到,来访者在上了高中以后,因为学习和生活上巨大 落差和压力下,开始了和A的信件联系在信件中,她向A倾诉精 神上的孤独和学习中的辛苦,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A总是给予鼓 励和安慰慢慢地,A变成了来访者唯一的精神依靠,形成了强烈的 精神依赖,并且在内心悄悄把A看成了“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在巨 大的高考压力之下,她没有向A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默默地把自 己的依赖和思念压在了心底转眼三年过去了,高考结果A考上一 所二类大学,而来访者却名落孙山那个暑假他们见了一面,但是很 多想说的话因为害羞还没说出来便草草的分开了新学期开始后,A 上了大学,而来访者回到县里的一中开始了压力更大的复读生活在 复读的过程中,来访者一遇到挫折就想给A倾诉,一遇到高兴的事 情就想说给A听,但是由于当时通信不方便,来访者要想找到A必 须先把打到A所在的楼栋阿姨那里,然后由阿姨再去叫A来接 这样往往要费很大的周折才能找到A,找到以后本来是满怀激 动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但实际情况是A并没有自己想像的一样表 现热情,所以很多想说的话一下不知道怎么说了就匆匆挂断,因 而每次打完以后都不免有些失望。
但即使是这样,过不了多久来 访者往往忍不住再打就在这种打了失望,失望了再打的循环中,来 访者艰难的熬过了复读的生活第二次高考下来,来访者考上了一个 不太理想的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学习的压力小些了,不是那么强烈 的想和A联系了,但是每当看到周围的人谈恋爱或者一个人孤单的 时候,就经常想起要和A联系,但每次联系的时候A都表现的很冷 淡,但又不直接的拒绝,所以来访者每次联系以后都感到有些失望, 觉得两个人建立恋爱关系不太可能但又仍然不死心,就在这种期待、 幻想和失望之中,来访者熬到了大二上学期她实在受不了了,在一 次聊天中鼓起勇气问A他们之间有没有可能建立恋爱的关系, 而对方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没有缘分就扑灭了来访者五年多的思念 和希望来访者遗憾的接受“失恋”的现实,一个人伤心了一个多月 才“走出来”通过这段痛苦经历的回忆和同感的使用,来访者从新 体验了在孤单和无助中有一个人鼓励与支持的安全与温暖感,体验了 如火热情碰到冷淡后的失落感和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无奈感同时经过 分析,来访者认识到她对A的感情其实是在高中不适应的情况下开 始的,在高考压力和复读的孤单中加强的,这样的感情其实是在特殊 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依赖,同时用事实告诉来访者,她和 A之间其实是缺乏实际的接触和了解的她对A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 是建立在一个想象出来的形象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特殊心态下缺乏了 解基础上形成的单相思。
第四次会谈重点回顾和讨论来访者和现在的男朋友交往和相处 的过程来访者遗憾的“结束”了和A的感情后,在大二暑假打工 的时候,认识了和自己一起打工同系的男生B (也就是现在的男朋 友),B热情能干并主动的追求她,很快她接受了 B的追求,他们成 为了校园情侣,刚开始的感情往往是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最开始的半 年是快乐和幸福的,但是随着在一起的时间增多,矛盾也会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