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道德课堂诊断汇报稿.doc
6页构建高效道德课堂,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荥阳七小道德课堂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荥阳七小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此次道德课堂诊断交流内容向各位领导作以下汇报,敬请指正!道德课堂理念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贯彻落实这一理念,推进道德课堂的实施,我校注重学科课程发展;立足学科建设,优化教学环节;实行绿色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建于1998年,于2009年收归市直,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861多人,教师11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其中,荥阳市杰出教师1名,荥阳市名师2名,河南省骨干教师3名,)9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现在,新的综合教学楼和现代化操场建设已动工,预计分别于今年9月和5月竣工投入使用二.构建课程,推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道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为此,我们围绕打造道德课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德育基础课程,坚持德育引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德育基础课程的开展,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我们开设的德育课程有:仪式课程:开学、散学典礼,升旗、入队仪式,成长仪式、重大纪念日活动,各类表彰大会……通过营造神圣的环境氛围所产生的强烈感染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自主、自觉地改进自己的行为节日课程:借助清明、端午节、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助植树节、地球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借助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借助春节、中秋节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节日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习惯课程: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每年开学初期第一周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课程和健康课程:通过晨检、安全演练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紧急救助方法,学会自我保护二)学科基础课程,构建道德课堂形态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我们构建道德课堂形态,正在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我们致力于重塑如下的教学观: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五项基本策略一一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
为进一步深化道德课堂,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课堂形态,我们提出了“守真”课堂守真”,指怀抱纯朴,坚守本真守真”课堂形态是指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不萦于物欲,不受功利干扰返璞归真课堂上,教师质朴求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从人的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洗尽铅华,不急功近利,追求课堂本真;学生真学真练,敢说敢想,真正学会新知识,学到真本领为了真正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推进课堂形态结构的稳步形成,我们主要抓好以下环节:1.抓好“课堂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抓预习,课中抓流程,课后抓评价2.突出“四个环节”,指突出课堂流程的四个环节,运用的“六种方式”语文、英语学科是读一读 背一背 听一听 说一说 画一画 写一写;数学学科是想一想 说一说 摆一摆 拼一拼 做一做 练一练3. 课中“抓流程”,课堂流程的设计要把握“两个三”,第一个“三”即基本知识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二个“三”是落实张局长提出的“记悟练”三字要求,实现课堂有效,高效4.课后抓评价:采用日清、周清方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查缺补漏,争取“人人达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比一切都重要,课堂上教师要真教,学生才能真学。
我校逐渐形成了教师真教,学生真学,评价者真评的良好氛围三)阅读课程,强调文化育人1. 阅读课程开发——七彩阅读多年来,我校重视学生阅读,注重营造学校文化环境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各具特色,26个教学班,班班都有学生自己创设的班训、班级格言,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为了让每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读书读诚读天下,求学求知求未来,挑战自我,百日诵读”活动现如今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习惯通过“读、赛、研”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每月一个主题,成功开展了“好书推荐会”“跳蚤市场淘书乐”“故事大王比赛”“名人名言书签设计赛”“读书小报制作”“古诗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目前,我校读书活动的内涵在不断拓展,真正实现让书香溢满校园的目标学校开发出了七彩阅读学生读本,让课内外的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2.国学课程,经典浸润童年2010年,学校开设国学课程,去年引进育灵童国学教材,每周一节国学课,期末诵读检查评比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三、四年级系统学习《论语》(选)、《大学 中庸》(选)、《孟子》(选);五、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美文选》。
在学校举行的经典诵演唱活动中,六一班宋雨轩配乐朗诵的《满江红》、五四班的扇舞吟唱《水调歌头》、三三班的拍手诵《笠翁对韵》荣获一等奖,广大师生好评如潮在经典的熏陶下,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都在逐渐提高四)拓展课程,张扬学生个性中央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我校的“小梨花戏曲社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的社团成立后,面对没有训练场地,专业老师等困难,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开辟专门的训练场地,并聘请市剧团的专业老师来校如今的小梨花们都能用优美、饱满的唱腔和丰富的手、眼、身、步、法塑造人物形象,上学期凭借一曲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成功演出,在郑州市“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做光荣少先队员”主题队日活动中精彩亮相,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除戏曲社团外,我校音乐老师还创建了小百灵合唱社团、丝韵葫芦丝社团、舞之韵舞蹈社团;美术上的指尖魔法、沙画社团;体育上的足球、篮球社团 红领巾社团的组建,让队员们在学习之余,充分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开阔视野,提升品德,锻炼能力,让队员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三.用课题的实施保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问题即课题,通过一个又一个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项,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目前,我们学校的郑州市重点课题《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研究》正顺利实施牛玉姣老师主持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导入艺术的实践研究》获郑州市课题一等奖《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研究》《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试题纠错能力的实践研究》《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研究》等课题正在进行课题从教和学的层面深入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四.用各种评价落实(1)交流性评价评价任务的存在,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学会了没有、学会了多少、学到了何种程度,以及哪些地方学得还不够理想等为了发挥课堂评价导向功能,我们要求课堂评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取向,遵循 “教学评一体化”原则教师要将课堂评价视为是一种的教学实践思维方式,将评价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学校展示课中:二年级语文课堂上的一个情境:师 :请小朋友们用“红”字来组组词老师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生1:深红师 :很好生2:暗红生3:浅红生4:鲜红师 :很好,还有其他的回答吗?生5:粉红……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教导处引领教师思考此环节:上课教师的做法缺少评价意识从深红到粉红,组的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分别表达了红的不同程度。
如果教师能基于学生核心学力的立场来审视学生的课堂表现,那么在刚才这一情境中老师应做出判断,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指明改进的方向当老师听到学生4在完成组词后,就应该及时点评,并说明:“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好,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组的这些词语都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呀?”之后引导学生领悟“红”本身就是颜色之本意,进而进一步启发学生:“红色的事物有许多,大家能不能再开动脑筋想想,再来组组词…在教师的引导下,二年级小学生能组词“红叶、红日、红霞……者一定会不少课后,执教老师的反思中写到:本节课,我忽略了组词的形式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通过评价,引领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促成学生学力发展的目的2)阶段性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试卷命题我们不管是周清试卷还是月考、中考,命题都要求从关注碎片化的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科问题的解决;从关注对书本知识理解到关注对知识的建构、感悟;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要求教师和命题人员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树立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学业质量观五.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一)点线面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方法面——全体教师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分享收益的办法;线——学科教师的培训。
立足学科组建设,通过日常备课、教研、磨课、反思、交流等,开展 “行走式学习”,既教师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促进学科组的整体提升点——个别教师的培训优秀教师的提升,途径是引路子、搭梯子、压担子;青年教师的成长,途径是青蓝工程、影子课堂、磨课研课二)入格、升格、出格的教师成长路径青年教师要求三年内快速成长,成为合格教师——入格骨干教师要求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优秀教师——升格优秀教师要求检查锤炼自己,成为学校名师——出格(三)开展“四环节”教师校本自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测、讲、练、评”的“四环节”教师培训,“测”——业务素质测试,专业知识考核,每学期两次讲”——每学期所有教师都要讲的展示课;“练——”在展示课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随堂课上锤炼自己的基本功;“评”——质量测试,多元评价在“标准”解读、案例研讨、反思交流和考核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改进,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六.取得的积极成果道德课堂建设提高了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充满了活力,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校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教育系统2013-2016年度卓越家长学校、2016年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郑州市书香校园、郑州市“家庭教育实践基地”、郑州市2015年少先队礼仪风采展示优秀组织奖、2015年综合考评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系统“双关爱”活动示范学校、郑州市第六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先进集体二等奖、郑州市绿城少儿教育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郑州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学校、荥阳市鼓号队大检阅特等奖、荥阳市2016年度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荥阳市文明学校。
总之,我校将紧紧围绕“丰富内涵,提升质量 ”这一发展目标,开创性地工作,切实推进道德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质量,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力争在办学水平上再上新台阶,在师生发展上再结新成果,在彰显特色上再创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