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见药材作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1803698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枣1. 味甘、性平2. 能补中益气、滋润心肺、养脾胃,治虚劳,大枣是常用的补气药材大黄1. 缓下剂、整肠、健胃、大量峻泻、消炎解毒、行淤血2. 治便秘、饮食积滞、闭经、里急后重、消化道癌、痈疮痛毒、湿热、黄疸 五味子1. 固涩、敛肺滋肾、生津敛汗、镇咳祛痰2. 治虚寒喘咳、久泻久痢、自汗盗汗、遗精、口干牛蒡1. 味苦、性寒、无毒2. 可治疗口干舌燥,去除体内实火及烦闷多虑的现象冬瓜子(冬瓜仁)1. 利尿、消炎、祛痰、缓下2. 治痰热咳嗽、肺脓疡、盲肠炎、水肿脚气、肾炎、尿道炎玄参(元参)1. 苦咸、微寒,色黑、肾经脉2. 玄参能滋阴降火、益精、利便,可以治热病烦渴3. 对咽喉肿痛、自汗盗汗、吐血鼻血、津涸便秘、烦心失眠也有效果4. 对于脾胃湿滞、虚弱而腹泻者,不宜玉米须1. 甘、平,益肝、胆、肾等经脉2. 可以泻热利尿、利胆平肝、宽肠下气3. 并能改善肾炎水肿、脚气、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4. 用玉米须调理肾炎、治水肿者,不宜加盐调味甘草1. 味甘、性平、无毒2. 有祛痰及调和药材药性的功效3. 可润肺、补气、清热、保健脾胃、止渴、消肿白水1. 味甘苦、性温2. 可以和中补气、止渴生津、健胃、利小便、除水肿。

      白芷1. 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2. 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肠风痔漏、痈疽疮疡川贝1. 味甘苦、微寒、无毒2. 有清虚痰、润心肺及镇静的功效3. 可化痰、止咳、减轻喉咙不舒服决明子(草决明)1. 可明目、通便、降血压,亦是一种营养强化的利尿剂2. 性平、味咸、无毒,较适合体质燥热者杏仁1. 味甘苦、性温、有少许毒性2. 有宣肺和润燥功能3. 对中枢神经有镇静的功能,是故不能食用过量红花1. 味辛、性温2. 红花能破淤血、养血、行血、还能润燥,治经闭和止痛山药(淮山)1. 味甘、性温2. 有补气、健胃、益肾、补益脾肺的功能3. 可清虚热,适合老年人的滋补4. 有止渴、止泻、健脾胃的功能枸杞子1. 味苦、性寒、无毒2. 有明目、去虚劳及滋肾入肺、补虚益肾及养肝的功用3. 能润滑大小肠,故常腹泻的人须注意使用紫河车(胞衣)1. 补气、养血、益精2. 一切虚损、骨蒸潮热、痨疾劳嗽、阳萎、神经衰弱、不孕红枣1. 性平、味甘甜,能补中益气、养脾胃、润心肺,调和各药材药性2. 富含维生素,具抗菌效果3. 食用过量易引起肚子胀满及蛀牙生姜1. 味辛、性微温,未除去外皮时,属凉性,去皮后则属热性。

      2. 可用以袪风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因此感冒时可以生姜加红糖煮开,使身体发热而去寒, 但发烧时则不可如此,否则易因发汗过度而虚脱3. 可健胃止吐,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情形4. 生姜皮有利水功能,可调节体内的水分,保持轻盈身材白芍1. 味苦酸、性平1. 可补血,常与当归并用2. 补样(养?)血气、强化肝脏气血运行、止腹痛及安脾白芨1. 止血、抗菌、收敛、生肌消肿2. 治肺胃出血、衄血、外伤手术出血、肺结核、烫伤、皮肤皱裂、溃疡伤口何首乌1. 性微温,有一点苦涩,据滋补调养作用2. 对治疗腰痛、肝脏滋养、气血补养有显著功效,可增强肝脏疏泄体内毒素的功能沉香1. 行气温中、降逆平喘、坠痰涎2. 治呕吐呃逆、心腹痛、大肠气滞、腰膝虚冷、胸膈痞塞牡丹皮1. 味辛、性温2. 能生血、和血、泻肝火,可调女性生理不顺赤芍1. 味苦、微寒2. 可清除或是减轻肝热,能改善淤血和妇女经痛防风1. 发汗解热、镇痛、利尿、祛风2. 外感风寒、头痛目眩、脊痛项强、风寒湿痹、四肢挛急炙甘草1. 味甘、性平2. 可补养脾脏运化功能,还有润肺止咳的效果玫瑰花1. 味甘苦,性温2. 能活肝醒脾、畅气活血,更可改善妇女生理不顺。

      乌梅1. 味酸涩、性温,常用于消肿及清热的作用2. 可生津止渴、保护肠胃和化痰,但不可食用过多,会造成牙齿及筋骨的损伤粉光多1. 味苦、微甘、性寒2. 有清肺火、补气养阴及改善肺阴虚或气阴的功效胖大海1. 清肺热、润肺止咳、利咽、通便2. 治声音嘶哑、喉咙痛、透疹、内痔便血金银花(左)1. 味甘、性寒2. 金银花能解热、可消暑气、清肺热,更具有消炎解疮毒的效果益母草(右)1. 味辛苦、性寒2. 益母草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并且疏通经络、消水肿、降血压川芎1. 味辛、性温2活血、疏通血络、养新血,能止痛、化淤,抑制血小板聚集3. 川芎具有补养和润泽肝脏机能的效用4. 治风冷头痛、腹痛月经不顺、补血强壮、眩晕、目泪多涕、寒痹筋挛麦冬1. 润燥生津、化痰止咳、利尿、强心、强壮2. 燥热咳嗽、清肺、肺痿吐血、肺痈吐脓、便秘薏仁(右)1. 味甘、性寒2. 能利水、健脾胃,润肤3. 薏仁容易引起流产,所以孕妇不宜使用莲子(左)1. 味甘、性平、无毒2. 止渴去热、安心神,常食用可使人心生欢喜3. 富含淀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4. 有补中益气、养精神的功效花椒1. 味辛、性温、温中2. 可以改善肚腹疼痛、减轻腹泻、并能舒缓恶心呕吐的症状。

      花生1. 甘、平,归脾、肺经脉2. 能温中和胃、润肺化痰,适合肺痨燥咳、反胃食少、脚气不下、乳汁缺乏,营养不良等症 状3. 对于中气不运湿滞者,不宜过食附子1. 味辛、性温2. 附子有毒,所以必须经炮制,才能袪寒湿、通经活络、补阳芡实(鸡头米)1. 气味甘涩、无毒、性平2. 能止渴、益肾固精、开胃助气,对脊椎、腰及膝的风湿性的疼痛有良好功效3. 能治小便失禁及止泻柏子仁1. 味甘、性平、无毒2. 有养心气、透心肾、益智宁神及益脾胃的功效洛神1. 可消除暑气2. 有利尿、降血压、驱虫的功效苦参根1. 利尿、解热、杀虫、抗真菌2. 治湿疹、疮疖、肠炎、疥癣香附1. 芳香健胃剂、理气、解郁、调经、止痛2. 治胸腹部胀痛、月经不调、肝气郁满、白带、慢性胆囊炎桂圆1. 味甘、性温2. 主治五脏邪气,能安神、有促进食欲的效果、补益心神桃仁1. 味苦、性平2. 桃仁有袪除淤血、活化血液、润肠通便、改善便秘的效果海藻1. 清燥热之痰火、利尿2. 瘿瘤、慢性颈淋巴结炎、甲状腺肿茯苓1. 味甘、无毒、性平2. 开心益志、安心神、利小便、调养生体机能、滋补脾脏、改善消化3. 去湿、消水肿,预防因肝机能受损而引起的身体不适或水肿现象。

      4. 质地坚硬呈白色的叫白茯苓,此为上品,若为质地松软的淡红色,则为赤茯苓,为下品 桔梗1. 含有皂素,有溶血功用,所以若长期或大量使用会产生恶心及呕吐的现象,因此须注意使 用2. 有宣肺祛痰、消痰、排浓、止血及治疗咽喉痛的功效3. 可镇痛、抗溃疡、抑制胃液分泌的功能4. 具有引领其他药材至身体各部位发挥作用的功能黄芪1. 味甘、性微温,益肺、脾、胃经脉2. 能生肌、利水和消肿,可调节汗排泄,治阴虚火热、疮伤不愈,是托疮圣药3. 黄芪为平和强壮药,能补中益气、强壮脾胃、还可补虚劳和增强免疫力4. 凡是胸腹气闷、胃有积滞、肝气不和多怒、上焦热甚、下焦极寒,不宜以黄芪进补番泻叶1. 消积滞、通大便2. 食物积滞、胸腹胀满、大便秘结、习惯性便秘罗汉果1. 甘、淡,益肺、脾经脉2. 能清肺理痰镇咳,润肠凉血通便,治咳嗽、骨热、便秘,可治百日咳3. 胃寒弱、肺虚喘者,不宜当归1. 味甘苦辛,性温,能补血、清血、润肠胃、通经、光泽皮肤,对妇女身体补养有很好效果2. 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子宫收缩、活血化淤3. 当归内含精油类成分,有抗痉挛、镇静的作用4. 有多醣类成分,能增加免疫力肉桂1. 味甘而辛、性大热,能够峻补气血、强化体能、健胃整肠、温中逐寒,对身体虚弱及年长 者有补养效果。

      2. 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及增强抵抗力,麦芽1. 疏肝、开胃、消食除满、下气、退乳2. 治脚气病、胃虚弱、食欲不振、乳胀荷叶1. 味苦、性平、无毒,有消暑及清热的功效,对胃肠有补益作用2. 可以消除水肿,产生元气3. 止渴、宽心胸蛇床子1. 温肾助阳、燥湿杀虫、抗滴虫2. 治皮肤湿疹、瘙痒症、阴道滴虫、肾虚阳萎、赤白带下、不孕、疥癣连翘1. 味苦,性微寒2. 有消炎消肿排脓、利尿、杀虫止痛的功用,且能发散风热,清热解毒紫苏(苏叶)1. 味辛、性温2. 有解毒散寒、通心利肺及温气中和的功效3. 能促进食欲、健胃整肠,适合用于退热、发汗、滋补及治伤风4. 治伤风头痛、发热、胸腹胀满、咳嗽、气喘、乳痈肿痛陈皮1. 味苦辛,性温2. 能强健脾、开胃、助运化,还可调理气机、止咳化痰、去湿气3. 有燥湿(去除水分)、理气的作用,对于养护肝脏、避免引发水肿有良好功效4. 健胃、袪痰、镇咳5. 对食积不消、腹胀等现象有良好改善效果党参1. 味甘、性平、无毒2. 可补中益气、调和脾胃,对调理因疲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十分有效诃子1. 敛肺、涩肠、解痉、抗菌2. 治久泻、久痢、失音、脱肛痔血、久咳、遗精尿频。

      滑石1. 味甘、性寒2. 滑石有清热、利湿,和改善口渴的功用,外用还可以治疗皮肤湿气薄荷1. 味辛、性凉2. 薄荷能解热、消炎、健胃,且能改善头部与咽喉肿热疼痛酸枣仁1. 味酸、性平、无毒2. 富含脂肪油及蛋白质,对安定精神、帮助睡眠、镇静有显著功效,可改善四肢酸痛、烦躁 无法入眠的现象槟榔1. 破积利尿、杀虫、消食行痰2. 能驱虫、行气导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缩瞳葛根1.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2. 治扩张心冠脉、头痛项强、烦热消渴、热泻、高血压、耳聋(内耳血管痉挛引起)熟地黄1. 味甘、微苦、性微温,是补血的重要药材2. 能精血、明耳目、补益五脏菊花1. 味甘苦、性平、无毒,有助身体血脉运行,滋养肝脏2. 可强化肝机能、调理肝脏运作、清热解毒3. 治眩晕头痛、明目、去翳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