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六单元相关读物原君节选教学案.docx
22页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相关读物 原君 〔节选 〕1.积存文言实词、虚词,懂得文意2.明白黄宗羲对封建君主的熟悉及其民主思想对应同学用书 P53黄宗羲 〔1610 - 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 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市黄竹浦人其父黄尊素 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入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等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讨论特别在史学上成就很大清政府撰修《明史》 ,“史局大议必咨之” 〔《清史稿》 480 卷〕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政治思想带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颜色,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见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见,反映了在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进展的条件下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后,封建社会逐步走上了下坡路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大震荡的时代,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面临着严肃的挑战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头意识到即将发生“天崩的解” 〔黄宗羲 〕的历史变化,认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 〔顾炎武 〕,于是自明亡后, 一批汉族的主阶级学问分子便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对封建政治思想掀起了一个反思和批判的高潮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作为明亡的亲身经受者,黄宗羲在一系列抗清活动失败后,从总结明亡教训的角度写成《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的反思,对封建帝王的专制独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同时,从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对将来社会所应具有的政治体制也做出了有益的摸索《明夷待访录》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政治专著。
成书于康熙二年 〔1663〕 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指有聪明的人处在患难位置待访”指等待后代明君来寻访接受黄宗羲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但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见加强公平因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并 非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展出来的,因而更加珍贵这部书受到清 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称赞《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第一篇,也是全书主旨所在,“原”,推原其本,“原君”意思就是推论为君之道文章的主题是阐述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批判君主以天下为私的种种罪责《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原来目的是“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履行其义务服务的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然而,当下的君主却是“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以辛辣的笔触,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从根本上否定其合法性章节 主要内容第一段 从君主的起源说起,开宗明义,阐明君主的职分在于为天下“兴利”“释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其次段对后世君主贪暴专制的抨击。
通过分析君主把整个天下当作自己的私产,颠倒“天下”和“君主”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君主是天下最大的祸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段 分析后世君主贪暴专制的缘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四段批驳宋儒理学关于君主“如父如天”的谬论,打破了臣子要确定听从君主、君主神圣不行侵害这一维系封建专制统治的传统伦理观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有生 之初,人 各 自私也,人 各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各个总是自私的,人们各个总是自利也,天下 有公利 而莫 或兴 之,有公害自利的,社会上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来兴办它,有公共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而莫 或 除之。
有 人者出, 不以一的灾难也没有人来排除它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不把个己 之利 为 利,而使 天下 受 其 利人的利益当做利益,却要让普天下的人享受到那种利益不以一 己 之 害 为 害 ,而 使 天下 释 其害不把个人的祸害当做祸害,却要帮忙普天下的人免除那种祸害此 其人 之勤劳,必 千 万 于 天 下 之 人这样他付出的辛苦劳累,肯定比普天下的人要高出千万倍夫以千万倍之勤劳, 而己又不享 其 利, 必以千万倍的辛苦劳累,而自己又不享受那种利益,这就肯定非 天下之人情 所欲居也 故 古 人之 君,不是普天下的人内心里所愿接受的所以古时候对于君位,量 而 不欲 入者,许由、务光 是 也有经过思考而不情愿接受君位的,许由和务光就是这样入 而又去之者,尧、舜 是 也 初 不有就了位而又舍弃的,唐尧和虞舜就是这样有起初不愿欲入 而 不得去者,禹 是 也 岂 古就位可到底推辞不掉的,夏禹就是这样莫非这些古时候之人有所 异 哉? 好 逸 恶 劳,的人有什么不同的的方吗?其实,贪图安逸,厌恶劳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亦犹 夫人 之 情也也仍是一般人的思想感情。
有人者出: 有一个人出来 居:居其位,这里作居处、接受讲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量而不欲入: 衡量了利弊,而不愿接受君位后之为人君 者 不 然以为 天下利后代做君主的就不再是这样他们认为打算普天下利害 之 权皆 出 于我,我以 天下之利 尽害祸福的大权完全把握在我手里,我把普天下的利益统统归于 己,以 天下之害 尽 归于人,亦 无 不行归于自己,把普天下的灾难统统归于人家,也没有什么不行的使 天下之人 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 我 之他们迫使普天下的人,不敢谋取自己的私利,却把我个人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大私 为 天下 之大公始 而 惭焉,极大私利看做天下人的公利一开头时仍有点过意不去,久 而安焉,视 天下 为莫大 之产业,久而久之就心安理得了,于是把天下看成无限大的产业,传之 子孙,受 享 无 穷。
汉高帝拿来留传给子子孙孙,受益享福永久没个终点汉高祖刘邦所谓 “某 业 所就, 孰与仲 多” 者,所说的 “ 我在产业方面成就的,比起老二来到底谁多了 ” 这句话,其逐 利 之情,不觉 溢之于 辞 矣他那追赶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的充分表露于言辞之间了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语出《史记 ·高祖本纪》: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说我成就的家业和老二比起来,谁更多一些?仲,排行其次,此指刘邦的二哥此 无 他 古者 以 天下 为主, 君这个没有别的缘由古时候把普天下人看做主人,把君主为 客,凡 君 之 所 毕 世 而 经 营 者, 为看做客人,凡是君主所终生筹划办理的一切,都是为了普天下也今 也 以 君为主, 天下 为 客, 凡天下人现在把君主看做主人,把普天下人看做客人,凡是天 下 之 无 的 而得 安静者, 为 君也普天下没有一个的方能够得到安静的情形,都是由于君主是以其 未 得 之 也,屠毒 天下之肝脑,因此他在没有得到江山的时候,残酷杀戮普天下的老百姓,离散 天下 之子女,以博 我一人 之产业, 曾拆散普天下老百姓的家庭,来取得他一个人的产业,竟然不 惨然,曰:“我固 为子孙 创业也。
毫不感到惨痛,仍说: “ 我原是替子子孙孙开创基业吖 ”其既 得 之 也, 敲剥 天下 之骨髓,当他已经得到了江山的时候,敲剥普天下老百姓的骨髓,离散 天下 之子女,以 奉 我一人 之 淫乐,拆散普天下老百姓的家庭,来满意他一个人的荒淫享乐,视为 当 然,曰:“此 我 产业 之花把这看做理所当然,仍说: “ 这正是我的产业应当收取的利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息也然 就 为 天下 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息吖 ” 这样看来,成为普天下人的最大祸害的,乃是君主吖向使 无 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假如一直就没有君主,老百姓都能自谋私利生活下去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岂 设 君 之道 固 如是乎?莫非设立君主的道理原先会是这样的吗?博: 取得。
曾不惨然: 竟然不会感到惨痛 花息: 利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古者 天下之人 热爱 其君, 古时候,普天下的老百姓敬重、拥护他们的君主,把他比 之 如 父, 拟 之 如 天, 诚 不看得像父亲一样亲,把他比得像苍天一样崇高,确的确实不为过也 今也 天下之人 怨 恶 其 君,算过分吖现在了,普天下的老百姓怨恨、憎恶他们的君主,视 之 如 寇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