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v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试剂.ppt
39页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 Quick Bacterrial Vaginosis Detection Kit,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华南区广东省王森 联系:18666095226 诊断BV致病菌特异性代谢物---唾液酸酶,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病,它指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即阴道内正常菌群(产H2O2的乳酸杆菌)大量减少,其它条件致病厌氧菌(加德纳氏菌、类杆菌、动弯杆菌等)过盛生长所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表现的综合症候群 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感染率比较高,易复发,对妇女及其妊娠都有危害,在妇科、产科以及施行流产术前进行BV检查意义重大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味白带增多,外阴有不适感等,近5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治疗不当,可引起反复发作细菌性阴道病的发展史,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并研究细菌性阴道病,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其产生是原因尚不清楚, 因而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炎”(Nonspecific Vaginities) 1955年,Gardner 和Dukes医生的研究才把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原因归结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 70年代,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观点代替了单一微生物感染的观点,而且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数量是决定症状发展的关键。
80年代,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与早产、炎症、肿瘤等妇产科疾病密切相关细菌性阴道病的发展史,为求名称统一,1984年的瑞典国际专题会议上正式将其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V) ” ,同时,在临床上对细菌性阴道病下了严格的定义. 90年代,人们不断寻找并发现了许多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指标,特别是发现致病细菌特有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活性与细菌性阴道病关系十分密切 随着现代生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检测到这一类致病细菌的分泌物或代谢物(唾液酸酶)的活性,从而为临床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手段BV的发病机理,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以阴道菌群失调为特征的,以产H2O2的乳酸杆菌占优势的正常菌群被过渡生长的混合菌取代,而导致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原菌主要有:加德纳菌(GV),厌氧菌,莫比伦式(Mobiluncus)菌及支原体,BV已被WHO列为性传播疾病之一,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占妇科阴道感染的1/3,有报导其发病率远高于滴虫和霉菌感染[1,2]50%患者无症状作为内源性致病菌,可以引起盆腔炎、宫颈非典型增生、自然流产、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窘迫、妇产科术后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4],并且与其它性传播疾病如梅毒、HIV等感染相关[5],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BV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明确,仍无法肯定引起BV的特异细菌,目前多细菌混合感染观点已代替了单一微生物感染观点 正常菌群(产生H2O2的乳酸杆菌),在生殖道内环境改变(PH4.5,分泌物增多、变稀及有腥味),造成菌群失调即产生H2O2的乳酸杆菌减少,厌氧菌群(加德纳氏菌、类杆菌族、莫比伦式菌等)数量增多其厌氧菌能产生活性酶增多,比如:粘蛋白水解酶(能分解生殖道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外壳成分,削弱宫颈防御功能,导致微生物进入宫腔,并引发炎症反应唾液酸酶(能去除组织中接末端的糖链);这两种酶的作用均可增加细菌在宿主粘膜及组织表面的附着力,从而更容易与宿主上皮细胞结合并侵入,引发细菌性阴道病(BV)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性乱,性交频繁等导致多种条件致病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需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团伙”作乱的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没有特定的“元凶”,是由各种病原体组织成的“犯罪团伙”作乱所致这种病以往被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炎 淋病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致病“元凶”是特定而单一的---淋球菌、滴虫或念珠菌,所以被称为特异性阴道炎 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丛生态平衡发生紊乱,平时数量不多的加德纳菌、厌氧菌、生殖道支原体等微生物过度繁殖,形成混合感染,就可对妇女的健康构成威胁。
检查这一类微生物优势生长特异性代谢产物唾液酸酶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和最准确的方法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症状,阴道生态环境情况比较,,细菌性阴道病的现状,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感染率在30-50%,发病率在10-30%,患病人数远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等的感染人数,且易复发另外,约50%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贻误诊断和治疗 美国临床研究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 -大学生妇科门诊 15% -孕妇门诊 10-25% -老年妇女门诊 10% -性传播疾病门诊 33-37%,北大一院妇科门诊对310例人群所做调查,调查对象 BV发病率 妇科门诊 19.7% 健康体检 6.9% 阴道异常排液 39.0%,北大一院产科对380例孕妇所做检查 BV阳性为26例,占6.8%, 其中BV合并致病情况:,妊娠合并BV 不合并BV -产褥感染 14.3%(3/21) 2.2% -新生儿感染 9.5%(2/21 ) 1.3% -新生儿黄疸 23.6%(5/21) 5.4% 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常见检查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Amsel法(又称传统检查方法)即以下四项中有三项符合方可诊断; 1、 阴道PH 值>4.5;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呈奶状、有异味; 3、胺试验阳性,即在分泌物中加入10%KOH 产生鱼腥味; 4、阴道分泌物刮片见线索细胞。
方法一: Amsel法,常见检查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胺试验(检测卡或试纸条)此法仅查了上述(Amsel法金标准法)四项中的一项(即胺试验),是否确诊BV 还需结合其它三项指标所以检查的依据不够充分,方法学有缺陷,已被淘汰方法二:胺试验法,常见检查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唾液酸酶法 机理为:利用微生物独具的特异性酶催化机理,结合发色底物形成的酶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微生物快速鉴定发展的主导方向正常阴道中有少量厌氧菌生长,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1:2-1:5,患BV 时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200:1-1000:1,而唾液酸酶的活性与厌氧菌的数量有关正常人阴道中唾液酸酶活性极低,唾液酸酶法测不出,因此唾液酸酶法测定时不变色;患BV 时唾液酸酶活性大大增加,测定时变色方法三:唾液酸酶法,唾液酸酶法与胺试验法检测BV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在妇科方面: BV是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 BV与滴虫感染密切相关,80%的滴虫患者同时伴有BV感染 BV是造成输卵管炎、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BV与不孕症、宫外孕有关 BV与妇科肿瘤有关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发生CIN的危险是正常妇女的2倍。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子宫切除术后残端感染机会为正常妇女3倍 在BV患者中常可检出常见的性病病原体,BV感染与性传播疾病关系密切,BV患者感染HIV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倍.,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在产科方面: BV是造成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的主要原因BV阳性的妊娠妇女中40-50%易在37周前早产或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比正常妇女高3-4倍,她们的孩子也因此可能受到直接感染,患新生儿肺炎等,并可能带来各种后遗症 BV是导致羊膜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腹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危险因素BV患者产后或剖宫产后发生产褥期子宫内膜炎的是正常人群10倍 BV是导致某些妊娠不良和妊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BV患者=性病高危人群 ? BV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国性疾病防治网报道在健康妇女中,BV患病率为18.9%,在性乱人群中为36.7%,在孕妇中患病率为12.5% BV在性病高危人群更为多见,而且可增加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的易感性,值得注意BV的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恶臭味,并引起宫颈、子宫体感染及盆腔炎症性疾病(PID)的危险在妊娠妇女可引起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如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
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对象,鉴于细菌性阴道病对妇女及其妊娠的危害性,在妇科、产科 应列为常规检测 ,并在计划生育与健康体检中广泛推广 妇科 普通门诊病人; 阴道分泌物有异常者; 不孕症.宫外孕者;输卵管炎.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 有性病史,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病人; 妇科手术之前必须做必要的诊断 产科 对有症状的孕妇,应及时诊断; 对无症状的孕妇,应在28周前进行筛查鸿琪BV试剂与传统Amsel方法之比较,传统Amsel方法 诊断标准:四项指标至少有三项阳性时诊断为BV 1、白带增多和/或白带腥臭 缺点:基本上绝大多数妇女都有这一症状,无科学性与客观性可言,无诊断价值 2、阴道pH4.5 缺点:正常阴道菌群的妇女在用药、阴道灌洗、性交后、月经期也有阴道pH值升高现象,阴道分泌物中混有宫颈黏液也将产生较高的pH值92%-97%BV患者阴道pH值大于4.5故以pH值4.5为BV的指标也无客观性鸿琪BV试剂与传统Amsel方法之比较,传统Amsel方法 诊断标准:四项指标至少有三项阳性时诊断为BV 3、胺试验阳性(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 KOH产生鱼腥味 ) 缺点:气味的鉴别因人而异 、另外一些与感染无关的因素如近期性交、阴道灌洗、行经或是存在大量子宫颈粘液等同样可以导致阴道分泌物产生异味 4、线索细胞阳性,其中线索细胞阳性是必备的条件 (且线索细胞在上皮细胞中所占百分比≥20% ) 缺点:对于作BV诊断最佳标志的线索细胞的识别则受到显微设备的质量、样本的采集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观性强、因而很难对判定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
鸿琪BV试剂与胺试剂方法之比较,胺试验(Whiff)法 (即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 KOH产生鱼腥味) 在高pH条件下,容易挥发而产生恶臭的腐氨和尸氨 真正原理:氨气体反应 结果: 1、PH+胺试剂检测BV较之传统的方法更无科学性可言 2、检测原理决定了其可靠性,结果只能是误导了患者与检测单位鸿琪BV试剂与ELISA方法之比较,1、有研究显示,在应用该方法进行BV诊断与阴道滴虫感染有交叉,在相当比例的阴道滴虫感染者中,脯氨酸氨肽酶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原因在于滴虫是一种能够在厌氧环境中大量繁殖的厌氧性原生物,它有一种能够产生氢的颗粒物质,当滴虫大量存在时,其产生的氢会与阴道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从而加剧阴道中的无氧状况,刺激并加速其他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一些BV的临床表征的出现,其中包括阴道pH升高、分泌物增加并伴以检测BV相关菌群的代谢产物为基础的诊断实验:有异味、厌氧菌数升高以及与相应细菌有关的酶水平的升高等等由此可见在应用本方法诊断BV时会大量产生假阳性 2、其检测产物之一β-naphthylamin有强致癌性 3、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费时,一次检测至少需要4 小时 另外:该方法在结果判定方面虽然是通过颜色进行识别,但颜色往往差别不大,阳性和阴性的区别不易判断。
马玉楠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鸿琪BV试剂与其它方法之比较,诊断BV致病菌特异性代谢物---唾液酸酶 唾液酸酶是由引起BV的细菌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代谢产物,非BV妇女阴道分泌物中不显示异常的唾液酸酶活性,唾液酸酶的含量与BV致病菌的数量呈线性关系 本试剂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直接定量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蛋白水解酶的含量 结果: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 10分钟内检测完成鸿琪BV试剂与唾液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