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甲骨文的象形性与抽象性.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84121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8.1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甲骨文象形 性的式微演变(可改为:浅谈甲骨文象形性和抽象性的发展演变)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发现以来, 学术界一直高度关注和持续研究,学者们致力于在有限的资料中发现更多殷商时代遗存给我们的线索甲骨文表现出来的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画与写之间这种朦胧之美, 混沌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本源这种美的(※删)来源于甲骨文生动、 有趣、质朴的造型, 也是甲骨文固有 (※)的象形性与抽象性并存所引起的一、甲骨文的象形性 ( ※文章字数少时,不宜多列标题否则显得论述不充分此小标题可删 )甲骨文具有象形性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也就是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许慎指出象形是汉字的最初来源,取法于自然物象并且许慎提出的“书者,如也 ”的论断也对后世千百年的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分段为好接上段)潘主兰认为:“甲骨文以象形为主体,既是字又是画,于此可证‘书画同源’之说不虚它凭借着对象特点,经艺术加工,把他的特征予以高度概括刻划出来,形成殷商文字象形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并不多,约为三百六十余字, 但它们对于整个汉字体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 大多数即为象形文字和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组合的会意字、形声字,还有一定数量的抽象符号和复合象形字通过象形文字的组合和变化,借助联想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抽象概念, 这种方法对于形成能够自给自足的文字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二、甲骨文的抽象性(※此标题也删在甲骨文的演变过程中,抽象性逐渐增强其抽象性的发展体现条表现、书写简化、凸显特征和均衡造型等方面:首先, 线条的表现力由图画到书写的一个重要变革便是甲骨文字的最小单元变为了线条,脱离了块面的束缚, 将图画通过线条刻划出大轮廓, 小的块面形状通过单线条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变化使之进入一种符号状态,也使得其更趋近于写,在甲骨文初期,象形的特点是十分突出的, 通过线条的繁复来尽量将字形刻划的(得)与物象接近,使得受众能够通过刻画来传达一定的含义,是契手们的初衷, 当然这个过程也包含着契手们对于物象的取舍即抽象过程使得这种书写变成了一个点的运行轨迹,似乎也有了一定的“运行”顺序,在之后的漫长发展中又逐渐约定俗成了具有一定规律的笔顺这种变化便使得文字的书写性进一步的加强, 与图画的本质渐行渐远 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更多的解放契手,因为这个阶段的甲骨文依然是繁复的,以表现物象特点为根本的目的也就是以最大的限度表现其刻画的对象及衍生出来的含义,书写的简便性也没有充分的(地) 体现出来。

      其次, 书写性的简化在文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甲骨文字到最终各体的形成和成熟,实用对文字演变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文字是为实用所服务的, 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种具有特点的文字, 它们或者装饰性强, 或者基于一些原始符号的再发展,但最终未能对文字的主流发展产生大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要归结于违反了文字为实用所服务的原则,它们都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走入误途的分支摆脱块面的束缚, 并不能够满足书写的便捷, 因为还要受到必须准确把握物象的形象才能表达出契手初衷的束缚 文字是为实用而服务的, 所以必须进入“便于书写的符号”状态这种讹形变化,对于书体的发展是极其有意义的,也是之后各种书体不断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我认为这种变化在甲骨文的演变中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而是发生在契手们长期不断地 “书写” 并进行不断调整使之简化、美化的过程中简化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省略部件、避繁就简、笔画合一、合文简化等等(图一) 书写性的简化, 使原本象形特点突出的初期甲骨文被破坏,进入一种符号化更明显的状态, 这个省减过程把书写的简便性放在了首位,这个过程的发展是漫长且普遍的第三, 凸显事物的典型特征。

      在由繁入简的过程中, 充满着先人的智慧, 这个过程是在不影响甲骨文的识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 为了有效保留甲骨文的识别性,他们保留了最能够凸显事物典型特点的部分, 将共性的、 普遍的特征进行弱化或者省略,已达到便于书写又便于识辨的目的文字起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例如:先人们对自身的深刻认识, 被加入到文字的创造中, 并且借用人的身体的文字, 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等的文字占到甲骨文文字总数的很大部分,同样是一个人的身体的形状,不同的姿势表示不同的含义, 同样一个头的形状, 不同的器官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一个头可以被几个部分所代替,强调听的时候“首”便是一个耳朵的形状,强调看的时候,“首”便是一个眼睛的形状,强调吹的时候便是嘴的形状,强调听得时候便是耳朵的形状,以此来区分不同的“首”所代表的含义,同时简化了“首”的复杂的外形(图二) 又如:表示动物的甲骨文,大体的外形是类似的,想刻画出其区别,容易识辨,就得需要契手们把握动物的特点先人们将动物的特点在刻画时表现的惟妙惟肖,我们翻阅甲骨文拓片时可以发现,“虎”字最明显的便是身上的条纹, “象”特点是长长的鼻子,“马”特点是鬃毛,“犬”特点是翘起来的尾巴, “鹿”的特点是头上的犄角等等(图二) 。

      第四, 追求视觉的均衡造型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方块字, 是经过长久历史发展而变化来的,这种方块字在发展过程当中, 不断地被写手改造, 主要是为书写便捷, 但字体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自觉的追求美的过程中, 也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对视觉产生均衡和谐之美的追求 甲骨文与春秋文字、 小篆对比, 会发现甲骨文的字形稚拙多变,质朴至极,险峻重生但在甲骨文的漫长发展中也逐渐自觉地字形趋向稳定、和谐、均衡甲骨文“对称”、 “辐射” 、 “重心”等因素给人以力上的均衡、空间上的均衡、 或者势上的均衡 在甲骨文中有着大量的文字是对称的,包括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 对称可以给人以和谐之美, 将文字自觉地左右、 上下繁简相宜也是对称美的一种表现 在一些呈辐射状的字中, 他们的笔画是外延的, 常常形成中宫紧凑,外部力对等的态势,以免造成偏倒之势三、 (※删) 把握甲骨文的抽象性对于甲骨文书法创作具有重要 意义 (※不分段)甲骨文书法作品在近年的国展大赛投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参赛者们在尽最大努力的发掘历代书法的价值,同时甲骨文书法作品也可以避开热门投稿书体, 在百里挑一的大展中胜率更大 但是在众多的甲骨文投稿中往往因为 “硬伤”初选阶段就被淘汰,所谓硬伤,就是指作品中的字形是错误的,或因为“拼字” “造字”造成的用字混杂不清、来源不明,学术性大打折扣。

      通过阅读甲骨文资料,对甲骨文的字形深入了解,把握甲骨文自身的简化、抽象规律,有利于甲骨文创作时,字的准确应用,合理选择学习甲骨文的抽象性,对日后深入学习研究古文字学也有很大的启蒙作用,了解古文字的相关知识, 可以体现一个书家的涵养,也是书家将古文字传承于世的责任所在甲骨文早晚期繁简对照表(图一)象鱼风首马星甲骨文凸显特征例字(图二)闻吹见若鹿犬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