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教学 学科教育.doc
7页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摘要】文章阐述了探究教学的概念、策略、特点、类型和尺度, 并对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生物教学 探究教学策略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探究性活动课是生物教学的 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 途径[1]探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探索、创新能 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多向灵活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生物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学习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 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 效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2]新课改形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学环节的一系列活动提 出了新的目标,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如何进行探究性 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探究教学的有 关问题进行梳理、思考,以确保课程改革的实施1探究教学概述1.1概念的提出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 布(JosephJ.Schwab)首次将探究教学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提 岀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 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3]。
其实质是将 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 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2探究教学的过程提出问题f提出假说f收集证据f形成合理 解释f评价与交流[4]2探究教学2.1探究教学策略[5]2.1.1创设探究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引岀教学任务,将学 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将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一定的 问题,情境或条件呈现给学生,并通过过去活动和现在活动的联系, 造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 意和兴趣2.1.2独立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准备好的情境中进行自主研究学 习,学生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通过与教学情境、材料以及 课件的互动,积累了直接经验并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循一 定的模式,确定影响事件的变量,学会对事件进行质疑2.1.3合作交流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将各自的探究结果进 行交流与讨论,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对生物学主题的意义构建当然可 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 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协商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 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2.1.4实践引申探究教师通过质疑、复习、实践等活动来扩展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给学生提供新经验,使学生形成更广泛 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恰当的技巧2.1.5反馈评价探究教师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来评估学生的 观念、态度和技巧,鼓励学生评估自己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学生则得 以检验自己在新情境下的解释、行为及态度2.2探究教学特点2.2.1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探究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 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必须参加,如:观察、 测量、收集、组织并解释数据或资料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原理、定律经过思考从而提岀问题,并寻求理解他们应当用自己的想象力或组装仪器设备或使用药品,对所获 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分类从而得出推论并通过测试进 行推断,最后概括出结论2.2.2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教学不是让学生读、记科学,而是动手做科学大量地安排实验室活动是为了诱 导学生研究问题,而不仅仅是举例说明课文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 信息,在观察自然中产生问题,用不同方式做出记录,以便保存与交 流,在测量、比较中学会一整套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思考得 出结论,并计划进一步行动,在解答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随着知 识的增长,将对他们提出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灵感就在切合实际的综 合分析和正确的判断中瓜熟蒂落地产生。
最终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能力2.2.3探究教学旨在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理科教学的目的——认识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的 形象思维开始逐步提高到理性思维的探究教学力求通过在活动的过 程中引出观察与解释,数据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差别如用对科学本质 作尝试性说明的论述,如:“我们不知道……”,“我们还未能发现 这是怎样发生的 “关于这一情况的证据是矛盾的用称作探究记叙的语言来代替浮夸的结论,描述了生物学探究的过程科学事实也不再作为事实本身的结果来学习,而是在概念的形式过程中:n经过选择后引出的要素,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概念2.2.4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首先向学生提出科学家已经熟悉的材料和已有解决办法的问题,而后随着问题的深 化,学生便渐渐接近知识的前沿这样学生模拟了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兴奋点被诱发,好奇心得到鼓励学习不再是为取得好分数,要受到 父母或教师的表扬,只源于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探究过程有独立的操作、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这既给予学 生独立思考,自我钻研,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机会,又要在讨论中 强调对旁人观点的容忍态度,强调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以及依事实 批判地思考的态度。
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民主氛 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科研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2.3探究教学类型2.3.1探究性讨论探究性讨论适用于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一般步骤是: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f提岀问题f观察、分 析、讨论"得出结论例如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师可在学生已经 具备了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书中图片及讨论 题,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分析、解答,并总结动物、植物、细 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注意观察它们之间的关 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巡回指导和点拨,在学生充分讨论后, 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3.2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验前学生不知道结论,没有现成的实验设计,需要学生去 探索结论,因此,探究性实验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 于一体例如探究“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实验,可把学 生分成若干组,结合课本上的目的、要求和建议,各小组先提出想要 探究的问题(如楼层高度与尘埃粒子密度的关系等),然后做出假设(如楼层越高尘埃中粒子密度越小等),接着制定计划并实验,最后 通过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引申(如通过采集和测 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密度,了解空气污染程度及采取什么措施防治空 气污染)。
3探究性教学度的把握3.1探究的梯度探究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初中阶段将要达 到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教学时要注意能力培养的梯度探 究教学是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并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渐渗透和深化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 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探究内容的不同侧 重面,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养梯度如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的探究教学,主要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学 生虽已进入逻辑思维阶段,但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如要求过高, 难度过大,学生势必会产生恐慌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 性上一页12下一页3.2探究的力度探究教学无论是侧重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还是某 一方面,都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教学时精心策划,善于从多角 度、多层次进行分析,重视发现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增强活力和 感染力,引导得深,探究得透,尽可能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 视野3.3探究的速度探究教学中,教师组织和指导的速度要快慢缓急 适中得体,让学生容易接受。
对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要分 别对待要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奋和新奇,慢慢引导, 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兴趣对高年级同学,教师应鼓励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多角度启迪,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体会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以鼓励和表扬促进学生探究的热 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理念3.4探究的密度教师设计组织探究教学应通览教材,合理分配课 时,适当安排探究教学活动如果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就会影响探究的质量因此,根据探究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将有利于探究教学的开展4问题及建议4.1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学内容可以从提出问题、做 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岀结论、表达交流等方面进行探究; 有的内容则不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有明确的目 标的学科教学,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高度探究性的活动目前主要存 在两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①对探究的泛化,即随意将一些教学活动 贴上探究的标签②对探究的神化,认为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 心,没有探究就不是新课改4.2建议教师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集中学生 提岀的问题,明确探究的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是切实可行而效果良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在 进行探究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探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②探究活动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不能为了探 究而探究③强调探究教学的同时,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综合 考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④提倡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参考文献1田晓文等•生物活动课合作与探究教学模式初探•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19) :66~682陆晓文•高中生物学探究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宁德师专学报,2005 (17) :192~2033赵银丽等•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认识•教育探索,1996(4):56-584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学科教育,2001(10) :7〜125王春英•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辽宁师专学报,2004(6) :104上一页1 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