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杨案修改后定稿1.doc
10页1清代四大奇案之涂 杨 谜 案黄土岗中学 黄劲松引子妻子明明还活着,而丈夫却被判成是杀妻的死囚犯这就是清雍正年间发生在麻城县九塘冲村篾匠洼的一桩奇案因为案件曲折离奇,一波三折,被称为清代四大奇案之一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起过涂杨案,只是不甚明了读中学时,教历史的郑老师,得知我是黄家洼人,也向我说起过此案,依然模糊得很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和法庭李庭长同车从麻城返家,李庭长拿出一本《大案要证》给我看,说是发生在我们湾里的一件大案,在其中也有记载我拿过来看了看,虽然只是一个粗略的案例,没有什么具体情节,但我相信确有其事后来,查了一下光绪八年的《麻城县志》 ,其中对涂杨案也确有记载我又到周围几个村子中向老人们打听,因为年代久远,竟繁衍出几个版本本文结合几位老人的陈述,加以整理,形成下文一、杨氏遭打,愤而出走九塘冲村篾匠洼,座落在举水河东岸清雍正年间,住着一户涂姓人家,涂家世代经商,在麻城县城有几个铺面,算得上是麻城县数一数二的富户涂家公子涂如松,自小聪敏,心性高傲,对经商兴趣不大,几个铺面都是请人管理,自己只是每月两次到店里坐坐,查查账而已;大多数时间都在读书,一心求取功名,步入仕途涂如松家有老母母亲不愿住在城中,只想住在乡下图清净。
涂如松平常既要在县城照看生意和读书,又要回乡下照顾母亲,就只好家里县城两头跑了涂如松十六岁时,娶举水河西岸一杨姓女子为妻杨氏比涂如松大一岁,颇有几分姿色,性格好动,常与湾中年轻男子调笑打闹,如松娘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就将此情况告知如松为此,如松多次告诫杨氏,要她持重一些,不要失了杨家体面可杨氏却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这样,夫妻之间渐生芥蒂,如松有时脾气上来就动手殴打杨氏杨氏每遭殴打,就跑回西岸娘家躲避,如松得跑到县城边照料生意边读书,还得如松老母跑去儿媳娘家好说歹说地把儿媳接回来如此数年,未见缓和这年冬天,如松老母偶染风寒,竟然卧床不起如松一向孝顺,从城中回家,亲自煎药端汤,服侍母亲杨氏在婆婆初病时,和丈夫一起侍奉婆婆,倒也说得过去,可时间一长,就渐感厌烦,每逢如松不在身边,就大声训斥婆婆几次三番,如松实在耐不住性子,就又动手打起妻子来一天,杨氏又嫌婆婆将茶水洒在床上,破口大骂这一情景被如松看在眼里,一时气急,顺手拿起一根木棒就打杨氏也不是好相处的,一气之下,又收拾包袱回娘家了起初,涂如松以为妻子是故伎重演,跑回娘家,并不在意过了十余天,如松不见妻子回家,早起就备了一份礼品,到岳母家接媳妇。
谁知到了岳母家,才知杨氏在回娘2家两天后又返回婆家来了原来,如松岳母也是深明大义之人,见女儿一脸怒气地回来,忙问原因杨氏也就毫不隐瞒地把这次被打负气回家的原因一五一十地向母亲说明杨母沉吟片刻,批评女儿不该如此对待生病的婆婆,决定让女儿在家住一晚上消消气,第二天回婆家侍奉婆婆现在,杨母得知女儿已经失踪七八天了,不免心急,泪如雨下,担心女儿有什么不测涂如松这下子也着了慌,派家人四处打听,也没有杨氏音信,赶紧贴出寻人启事,寻找杨氏,许以重赏谁知寻人启事贴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得到一点有关杨氏的消息二、当儿作证,如松下狱 杨家见女儿没有消息,就怀疑是被涂如松谋害杨氏有一胞弟叫杨五荣,从小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养成一副无赖脾气姐姐失踪后,他不断鼓动父母去县衙告状,替姐姐伸冤是假,想趁机向姐夫敲诈一笔银子是真杨家在五荣撺掇下,终于投了控告状这天,麻城知县汤应求吃罢午饭,正准备睡午觉,突然听到击鼓鸣冤之声,忙一边整理衣冠,一边令衙役传来人入堂杨五荣急忙走进,跪禀其姐在涂家如何受欺辱,现在无端失踪之事汤应求听罢,问道:“可有诉状?”杨五荣忙呈上状子汤应求看罢诉状,就令差役传唤涂氏一家来到县衙汤知县升堂,涂如松气愤的走进大堂,禀道:“小民冤枉。
我妻杨氏进门后,不守妇道,小民多次训导,她却屡教不改,每次争吵完她就跑回娘家久居,不接不回前些时,我娘生病,杨氏不守孝道,又回娘家十余日后,我上她家接人,岳母告诉我说杨氏在回娘家的第二天就回家了我派人多方打探,了无音迹,迫于无奈,贴出寻人启事一月有余,还不见杨氏踪迹小民正有意状告杨家,藏匿杨氏,不料恶人先告状,求老爷做主 ”汤知县听后寻思:涂、杨两家于情于理都不致杀人,那杨氏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就问道:“你们双方互讼,可有证人?”杨五荣、涂如松都回答说:“没有 ”汤知县就说道:“没有证人,空口无凭,叫我如何断案这样吧,本县出榜悬赏寻找杨氏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有找到杨氏下落,此案才好审理你们先回家等候消息吧 ”汤知县草草处理完毕,回到书房寻思:偏偏在我谋求升任同知一职时,出了这等人命关天的大事双方无凭无据,若将案子判错了,岂不是自毁前程!在此缓兵之计之下,只有托黄州知府蒋嘉年加紧上下打点了再说杨五荣从县衙出来后,就径直来到了离涂如松家不远的九塘冲湾查找证据当他在一间酒店坐下,盘算如何探察风声时,就有一个陌生人凑过来搭讪,并自我介绍说他叫赵当儿,是九塘冲湾人五荣听说赵当儿是本地人,就东一句西一句和他扯起涂如松的家事来。
这赵当儿实是九塘冲一无赖,见五荣问起涂如松家,就知道他有目的,为了骗取五荣钱财,就故作神秘地说:“涂相公一直和夫人不和,这次竟然把他杀了 ”五荣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地就打探到了姐姐的消息,控制住内心的激动问道:“兄弟此话当真?”赵当儿拍着胸脯坚定的说:“千真万确 ”五荣又问:“你可敢到公堂作证?”赵当儿满不在乎地说:“那有什么不敢的” 杨五荣说:“实不相瞒,在下杨五荣,乃涂夫人胞弟涂如松害死我姐,此仇不能不报,相烦您与我一起去衙门做个见证五荣愿出五十两银子相谢 ”这番话把赵当儿说愣了,他原来不过是想3编个新闻哄骗一下杨五荣,赚几个零钱花花而已谁知五荣竟是涂夫人胞弟,现在话已出口,改口已不可能打起官司,万一被人戳穿,就要坐牢了,怎么办?赵当儿正在沉吟,五荣以为赵当儿嫌钱少,就说:“如果你觉得钱少,我还可以再加十两,如何?”赵当儿见有银子可赚,一时忘了厉害,就说道:“行,我陪你去县衙作证 ”杨五荣也不管赵当儿的话是否有漏洞,即刻呼唤店家算清酒钱,拉着赵当儿就奔了麻城县衙汤应求这几天也没有休息好,他是个办事认真的人,正在琢磨涂杨案杨五荣拉着赵当儿一来到县衙,汤知县立刻升堂,询问证人赵当儿赵当儿一口咬定涂如松杀害了自己的妻子。
汤知县只好下令缉拿涂如松但涂如松矢口否认汤知县又下令把涂家的管家、下人尽数传来,分头询问这些人都异口同声证明涂如松没有杀人但杨五荣却哭诉涂家上下沟通,制造假证欺蒙官府,请青天大老爷做主汤知县见原告死咬住不放,恐怕节外生枝,就下令暂将涂如松收监,待查出确凿证据再作论处一面行文上报府衙,汇报案件的进展情况 三、行踪泄露,避祸杨家涂如松在麻城县内虽然很富有,但为人却很厚道,平日对乡亲们多有周济,所以人们都很敬重他出榜三日,就有一位老者来县衙告状,他是杨家证人赵当儿的父亲,状子写道:“我儿赵当儿本系九塘冲的无赖,自幼不服管教,整天游手好闲,专喜招摇撞骗,又爱拈花惹草此次作证涂如松杀人,也属无中生有,大老爷切不可相信我儿胡诌乱侃,也请老爷饶恕我的随坐之罪 ”汤知县看罢状纸,急令再传赵当儿尚未动刑,赵当儿就吓得直抖,从实招供:原来,赵当儿见涂如松媳妇杨氏生的花容月貌、眉清目秀,动了贼心,多次到涂家闲逛,见机调戏非礼杨氏杨氏不仅不恼怒,反和赵当儿嬉笑打闹涂家小姑实在看不下去,告之老母老母挑动如松不时殴打杨氏,又指使仆人痛打了赵当儿几次赵当儿怀恨在心那天酒店巧遇杨五荣,不仅想骗取五荣六十两银子,还想对涂家施以报复。
汤知县听了赵当儿口供,反而更加冷静了,他一面感到涂如松可能被冤枉,一面也怀疑这是涂家花钱运作的结果,所以就立即恕赵父无罪,责打赵当儿四十大板,同时并没有释放涂如松,反而下令务必严加看守,以防不测杨五荣自拉赵当儿作证将涂如松下狱后,也是心急如焚,既没见知县判决涂如松杀人偿命,又不能讹诈涂如松钱财,就整天徘徊在县衙门前一天,忽然有一位农家打扮、年龄五十余岁的老婆婆找上门来,看见五荣,慌慌张张地拉他到一僻静处,对他说:“老身冯王氏,乃举水河西十里外的冯家庄人逆子冯某,生性顽劣,且不务正业,到处拈花惹草令姐与逆子早有勾结三个月前她与涂如松打闹回到你家,被你娘劝说要她返回婆家你姐在你家出来后,怕再遭如松殴打,不愿回家现私藏在我家,与逆子共处一室,同床共枕本想躲避一时再回夫家,不想你却认为她已被涂如松杀害了,告到官家那汤知县不断派人明察暗访,昨日已有人到我家查询,这事恐怕迟早是瞒不住了我和令姐十分恐慌,令姐让我来找你商量一下,现在该怎么办才好?”杨五荣听后大惊:完了,姐姐还活着!好不容易利用赵当儿将涂如松投进监狱,实指望涂家派人来求情谈条件,狠狠地敲涂家一笔竹杠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不但到嘴的热馒头没得吃了,而且还要落得一个诬告的罪名,说不定还要坐牢,这可怎么办呢?想到这里,杨五荣也乱了方寸,示意冯母先回家,不要声张此事,等自己想出办法再去冯家通知她。
冯氏走后,杨五荣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无奈之下,只好去向同族秀才杨同范求救了4举水河西岸,有一个小庄园,古铜色的门上挂着“杨宅”的木牌,这就是杨同范家杨同范今年 28 岁,浓眉,宽脸,眼睛小而凸突,透着一股傲慢气杨家家境殷实,十年前娶妻陶氏陶氏性情温顺,十分贤惠,只是迄今尚未生育一男半女杨同范虽然内心颇为纠结,但因年纪还轻,平时也没怎么表露出来这天午饭后,杨同范喝罢午茶,就在书房看书,时间不长,就听到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见敲门的是杨五荣,冷冷地说:“五荣,你来干什么?”杨五荣谦卑地赔笑道:“小弟前来找仁兄讨教,我姐有下落了……”听五荣提起姐姐,杨同范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位亭亭玉立、面如桃花的美女形象杨同范早已垂涎杨氏美色,杨氏嫁到涂家去,他深为自己不能偷香窃玉而遗憾现在听说杨氏有了下落,顿时心思活泛起来,不觉把一张冷脸化作笑脸,显出一股亲热劲儿,把杨五荣让进客厅来五荣没有想到杨秀才如此热情,顿有受宠若惊之感,就急忙把杨氏如何逃匿,如何与冯某成奸,自己又如何状告涂如松的事说了出来杨同范听后喜上眉梢,暗自打起算盘来直到杨五荣催他出主意时,他才说道:“这好办,叫你姐姐到我家来躲避一阵子,等风头过去再想办法。
”五荣有点担心地说道:“您是有功名的人,万一被公差查出来……”杨同范哈哈大笑说:“放心,我有功名在身,谁敢到我家搜查?”杨五荣又请教道:“那涂如松的官司又如何打?”杨同范说:“把你姐姐藏好后,你可继续状告涂如松杀妻,如果他家出钱求和,你就狠敲他一笔竹杠;如果他家不出钱,你就到县衙催促,让县官将涂如松杀掉了事 ”杨五荣听了同范指点,觉得有利可图,大喜过望,深深地给杨同范作了个揖,兴冲冲地到冯家庄接姐姐去了送走五荣,杨同范心花怒放他想,只要杨氏一进家门,这到嘴的肥肉就绝不放过杨氏那带着三分狐媚的笑脸,那亭亭玉立的身材,那柳眉细腰、丰乳肥臀,他想入非非,有点坐不住了,就找了一件织缎玄色长袍换上,外罩一件青色暗花马褂,坐在书房等候五荣姐弟到来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杨五荣和坐在软轿里面的姐姐一同来到杨同范门前杨同范急忙迎出门去,就看到粉面含春、花容带笑的杨氏,杨氏身穿一件合体的湖绿色长裙,粉红色绣花短袄紧贴着那窈窕的细腰,显得分外妖娆杨同范故作矜持地上前见礼杨氏带着迷人的微笑,也深深地给杨同范道了一个万福,轻启朱唇说:“要麻烦杨秀才了 ”杨同范被杨氏姿色慑服,慌忙还礼,示意杨氏姐弟进屋叙话杨氏轻移莲步,款款而行,走进厅堂坐下。
同范把自己家中情况简要介绍后,指着后檐墙说:“这是一道夹壁墙,乃是祖上为避乱世修的栖身之所,面积虽不大,但足可容身夫人平时可到里面躲藏,烦闷之时可到院子中散散心我有功名在身,谅无人敢私闯我的宅院 ”杨氏问道:“不知我丈夫现在如何?是不是在到处找我?”杨同范欺骗道:“涂如松已经在官府告你同奸夫卷款潜逃,官府正在全县悬赏缉拿你,一旦你行踪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