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局入户访谈法实施方法技巧.doc
6页统计局入户访谈法施行方法技巧访谈法是通过有目的地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入户访谈法即是访员按照调查方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到被访者家中或单位与之面谈,搜集信息的调查方法入户访谈时,由于访员和被访者直接接触,面对面交流,获取的信息准确可靠,因此这种方法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如我国的人口普查、住户调查和专项调查多采用入户访谈法来搜集资料笔者根据多年的入户理论,谈谈入户访谈法的施行技巧,与大家共勉入户访谈法作为调查工作中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被访者那里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即无偏见的资料搜集为完成这一目的,访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有效接近被访者有效地接近被访者,与被访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消除其顾虑,使被访者展示真实的自我,愿意给出真实的答复,是访谈成功的第一步作为访员必须擅长运用各种访谈的技巧,才能有效地接近被访者,实现访问过程的成功〔一〕选择亲切恰当的称谓访员在接近被访者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为对方选择一个符合常规的称谓称谓对了,被访者觉得亲切自然,双方的心理间隔 会迅速拉近,访问便有个好开的头;称谓错了,不仅会闹笑话,甚至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和排挤心理,影响访问的顺利开场。
选择称谓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符合生疏人初次交往的心理间隔 一般而言,访员与被访者是第一次接触,亲密程度较低,心理间隔 较大,互相之间的称谓一般应突出对方的社会角色身份,以示客气、尊重如可根据见面之前的理解或询问,称对方为“教授”、“教师”、“经理”“主任”等正式身份头衔,或者用“先生”、“女士”、“阿姨”、“大爷”等尊称,切不可直呼其名2、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访谈过程的地点和空间选择往往有很大的不同,比方人口普查涉及到全国的千家万户,地域不同,人们喜欢的称谓也不同访员在与被访者打交道之前,首先要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做到有的放矢,称谓上要灵敏处理比方在城市,人们习惯使用“叔叔”、‘阿姨”等称谓,但在农村,“大爷”、“大娘”这样的称呼,却显得亲切自然,如同近邻3、要不卑不亢,恰如其分访员对于被访者要始终保持尊重礼貌,但也不能一味奉承,讨好甚至谄媚有的访员过于拘谨,小心翼翼,动不动就叫人“老前辈”或“领导”,希望换取别人的好感,但明显的奉承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二〕选择接近被访者的途径接近被访者是访谈的开场,入户访谈时,访员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进得门,坐下来,让被访者理解自己不速而至的目的,消除疑虑,才有可能进展访谈。
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同的被访者,访员要留心观察,选择有效的途径接近被访者1、正面接近,直入主题访员与被访者接触后,直接说明身份和意图即直接告诉被访者“我”是谁及“我”代表谁,并出示相应的身份证明,如调查工作证等;“我”来干什么及为什么要来;“我”需要您的合作;“我”会对调查结果保密假如被访者性格开朗,顾虑较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访问时间,进步工作效率2、积极接近,把握主动在入户访问中,假如访员认为被访者有时间承受访问,比方在周末或黄昏休息时入户,访员可以直接说“我想进来跟您谈谈这事”,而不是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请问你如今有时间吗?”等可能让被访者说“不”的问话入户调查的开场都是在门口,有经历的访员会尽量缩短在门口的应酬,并设法进入房屋内因为一旦进门,被访者就不太可能回绝访问了3、求同接近,以退为进接近被访者后,如发现被访者紧张或不自然,访员不宜直接切入正题开场访谈可以主动挑起一些与访问无关,但能引发初次交谈兴趣的话题,如老人、孩子、安康、社会热点等问题来打破僵局,在共同的语言交流中接近对方等到被访者的紧张感有所消除,再正式开场访问这种方式对访员的要求较高,首先访员有要广博的社会知识;其次访员在谈话中要掌握主动,防止漫无止境的长聊,耽误太多时间。
二、有效控制访问过程访问过程从访员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场,到被访者答复完最后一个问题完毕访问过程的控制,是指访员在访问过程中,通过提问、追问、插话、目光、表情、动作等控制来组织、引导访问的过程包括语言控制和非语言控制〔一〕语言控制访问过程中的语言控制主要指提问、追问和插问的控制1、提问提问成功与否决定着访问能否顺利进展提问的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式、投石问路式、顺水推舟式、顺藤摸瓜式、借题发挥式、循循善诱式等等详细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取决于二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根据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提问方式对于简单、普遍的问题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展提问,如调查家庭成员情况时,可直接问:“大妈,您有几个孩子?如今和谁一起住?”,一般可得到确切的答复;而对于复杂、敏感的问题,提问时那么应小心慎重,尽量采用委婉迂回的提问方式,如调查年内死亡人口情况时,用“年内家中有增减人口吗?”比直接问“年内家里有人死亡吗?”让人容易承受另一方面要根据被访者的详细情况选择提问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思想上有顾虑的被访者,提问不宜过于直接,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步深化地提出问题,如对家庭收入的调查,可先和被访者聊聊各自对第二职业的看法及社会的认同,再问“您及家人从事过兼职吗?”比直接问“请问您有工资以外的收入吗?”更容易得到答案;对那些性格开朗或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者那么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总之,提问作为一种谈话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有经历的访员会在提问开场前,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考虑,设想出不同性格的人对问题的可能反响,然后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被访者的详细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顺其自然、随机应变,以获得良好的访谈效果2、追问在提问过程中,为了帮助被访问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访员还要擅长对问题进展追问追问不是引导,也不是提出新的问题,而是对已经谈过的问题中不清楚的地方进展再次询问,是对提问的延伸或补充,目的是使问题的答案更准确、更完好访谈过程中假如发现被访问者的答复前后矛盾或含混不清时,访员就需要追问如发现被访者答复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而家庭成员中没有配偶的信息时,可追问“大叔〔大妈〕不在家住吗?”,如发现被访者答复的收入明显少于家庭支出时,可用“有吗?”、“还有吗?”、“您认为没有了吗?”等语句进展反复追问,让被访者感到自己的纰漏,迫使其给出真实的答案但对问题的追询要做到适时与适度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分寸,以不阻碍访谈的顺利进展和不伤害被访问者的感情为原那么3、插话在访问过程中,因为访员或被访者的原因,可能产生偏离访谈主题,或者需要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的情况。
这时候,访员就要擅长对问题进展引导,通过插话的方式转换话题,实现对访问过程的有效控制,掌握访问进度和访问时间实际工作中,以下两种情况需访员及时插话,控制访谈场面:一是访员将正在进展的话题转向另一个新的话题,被访者由于思路的转向而出现停顿,或者因为缺乏心理准备而产生困惑时,需要访员启发、诱导,以便访谈顺利进展另一种情况是当被访问者出现答非所问、欲言又止或漫无边际扯得太远时,需要访员及时加以引导,通过插话打断正在进展的话题,使访谈可以围绕相关问题继续展开〔二〕非语言控制访问过程中,除了“访”和“问”的言语交流,访员还应该通过各种非语言交流方式,随时关注双方表情与动作的变化,并通过体态语言、目光、表情等控制访问过程1、体态语体态语是指访问双方的肢体语言,包括各种动作和姿势访问过程中,访员除了要防止个人习惯性的小动作,比方挠耳朵、抖大腿、抓头发等,还要擅长利用一些动作、姿态的变化向对方传达某种信息,起到言语所不能表达的作用同时注意对方体态语的变化,体会把握对方的思想、意图等比方,访员连连点头,表示对被访者的谈话很赞同;访员用笔记录,表示认为刚刚的内容非常重要;被访者频繁看时间,说明他希望加快速度或者完毕谈话;被访者东张西望,表示对刚刚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注意力已经转移;被访者打哈欠或者做小动作,表示已经很累。
2、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交流是访问中最主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访问过程中,运用目光既能到达观察对方的感受,控制访问过程,又不至于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一般而言,访员目光要柔和、自然、放松,既不能一直直视被访者,导致其拘谨不安,也不能目光犹疑,使被访者对访问意图产生疑心访谈时,访员要直面对方但不能盯着看,要不时与对方目光做短暂接触,以几秒钟为宜对方假如谈得对路,发挥较好,就应该目不转睛,表示精神专注,很感兴趣;假如对方谈走了题,不妨低头或转移目光,以示提醒;假如对所谈内容不理解或觉得谈的不够深化,可以用目光表示困惑、惊讶或者不理解总之,访员要适时地根据访谈的详细情况,灵敏使用自己的“目光语言”,让眼神目光成为访谈过程的调节器3、表情访谈时,被访者总希望自己的话可以获得注意,引起重视因此访问一旦开场,尤其是在被访者说话时,访员的表情就显得尤为重要访员应时刻关注被访者的谈话,并通过表情传达出启发、鼓励的信息,激发被访者的谈话意愿,对访问过程进展有效控制当被访者谈到成功的事,访员要表示出快乐;被访者谈到伤心的事,访员要表示同情当整个访问过程变成一种情感互动时,被访者感到共鸣就更愿意说话,也更有可能给出最真实的信息。
理论证明,访员礼貌、耐心、真诚的表情,不仅能推动访谈顺利进展,还能成为访问控制的有效工具4、外部形象访员的外部形象控制包括穿着、服饰、打扮等方面首先,访员穿戴要合体,看起来像一般人头脑中的典型访员形象,这样可以使得访员的社会角色认同有效完成其次,访员穿戴要普通化,防止制服或任何标注群体或团体的符号,防止因为过于严肃或轻率的外表导致被访者产生偏见性答复最后,访员的穿戴应防止引人注目,以便突出访问本身而不是访员个人的服装三、灵敏处理无答复下列问题访问过程中出现的无答复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访问对象不在场,如方案访问的对象不在家、不在单位或者出差;另一种是回绝访问碰到这两种情况,访员都不能轻易放弃,另选对象,而应该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灵敏处理,分类解决〔一〕对于被访者不在家的处理入户访谈时,访员按照样本户的地址表上门,常会碰到调查户无人在家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复访,而不能随意放弃一般而言,对于不在场的被访者要做到三次甚至三次以上的复访才能放弃这个对象假如被访者在第一次访问时不在家,就要做好详细的时间记录,以便在复访时改变时段假如复访仍没有人,可以向邻居打听情况,看被访者通常何时回家,在确定不是空户的前提下,可连续复访,直到被访者在家为止。
〔二〕对回绝答复的处理访问中经常会碰到被访者回绝答复的情况被访者拒访的原因各不一样,常见的有认识问题、时间安排不当、抵触情绪、信任危机、敏感性问题等等详细情况有以下几种:被访者认为访问主题“无聊”;被访者说自己正忙不想花费时间;被访者对访员不信任;被访者害怕透露个人信息;被访者认为访问主题过于敏感;被访者在以前类似访问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等无论碰到哪种形式的拒访,访员都不能灰心泄气,而是要耐心地找出被访者回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克制比方,被访者担忧访问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访员就要说明访问调查的匿名性、保密性原那么;被访者假如对访员不信任或对访问目的表示疑心,访员就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被访者假如不理解调查意义而认为“无聊”,访员就要说明研究的价值等当然,假如访员确定被访者愿意承受访问而只是目前没有时间,就不要勉强或过多纠缠,而是应该礼貌的表示歉意,打搅了对方的生活或耽误了对方的时间,同时约定等到被访者有空时再次上门完成访问总之,访员只要注重积累社会知识和工作经历,纯熟应用访谈技巧,耐心、热情、礼貌地对待被访者,就一定能灵敏处理访谈中的各种问题,出色地完成入户访谈的艰巨任务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