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外来词给力.doc
7页浅谈外来词给力浅谈外來词“给力”一、 外來词外來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外來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把 对方语言吸收到木族语言中的结果外來词现彖古匕有之,丿丿J史可以远溯商周时代每逢 民族、种族文化或经贸交流高峰就会有人量外來词进入汉语现代汉语的“匍萄”,源自 大宛语;“苜蓿”,源于伊斯兰语佛经传入中国后,佛经小的人量佛教梵语进入汉语中, 成为中国汉语古代外來词的主要來源之一实际上,作为汉族木民族使川的方言,也是外 來词的主要來源之一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来自许多地区的方言,例如:“整”在现代汉语小作为动词“使吃苦头”的意义及其组合,就來自于两南官话二、 “给力”的流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來,网络对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也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一方血网络 技术宜接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另一方血,也使得外來词通过网络迅速进入我们的语言系 统,成为通用词汇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词汇,既是网络词汇,也是外来 词汇网络把外來词进入、流行、同化的过程人人缩短,并趋近于同时进行例如,“萌”字在过去主要作萌发、初生的意义随着“萌”在网络上的流行,“萌”字具有了 新的意义,形容人或事物可爱、单纯。
这个意义项源自日语“萌免”,用于形容动漫角 色的给人以可爱、惊艳的感觉给力”一词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同时在各地方言也有出现 福建莆田方言有“勤快”的意思;在安徽淮北“给力”也有“加油”的意思给力” 一 词最早出现于H木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小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 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另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给力”是从闽南话演变來的潮州、汕头的方言里有“够 力” 一说,和“给力”音意接近,表示足够的力度,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的“够力” 与官报上的“给力” 一•词的意思并不很相称,明显用的是本意闽南漳州话里又有“激 力” 一词,是古中原的闽南话这个词的“给”的漳州读音和读“自给自足”里的“给” 读音,与“激”、“革”、“戟”本地读音一样为[kik],不是读为普通话的“或i ” ,“力”也不是读为“li”,原读音[kik-ldt] o意思同“给力”第1页,共6页浅谈外來词“给力”趋近一致,表示尽力完成一件事或者十分投入不管采収那一种说法,有一点是明确 的,“给力”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词汇,而是从方言小演化而來或者说通过网络介入 到人们的日常用语、并以普通话形式流行开来的。
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劲头,很棒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小也可以前加否定前缀——“不 给力”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日标相差茯远给力” 一词首次广泛应用是在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其后在各种报刊媒体中屡见不鲜2010年11月10 H,《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向以态度严谨庄重而著称的 《人民日报》采用“给力”一词,无论从媒体运作的角度看,还是从度意识形态化的角度 看这一网络词汇的使用,无疑都表明“给力”□经不再只是网络词汇、局限于部分群体使 用的外来词,而是进入了主流话语体系的通用词汇了虽然在其语用上是否科学育待商 榷,但作为主流媒体的运用,其词汇意义的通用性、广泛性是十分明确的了三、“给力”的词义分析1、 用作形容词“给力”通常川作形容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人多川在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达到 —•定程度后,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有爽快过瘾的心理、满足感类似于 很好、酷、棒、很精彩、很有意思等等之意例如:8、晩会上,观众们说:“这个节日好无趣好不给力b、在课堂上,学生们说:“今天老师这课上得很生动很给力呀!”上述两例中“给力”都用作形容词第一例表示没意思、不带劲;后一•例我们可以理解 为“好精彩”等形容词,均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
给力”可以认为它是一 个状态形容词,它可充当谓语比如电影《让子弹飞》十分精彩,网友评价“太给力 了” ;又如,说这个人“太给力了” ;说某件东西“给力”等等在此句例中,“给力” 作为形容词而且充当了句子的谓语部分另外,“给力”可以用來修饰名词作定语如“给力中国”、“给力精品”等与一•般 的形容词一样“给力”也可受“不”、“和”、“很”等副词的修饰在实际使用中,也 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悟空说:“这就是天竺吗?不 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12预想的日标相差英远,表示某个事件或某 个人带给自己-种很失望的感觉给力”一词起初都被当做形容词使用这一点从网友 给它创造的英文对应词“geliwble”上可以得到印证2、 用作动词“给力”用作动词不免有点望文生义的感觉,也不很符合造词之初的含义但第2 页,共6页浅谈外来词“给力”是随着适用范I韦I的扩人和普及性,“给力”也有着动词的意味比如说,2011年,湖南 T视开播的一档新节H就叫《给力星期天》,意思既有“加汕星期天”、也有“星期天给 你快乐”的意思,这里的给力就用作动词针对人们在实践中的运用,“给力”在用为动 词时,可以把它细分为三种用法:一是木义,给予力量加油;二是基本义,用劲发力;三是引也义,解释为有帮助、有作 用、等意义。
例如:在闽南方言中,家长鼓励婴孩学步时说“给力”;某人尽其十分力气 干完某事人家会称赞“真给力”这里的“给力”比起前一-个似乎U经多了一个引申的含 义,带有“有帮助…有作用”的意思除此之外,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的使用,也越來越频繁川法如:在运动中,人家互相说道:“人家给力啊! ”“要给力 啊!后面靠你了! ”3、用作感叹词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來,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世界杯期间,网友们 说的最多的词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而是“给力!西班牙”,“太给力了! ”“不给力啊 德国! ”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给力”在这的意思类似于“很棒” “很带劲”,相当于 感叹词给力”的意义变化,充分说明汉语的丰富复杂却不失生动有趣,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 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四、“给力”流行背后的文化意义1、“给力”的语言文化特征“给力”的流行,有十分深刻的文化背景首先就“给力”语音特点而言,其在语音特 点上接近普通话,“给力”给人的语咅上的体验和普通话趋近一致给力”其普通话的 语音形式“gQi 11",和其在北方方言的发音是基本相同的即使是在闽南方言中的发 音,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具有普通话里干脆利落的音节特征,其至更有韵味。
实际上,“给 力”的流行,主要也是在普通话语境下的,在很多南方地区,除非原來就有这一词汇,否 则用方言发“给力”,并不能带來相同的语音体验和意义表达例如在云南话中“给力” 的发音往往变成“ge'^er ,发音音节比普通话偏长而且曲折史多;在绍兴话中则发音为“bi-li”,比普通话发音短促而且音调偏低可以说,“给力”的流行和其语音特点 是密不可分的其次,“给力”从词义上讲,其基木意义是根植于方言系统中的,相比于标准化了的普 通话,方言词汇在很多时候、很人程度上能更好地实现人们对于事物、情感的表现作用,“给力”在流行中的意义不仅仅來自于字面,同时也來自特定的方言语境人们在那个特 定的文化环境中要形容这种顺畅的心境,“给力”这个约定第3页,共6页浅谈外來词“给力”俗称的土语是最合适的,这个词汇契合了当地豪放、阔达的地域特性,在情感表达上比 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更为直白、显豁和其他外来词不同,“给力”是岀自木土的方言外来词,其在表现力、意义传达上都比 其他语种的外來词更占优势一个有趣的现象便是网民还根据其汉语发音创造了一个英文 版的网络新词"gelivable",其英语发音接近“give” (给)和"gravity"(力),可 谓音义兼备。
虽然国外并不认可,但是对于“给力”这个外來词而言,其迅速成为人们的 日常用语,并且还衍生岀相对另外一个语种而言的外来词形武,是十分难得的给力” 之所以受欢迎,同其在语言文化坏境同常用词汇的同构性,有着重要的联系2、“给力”背后的文化心理“给力”的流行,和其网络词汇的属性也密不可分给力”一词最早的岀现,是在一 部受众较多的动漫Z中动漫本身就是一个高度贴近受众、迎合受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可 以说,“给力” 一词流行的背后,是网络受众们强人的心理需求前血说到的“萌”,最 初也源于动漫形象的性格特点,而这种动漫形象的设计无疑是契合了观众口味的萌” 作为“可爱、单纯”意义的流行,背后是“萌”这种文化审美需求的动力作为网络热词“给力”,它从一个外來词成为人家的通用语,和人们对于“给力”的需 求是不可分割的网络这个特殊的文化、社会语境,为参与其中的群体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和可能,它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发泄、想象、猎奇等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欲望网络上每 天各种惊人眼日的信息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网络信息依靠复制传播的特性,这些信息在不 同的刺激背后往往又显得单调、乏味对于中国网民而言,各种各样的“雷”、各种各样 的“哥” C经越來越缺乏吸引力,网络参与的主体开始寻求更深层次的网络文化价值収 向,但是很明显,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给力”的、有劲的,能再次引发人们心 中欲求的网络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可以说,“给力”的流行,折射出当前人们对于 现状“不给力”的不满网络上地方性、区域性的论坛、网站不计具数,人们在网上使川 方言交流也十分常见,进入网络的方言词汇绝非“给力” 一个给力”之所以在网络上 流行,就在于“给力”非常好的满足了网络主体的心理需要网络是社会文化心理的一血镜子,“给力”的流行,不仅仅是网络文化心理的一种需 求,更是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的反映尽管中国在近年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但是很多 转型期的经济、政治、补会、文化的主要课题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是转型期普遍的 社会心理,人们总是渴望现状得到改变给力”这个在语音上干脆利落、意义上玄门显 豁的词语,就如同其在方言语境下一•样,有力的宣泄着人第4页,共6页浅谈外來词“给力”比不雷形 纺加很均妥们的情绪力”给人以实在的质感,而“给”字则把这种感觉更加具体化,这对于处 于胶着、疲软精神状态的群体而言,是个振奋人心的呼喊很多人从语用学的角度反对 “给力”的滥用,恰恰是“给力” 一词满足人们宣泄需求的体现近年网络流行词汇很 如“雷”“萌”“冏”“杯具”,但是这些词都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导向,而“给 同,“给力”形容的是一种状态,一种社会普遍需要的状态。
我们可以说恶搞歪诗 ”,但不可以形容文学经典很“雷”:而“给力”则可以对“雷”或者“不雷”的 容,如果某个现象“雷”得很出众、很抢人眼球,用“给力”来形容似乎也并无不正如佛教词汇的人量涌入反映出佛教在中国盛行一样,作为网络词汇的“给力”,“登 堂入室”进入党报的头版头条,反应出了网络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开始由边缘走向深入 网络对于社会文化不再仅仅是技术上的存在、也不只是乏善可陈的人杂绘,而是成为当下 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需要止视网络的存在、正确看待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对传 统文化语境的渗入在网络时代下,“给力”和其他词汇一样,是平等的存在,人们可以 自由的使用它,进而自由地表达某种情绪和状态网络为文学、艺术、个人生存提供了平 等的、自由的空间,同样也会为“给力”提供同样的机会从传统的文化角度理解“给 力”,这不过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地方词汇;然而网络的出现,更主要的是对人们思维方式 的改变网络的本质精神是平等、自由,每个个体在网络中都有存在的权利让“给力” 进入通川词汇的范畴,不仅仅是对网络的承认,更主要是在网络时代下,对于自身思维方 式的自觉给力”的流行,同媒介传播的“标题主义”也分不开。
在传播上,j个让人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