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初中生物九年级期末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21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生物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1、 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D.“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2、 下列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A.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C.营养组织D.肌肉组织3、 细胞时而“千篇一律”,时而“千差万别”。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由小长大与a、b所示生理活动有关B.a过程中,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随后是细胞质的分裂C.若①是人造血干细胞,b过程能形成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D.a、b过程形成的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4、 依据图①一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5、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体、花、果实和种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丙中的①由图乙中的④发育而来B.图甲中的①由图丁中的④发育而来C.根尖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伸长区D.压榨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②6、 如果要使一棵苹果树结出五种不同品种的苹果,最实用的方法是( )A.孢子生殖B.人工授粉C.嫁接D.有性生殖7、 某校学生在参加“种植试验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A.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B.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C.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D.大雨过后,试验田被淹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8、 小明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
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A.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B.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吧C.你可能患了非典型肺炎,赶快住院治疗D.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输一些消炎药9、 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10、 当吸气时( )A.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D.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11、 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 )A.尿素和无机盐B.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D.血细胞、尿素和无机盐12、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新品种,利用了物种的多样性D.水稻与豌豆同门不同纲,水稻与玉米同科不同属,则水稻与玉米亲缘关系更近13、 男、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A.睾丸、卵巢B.附睾、胎盘C.输精管、卵巢D.睾丸、输卵管14、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通常位于染色体上C.DNA大分子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就是基因D.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15、 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条+XB.22条+YC.22条+X或22条+YD.22对+X或22对+Y16、 下表是有关专家对人类四种疾病进行调查的结果,你认为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疾病非近亲婚配后代的患病率近亲婚配后代的患病率①1/118001/11708②1/145001/1700③1/30001/3022④1/730001/73101A.①B.②C.③D.④17、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历程是以地层中发现的化石为研究依据的。
如图是某地层断面,在丙地层中发现鱼类化石较多,在甲地层中发现原始的爬行类化石较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历程是( )A.爬行类→两栖类→鱼类B.从自养到异养C.从水生到陆生D.从体型小到体型大18、 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阳光→三叶草→土蜂B.三叶草→牛C.土蜂→田鼠→猫D.土蜂→三叶草→牛19、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生产者,它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C.①表示光合作用,⑤可表示捕食关系D.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光能20、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麻疹患者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D.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二、非选择题21、 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A、B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乙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该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
2)甲图中B代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 ,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释放能量3)在乙图中,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4)在乙图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5)当今人类活动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据甲图分析可知,减轻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__ .22、 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E表示某器官请分析回答:(1)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A系统完成过程[①]______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实现的2)B系统中,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中被消化为葡萄糖需要______(填消化液)的参与,葡萄糖经过[④]______过程进入C系统,最终在组织细胞内经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代谢废物,除通过A、D系统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______排出(填字母),其中尿液经过______和______而形成4)合理膳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一般是由于[a]__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a的主要功能是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5)人体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管壁等仅由一层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体现了生物体的______的观点23、 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据下图所示结构或繁殖过程示意图,回答:(1)图二中的②所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_,图一中的C与图二中的③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图一、图二所示植物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陆生植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2)图三所示植物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该繁殖方式与图四所示的繁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3)在图四所示结构中,[ ]____________是新植株的幼体,它是由子房中的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图四中的2将来发育成新植株的____________4)图五中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若该胎儿的性别为女性,则由其父亲提供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其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5)在图六所示的过程中,噬菌体的[ ]____________进入细菌体内,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行增殖上述两种生物之间的生物学关系是____________,二者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点是____________24、 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如图是某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杂草和农作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2)在生态农场这个生态系统中,粪便等废弃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可以将粪便、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3)鸡可以取食草,也可以捕捉虫,鸡和虫之间是______关系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农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______,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5)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5、 请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分析回答①取新鲜的馒头,切取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用刀分别将它们切成碎屑。
②将A馒头碎屑放入甲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乙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如图③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甲试管中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使馒头中的________发生了分解2)乙试管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3)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________中的温度26、 已知蚕的白茧和彩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