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蓝的眼睛》黑人妇女悲剧的立体性透视.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934702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摘要:《最蓝的眼睛》以小说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遭遇在声讨种族歧视的同时,更暴露了 黑人内部的矛盾黑人女性的悲剧引人深思,追溯到非裔文化的根源,传统宗教中由对上 帝的敬畏而引发的与女人有关的神话以及历史悠久的成年仪式又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悲剧 的必然性 关键词: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悲剧;传统文化;必然性 美国黑人女性首先是黑人,其次是女人,最后才是美国人,但要想真正成为美国人则是一 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黑人女性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即承受着白人种族歧视的摧残,同时 还要在男人面前忍气吞声,成为性别歧视的牺牲品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母女的 悲剧便是适例她们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更是意味深长的悲歌,展示了黑人女性 悲剧的多维性,呈现出立体感,成为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的“多面体”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黑人种族内部的歧视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黑人种族内部的歧视 佩科拉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和关爱,反而成为父母发泄的对象家人尚且如此待她,外人的 态度便可想而知买糖果时杂货店老板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好像要将她看穿,周围的男 孩总是嘲弄她,她新交的朋友不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她受伤的心灵,反而以种种方式 来讽刺她。

      黑人社区将所有的污垢倒在了佩科拉身上,因为她是社区里最适合被当作替罪 羊的人社区成员内心恐惧的黑皮肤和丑陋外表如今都成了佩科拉一个人的缺点种族内 部的压迫进一步加强了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这种不能实现的愿望更加强了主人公的悲 剧性,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对自己同胞的残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佩科拉神志不清后的身 影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时刻提醒着他们自己的丑陋和心中难以抑制的仇恨,所以她的痛 苦其实象征了整个黑人社区挥之不去的苦恼莫里森籍此表明,这种在内部转嫁痛苦的做 法之愚蠢和残忍,黑人在法律上取得平等之后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当种族歧视与迫害被明 令禁止后,黑人所遭受的伤害更直接的来自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来看,其主观上的原因 是难以抹煞的 二、黑人的自我异化:微妙的白人种族歧视二、黑人的自我异化:微妙的白人种族歧视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关于种族歧视的小说,但是书中却很少提到黑人受到白人直接压迫 的事情,而主要是通过黑人之间的矛盾以及黑人内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憎恨的描述间接地 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审美观长期以来对黑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白人种族主义颠覆 黑人灵魂,同化黑人意识形态的升华,黑人已经把白人的审美标准作为衡量黑人美丑的尺 度。

      主人公佩科拉的渴望虽然天真,却也不失逻辑,因为整个社会都已经认同了白人的审 美观但是最终她并没有因为在幻想中拥有了蓝眼睛而幸福,反而疯了,丧失了理智这 一具有讽刺意味的结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这不能不说是种族歧视导致的又一场令人发指 的人间悲哀佩科拉象征着黑人社区中的自我憎恶感和自认为丑陋的观点,这只是白人主 流文化渗透颠覆边缘文化的一个范例由于历史原因,正统白人文化在美国始终占据统治 地位,世世代代受奴役的黑人接受和内化了白人的审美观,并按照体内白种人血液的多少 把人划分成等级黑人社区已经完全接受了白人审美观,从而认为浅黑色皮肤才更美丽而 佩科拉的黑色皮肤是丑陋无比的这一切从一开始就为佩科拉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同时也使整个黑人社区一直处在自暴自弃、不能自拔的困惑中 三、驱之不散的隐形杀手:非裔文化传统的阴霾三、驱之不散的隐形杀手:非裔文化传统的阴霾 历史上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禁锢妇女多少年,各国因文化差异而各有说词非洲传统宗教 中与上帝有关的神话和传说似乎成了妇女应该受惩罚、受歧视的绝好理由,而非洲具有几 千年历史的特殊的青春期文化对女性的驯化作用则“巩固”了她们逆来顺受的秉性,这些都 对其悲剧命运具有难以开拓的责任。

      在非洲传统宗教中,上帝神圣不可侵犯,人们会顶礼膜拜而在非洲传统神话中偏偏就是 女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招惹了上帝,祸及人类,所以妇女便成为众矢之的 “脏葫芦”之说反映了妇女的懒惰, “擀面杖戳天”和“撤天做汤”的故事则暴露了妇女 的对上帝大不敬之“放肆”,而“怒杀上帝”的传说则说明了人类野蛮的秉性据此可见,妇 女是上帝远离人类的“罪魁祸首”,打破了人类的美好梦想,使人类与上帝同在的现实成为 泡影于是乎,黑非洲女性注定被认为是邪恶的,应该世世代代接受惩罚妇女作为一个 弱势群体便成了人类平衡自己内心情感所需仪式的“替罪羊”这一传统在时间上以神话模 式被赋予了永恒性和合理性,时代相传,演绎着女性的种种的悲剧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Morrison,Toni.TheBlackBook[M].NewYork:RandomHouse,1974. [2]高继海,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3):79-81 [3]谢群, 《最蓝的眼睛》的扭曲与变异[J],外国文学研究 1999(4):104-111 [4][英]帕德林著,张治强译. 《非洲传统宗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简评:简评:“《最蓝的眼睛》:黑人妇女悲剧的立体性透视”系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张学祥张学祥 老师所作,此篇论文于 2009 年年发表于《《时代文学时代文学》》第第 8 期期,所在页面为第第 67 页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