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doc
8页《比较线段的长短》设计方案 (取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习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主题比较线段的长短课型探究解决课学时45分钟时间2014.11指导老师郭恩尧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纲要》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重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的第二节,是平面图形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前面了解了一些立体的、平面的几何图形在上一节课也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了线段的形象、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这一节将进一步研究线段的重要的基本性质和比较方法所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抽象提炼线段的基本性质,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等,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几何方法才起步,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低起点、多铺垫、给足时间思考、动手操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过程,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结合我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倡导, 适时介绍校园安全常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于具体情景中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能借助于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⒊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难点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重点);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难点)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引导学生学习的PPT、《问题发现、探究——评价单》、 《 问题训练——评价单》,直尺、圆规学生准备:直尺、圆规等学 习 过 程 设 计学习步骤用时创设情境导学行为期望的学习行为情境导入3分钟情境引入1、 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情境,导入课题渗透校园安全常识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复习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六十三条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2. 增强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意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营造探究情境1. 进入课本,自主学习;2.学生按照《问题发现、探究——评价单》的要求和任务进行自主探究;3.在测量、折叠等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线段的长短和理解线段的中点4.深入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和学生1.按照问题发现评价单的要求通过直观、感性的测量、折叠活动得到线段的长短比较;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和验证方法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及动手操作能力;3. 降低知识学习难度后,培养多元化思维,体验数学活动的多样性展示成果解决疑难15分钟创设交流情境1. 由各小组进行展讲交流;2. 教师根据学生展讲情况做补充性点评;3. 教师解答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并交给全班讨论1. 分组展示所获的结论,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2. 各组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热烈探讨、积极交流;3. 由小组订正推广到班级订正问题训练知识迁移15分钟创设训练情境1. 教师下发《问题训练—评价单》由学生自主完成;2. 教师组织展示各组质疑、补充,并对知识进行规范化指导;3. 关注有困难的小组和学生。
4. 各组长组织组员评价《问题训练—评价单》;1. 学生自主积极完成任务;2. 小组开展积极有效的讨论;3. 各小组提出质疑,全班倾听、追问和补充;4. 组内对学困生进行总结归纳2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 组织解决情境引入中提出的问题;2. 组织各小组讨论反思本节课的收获;3.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总结进行补充、提升和巩固所获知识1. 学生能够总结知识点和情感收获;2. 体验成就愉悦感;3. 提升学生学习情感 问题发现、探究——评价单课题:比较线段的长短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时间_____学习目标:1. 于具体情景中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重点)2. 能借助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难点)3. 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
知识回顾:1、 线段有什么特征?我们怎样表示一条线段?问题思考: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110--P111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两点之间 叫做两点的距离2、只用没有刻度的 和 画图称为尺规作图3、如果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两条 线段,那么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点B把线段AC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就叫做线段AC的_______, 这时有AB=_______,AC=_______BC,AB=BC=_______AC.合作探究1、如图,怎样比较下面两棵树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怎样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2.怎么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你能用圆规画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______ 组长评价 :________ 问题训练——评价单课题:比较线段的长短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亲爱的同学,你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迅速完成以下任务1、 请在一张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字母,动手折出线段中点。
2.如图,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1)AB=6cm,BC=5cm,则MN=_______cm; (2)AB=6cm,NC=2cm,则AC=_______cm;(3)AB=5cm,NB=2.5cm,则AN=_______cm.3. 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如图是一个四边形,现在去各边的中点并连接成四边形,想一想得到的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哪一个的周长大?如是在各边任意取一点呢?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________ 组长评价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