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O简明操作流程.doc
13页LGO 简 明 操 作 流 程---基于LGO3.0版本 Leica Geo Office可以使用于当前所有徕卡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GPS仪器的数据处理和软件上下载,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为方便学习和培训,在这里对LGO中一些常用的操作流程简单作个介绍一、 数据下载: 我们用全站仪或GPS从外业采集回数据后,需要通过软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所以,首先我们来看看数据是怎么通过LGO传输的1、 启动LGO软件,我们可以看到LGO的主界面2、 在“Tools”下选择“Data Exchage Manager”启动数据交换管理器,如图此窗口分为左右两边,连接好后左边将显示仪器或CF卡的内容,右边是我们电脑的驱动器和文件夹3、 如果我们要传输的是GPS数据,即CF卡已经插入电脑的CF卡插槽,我们可以在如图CF卡下将DBX目录下的数据直接拖动到我们需要存放原始数据的文件夹我们也可以直接从“我的电脑”里找到CF卡的驱动器,将里面的“DBX”文件拷贝下来4、 如果我们使用的不是1200系列的仪器,而是400/800的全站仪,我们就需要通过COM口将仪器和计算机连接此时,在Data Exchage Manager窗口下的“Serial Ports”下将显示已有的COM口。
鼠标在“Serial Ports”上右键,选择“Settings…”,将弹出设置窗口在“COM Settings”下对端口、仪器型号、波特率等进行设置,这些设置和全站仪里的通讯参数要设置一致设置好后,在“Serial Ports”下选择相应的端口,在其目录下就能显示仪器的数据,我们同样用拖动的方式就可以将数据传到电脑里了二、 GPS静态数据处理及平差1、 新建项目在“Files”----“New Projct...” 在“Project Name”后输入项目名,在“Location”后选择项目存放路径,“确定”2、 导入原始数据Import”---“Raw Data”,找到原始数据存放的文件夹,在文件类型下选择“System1200 raw data”若在窗口中“Incude subfolders”前打上勾表示包含子目录如图:选择完毕后点“Import”进入如下图界面,在此处,我们需要选择数据导入到某个项目,也可以通过“Settings”项和“GPS”项查看相应信息和检查一些点选择相应项目后,点“Assign”分配---“Closs”关闭3、 基线处理数据导入后,我们可以通过窗口下面的标签切换窗口,如“View/Edit”、“GPS-Proc”等窗口。
我们切换到“GPS-Proc”窗口,在窗口内点右键,选择“Processing Mode”(处理模式),选择“Automatic”(自动处理)再次点右键,选择“Select All”右键选择“Process”(处理),软件将自动处理基线处理完后,自动进入结果窗口,在窗口右边显示的就是数据的结果如果“Ambiguity Status”(整周模糊度)都结算出来了,即此项下都为“YES”则我们就可以对结果进行保存了,即右键“Store”4、 查看结果报告在“Results”窗口下,选择左边的“Report”,我们可以查看整体的报告,也可以查看每条基线的报告需要查看哪条基线的报告,只需在此基线上单击左键即可我们也可以将报告保存起来,在右边窗口右键“Save As..”即可5、 平差基线处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无约束平差了进入平差窗口,即从窗口下选择“Adjustment”右键选择“Compute Network”,软件将自动进行网平差我们也可以右键选择“Compute Loops”进行环平差要查看平差结果,同样在此窗口中点右键选择“Results”,然后选择“Network”或“Loops”查看网平差结果和环平差结果。
如果不需要转换坐标系,静态数据的内业处理到这个时候可以算是结束了我们可以切换到“points”窗口,将点的坐标数据保存(全选后右键“Save As”)三、 Datum and Map(基准和投影) 一般情况下,用户需要的都是地方坐标,而GPS静态测量的数据都是WGS84坐标,这就需要将WGS84坐标转换成我们需要的地方坐标Datum and Map”工具就是实现这个功能的Datum and Map”功能是根据一些点在两套坐标系里的坐标来计算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的,所以需要一些点同时具有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WGS84坐标我们一般通过静态观测得到,控制点的地方坐标用户一般都应该是有的我们首先需要将这两套坐标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项目里如WGS84坐标在Static项目、地方坐标在Local项目下1、启动“Datum and Map”功能Tools”---“Datum/Map”界面如图此窗口分为四个部分在右上边的窗口中选择WGS84坐标所在的项目,如单击“Static”,在左下窗口中选择地方坐标所在的项目如“Local”2、选择对应项目后,下面的“Match”被激活,但“Match”切换到匹配窗口。
此窗口分为三个部分,在上面任何一个窗口空白处点右键选择“Configuration”,出现“Configuration”窗口,如图:在“Transformation type”处选择转换类型可供选择的类型有“One Step(一步法)”、“Two Step(两步法)”、“Classical 3D(经典三维)”等一步法适用于小范围内的,不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的时候;经典三维至少需要3个以上的匹配点,并且需要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类型,适用于大的范围选择用哪种方式依具体情况和所掌握的资料决定设置好后“确定”3、如果地方坐标和WGS84坐标的对应点点名相同,点右键“Auto Match”,软件自动按点名相同进行匹配如果点名不同,则手动在左上窗口单击某点,在右上窗口双击与之对应的点匹配完后如下图:4、点下面的“Result”,查看转换计算结果转换结果一般都很小,应该在毫米级如果没有问题,在此点右键选择“Store…”保存结果,如图为您的新的坐标系取个名后点“OK”,此新的坐标系将自动附着于“Static”项目,您在“Static”中就可以得到地方坐标了经典三维法:当范围超过10KM后,一般需要用此方法进行坐标系统转换。
此方法转换的前提是,必须要已知当地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和投影类型及至少三个点的已知坐标做此转换的基本流程是:先在坐标系统管理器(Coordinate Syestems)中新建一个当地椭球和当地投影,然后新建一个当地坐标系统将此坐标系统在项目管理器中(PROJECTS)中赋给有当地坐标的项目然后再在地图/投影(DATUM/MAP)中进行转换,转换时,选择经典三维即可具体操作如下:一、打开“坐标系统管理器(Coordinate Syestems)”在“Projections”上点右建选择“NEW”,如图设置你当地的投影参数完成后确定二、在“Ellipsoids”上同样点右键,选择“NEW”,如图设置当地椭球的长半轴和扁率参数后确定三、同样在“Coordinate Syestems”上点右键选择“NEW”,如图新建一个无转换参数的当地坐标系统在投影和椭球处选择你新建的投影和椭球四、 打开“Projects”在保存您地方坐标的项目上点右键选择“Properties(属性)”在“Coordinates”项下的“Coordinate Syestems”后选择你新建的地方坐标系统如图:其他操作和“一步法”一样,只是在匹配设置的时候选择“Classical 3D”.四、 约束平差转换完坐标系统后,我们静态处理的数据就能得到地方坐标了。
通常我们已知的也是控制点的地方坐标,所以需要在转换完坐标系统后才能正确输入控制点的地方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具体操作如下:1、 切换到平差界面(Adjustment)在是控制点的点上点右键选择“属性(properties)”在弹出的属性框中,将“点类型(point class)”改成“控制点”,将“坐标类型(Coordinate Type)”改成“地方(Local)”“格网(Grid)”,将“高程模式(Height mode)”改成“正高(Orthemetric)”,并输入我们已知的该点的准确的地方坐标完成后确定依次将各控制点设置好2、 在“平差(Adjustment)”菜单中选择“计算网(Compute Network)”,软件自动进行网平差计算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结果(Result)”下查看到约束平差的报告了五、 结果导出平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将测量的点坐标导出保存了切换到“点(Point)”界面下,在右边窗口的“点名(Point ID)”栏上点右键选择“视图(View)”中我们需要的项,然后全选所有点的结果,点右键选择“另存为(Saves AS)”,可以将点的坐标等信息保存到一个电子表格或者文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