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43873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将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入高中语文《选读》教学,以便更好地在“五严 ”背景下正确把握教学基调,合理取舍教学材料,精心设计课堂核心问题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五严 史记选读“五严”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把握高中语文《选读》教学的教学基调,恰当取舍教学材料,精心设计课堂核心问题是摆在广大师生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那么如何攻克这个现实的课题呢?前苏联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进行《选读》的教学一、衔接必修内容,区别必修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基础性”是贯穿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高中仍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因此《选读》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

      必修课里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选修课中来,比如必要的文章串讲、文言积累等最近发展区”是源于并高于现有发展水平的,脱离现有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存在的,低于现有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也是无意义的因此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应具有比必修课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广度上应拓展放大,教学深度上挺进延伸除了必要的文言积累等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在对人物的刻画技巧、文章的叙事艺术、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的研习探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入文本的鉴赏,比如知人论世,文本解读,比较鉴赏等方法在不违反大的原则的基础上,要允许有学生“不同声音” ,甚至鼓励学生之间有争议,不能以自己或以教科书和参考书为唯一的权威,也不能以众口一词、齐声说好为“圆满” 二、找准最近发展区域,取舍课堂教学材料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除受学生现有水平的制约外,还会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我们进行《 选读》 的教学必须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教学条件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才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教材的取舍不是一个简单的增删,还必须进行科学地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区域,教学者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构建一个科学的发展系统,来满足学习个体的发展需要。

      也就是说除了那些艰深难懂的文章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整合点,将剩余的重要篇目进行整合比如, 《史记》中文学性最强,写得最精彩的作品正是那些作者的生命情感表现得最为强烈的篇章我们可以以作者的生命情感作为一个整合点,选取最能体现作者的生命情感的作品作为教学文本像作者自我生命表白的《太史公自序》 ,对忠而被谤者给予同情的《李将军列传》 《屈原列传》 ,对统治者冷眼睥睨的《高祖本纪》 ,对非常之人悲剧命运深感惋惜的《项羽本纪》 《淮阴侯列传》等都可以整合进来三、紧盯潜在发展水平,设计课堂核心问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像一个楼梯,将学生从现有水平送到更高一层的潜在发展水平;组成这个楼梯的每一格台阶就是每一个具体阶段的动态的“最近发展区” ,它可以细小到我们的每一节课,甚至是每一个提问比如教学《魏公子列传》写侯嬴为信陵君出主意让如姬窃得兵符,魏公子携带兵符出发时,侯嬴出人意料地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从古至今,有以自杀为朋友送别的么?侯嬴为什么要自杀?有人说:如姬盗兵符是侯嬴的主意,将来魏王一定能够查出,所以侯嬴不如早死这样的死有何价值?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自然会加深司马迁的生死观问题的理解。

      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司马迁在对待“死”这件事情上如何作出抉择的问题联系《报任安书》中:“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所不勉焉” (必修五)的观点,学生不难看到,侯嬴之死是以自己之死去坚定魏公子的信念与决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对教师来说,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选读》或其他的语文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语文课的教学基调,整合好教学素材,设计好课堂核心问题,让学生在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在有梯度的层次设问中逐步达到潜在发展水平参考文献:[1] 顾明远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与成人的合作中发展》 《当代国际教育新理念》2004 年[2] 王光晨 《教师提问要坚守几个原则》 《新语文学习》2009 年 03 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