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塘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doc
36页官塘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师资等办学资源;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加快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四个创建为抓手,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为目标,缩小与城区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现状:官塘驿镇中学雄峙于三国赤壁北大门,环拱风光旖旎的陆水河,毗邻北伐战争遗址汀泗桥,紧靠纵横南北的京广复线、107国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办学区位优势学校占地面积59000平米,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食堂各1栋(所);运动场3个、学生公寓3栋、教师公寓6栋现有教学班级16个,教职员工99人,学生近千人校园内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在“以生为本、以质立校、以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是一所在市内较有影响的农村中学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发展目标:一、校园标准化建设工程1、改善条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营造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
2、进一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彰显环境育人功能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4、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堂、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二、教学质量提高工程1、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师队伍提高工程1、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创新型、发展型教师队伍建设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着眼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努力创设能激发教师工作主体意识的平台和搭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舞台4、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良教风,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形象四、校园安全防范建设1、以生为本,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制度建设2、以四个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确保学生在校食宿安全3、以人为本,加强教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法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4、因时制宜,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5、未雨绸缪,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实施措施:A、学校整体布局规划B、学校新建、改建、维修、装备配套规划(见附表)C、学校教育教学提升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四个创建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措施,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构建现代教育新型办学模式,培育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一、目标任务 (一)围绕一个目标 未来要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流农村中学,具体目标和要求是:1、创设一流的文化: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交化设施建设,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凝聚和引领全校师生全面和谐发展2、建设一流的师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胜任新课程教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师资队伍3、实现一流的管理:构建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进一步向精细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4、配备一流的设施:以校园标准化建设为基点,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基本达到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现代化学校标准和要求 5、培养一流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优良学业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当代中学生,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6、争创一流的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通过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力争我校在中考和学科竞赛中创造一流成绩,使家长社会满意,成为展示赤壁市基础教育发展的窗口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二)狠抓三项建设 1、学校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高品位、高档次的要求,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文化设施、师生的精神风貌等都有一个大的提升,使学校文化反映出办学特色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使之成为教育激励和引领全校师生发展成长的动力 第一、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为此要加强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建立文化长廊和状元墙,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师生共享的人文校园,不断激励学生成人成才 第二、良好的师生形象是流动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第三、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具有我校风格的特色文化,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好校园网站和校园广播站,大力开展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载体,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此,在加强以“争先创优”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抓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通过强化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比赛,评选教学能手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推行优秀教师评定制度优秀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领头雁其首要责任是创新示范,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榜样,成为教育教学的标兵;要全方位公开自己的授课,并上好示范课;其次,要担负组织指导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科研的责任;第三,要担负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2)推行骨于教师评定制度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学校要培养一批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教学成绩好的骨干教师队伍,力争3—5年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全校教师总数的30%以上。
3)推行青年教师成长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八年成为学科带头人,十年以后成为专家型教师青年教师要上好达标课和汇报课,建立定期评选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指导教师和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给予表彰奖励3、办学条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在硬件建设和科学管理体制方面加大力度,取得突破1)抓好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班班通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为学校教学提供优质环境2)抓好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应用35岁以下任课教师通过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全部任课教师通过中级培训,课堂教学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逐步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三)积极探索五大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 1、构建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养成型德育模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深入细致和富有创新的工作,完善德育机制,巩固德育基地,优化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精品化、理性化、人格化,使学校德育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①完善德育机制:在确保“校长室—德育处、教务处—年级组—班级,党委会—校团委、学生会—年级团支部、学生会—团支部、班委,学校—家庭—社会”三条线管理系统畅通高效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合力,提高效益,争创优秀家长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德育常规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全员和全过程育人”的实施,将德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建设的轨道,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渗透性、有特色”的局面 ②巩固德育基地:充分利用和拓宽我校荣誉室、后勤基地等教育基地,探索德育教育的新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基地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实效性和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我校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式办学的样板 ③优化德育内容:强化两项实践(社会道德实践和创新实践),突出三项教育(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诚信教育、《守则》《规范》教育);强化四个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坚持五个做到(使学校的每位学生做《守则》、《规范》的自觉遵守者,做新时代的好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做奉献精神的弘扬者)。
2、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自主高效教学模式坚持贯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夯实基础、分层推迸”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教学策略,“下好一盘棋、打好整体战”的战略思想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的原则,分层次高效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①全体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积极开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多元智能理论去激发、培养和评价学生 ②完善并深入实施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自主学习的原则,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分类、整体推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③坚持培优辅差和特长生培养工作学校要建立培优辅差和特长生培养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工作计划,年级组、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推进计划,把管理的任务落实到每个任课教师,并将这一工作列入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工作考核中,积级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走专业成长之路3、构建以争先创优为宗旨的激励型管理模式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坚持治校从严,教学求精,质量立校,方方面面抓规范,项项工作争一流。
①推进管理改革:一是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通过广泛宣传、学习、讨论等形式,使学校规章深入人心,自觉执行;二是深入实施学校“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以块为主,条块联动”的管理策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严、细、实、活、恒”的工作要求全校干部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发扬三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争创一流精神),提高三种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中层以上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率先垂范三是积极深化完善“五项责任制”,即学校领导挂靠教研组、班级责任制,年级组长包级责任制,教研组长学科教研责任制,班主任包班责任制,备课组长包学科责任制②创新人事体制:进一步完善学校考核和奖励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和竞争机制4、构建以优质服务为标志的行政后勤模式牢固树立为师生和教学服务的思想,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熟练、乐于奉献的行政后勤队伍,建设和完善优质高效的行政后勤服务体系 ①强化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定岗、定编、定责 ②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专业化,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③以优质高效为目标,拓宽后勤服务的领域和渠道,探索学校餐厅和公寓管理的社会化、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