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1007 《城市建设史》 - 建筑学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docx
4页3131007《城市建设史》教学大纲(建筑学专业 2 学分 32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选修课,介绍城市建设历史,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1)全面了解和掌握城市的起源、发展规律,掌握中外城市的形态、成因,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认知城市及其空间;2)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3)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二、课程的内容、要求及相关重点难点课程教学配合实例讲解,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强调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以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学以致用绪论:城市的起源、概念与本质 1.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2.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简介 3.课程课外参考主要阅读书目 4.城市的起源(重点、难点) 5.城市的概念与标准(重点) 6. 城市的本质特征(重点) 第一讲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夏商周时期的城市1.1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2 中国城市的产生(重点、难点) 1.3 中国城市的形成(重、难点) 1.4 西周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思想(重点) 第二讲 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城市2.1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发展背景 2.2 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都城(重点) 2.3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特点和思想变革(重点)2.4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2.5西汉时期封建社会新型区域规划(重、难点) 2.6 秦汉时代的都城(重点)第三讲 三国至隋唐时代的城市3.1 三国至隋唐时代城市发展背景 3.2 三国至隋唐时代城市发展特点(重点) 3.3 三国至隋唐时代的重要城市(重点) 3.4 三国至隋唐时代的城市建设特点总结(重点)第四讲 宋元时代的城市4.1 宋元时代城市发展背景 4.2 宋元时代城市发展特点(重点) 4.3 宋代城市建设特点(重点、难点) 4.4 宋代的典型城市(重点、难点) 4.5 元代城市建设特点(重点) 4.6 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重点) 第五讲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5.1 明清时期经济与城市发展背景 5.2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特点(重点) 5.3 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特点(重点) 5.4 明清时期的典型城市(重点)第六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小结6.1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结(重点、难点) 6.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总结(重点、难点) 6.3 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重点)6.4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发展(重点) 6.5 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重点)第七讲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840-1949)7.1 近代社会经济背景 7.2 近代城市体系类型(重点、难点) 7.3 近代城市发展与变化特点(重点) 7.4 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重点) 第八讲 古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规划 第九讲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9.1 自然与文化背景、城市生活形态 9.2 爱琴文化的城市 9.3 古风时期与古典时期的古希腊城市(重点)9.4 古希腊城市规划形态和思想(重、难点) 9.5 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重点) 9.6 古希腊的广场 Agora(重点) 第十讲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0.1 历史文化背景 10.2 伊达拉里亚时期的城市 10.3 罗马共和时期的城市(重点) 10.4 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重点) 10.5 古罗马城市的建设特征(重点) 10.6 维特鲁维 《建筑十书》关于城市建设的论述(重点)第十一讲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思想11.1 历史文化背景 11.2 规划建设特征和规划思想(重点、难点) 11.3 城市案例(重点、难点)第十二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2.1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文化背景 12.2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城市规划思想(重、难点) 12.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特点(重点) 12.4 城市案例(重点)第十三讲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3.1 时代背景和古典主义 13.2 权力下的秩序:唯理主义的规划思想和城市建设(重点) 13.3 城市案例(重点) 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思想14.1 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欧洲旧城市改建(基本内容)14.2 近代美国新建大城市(重点) 14.3 城市美化运动与自然主义的探索(重、难点) 14.4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产生(重点) 14.5 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重点) 14.6 工业村/公司城 14.7 近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重点、难点)14.8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的起源(重点)14.9 卡米伦 西特《艺术原则下的城市规划建设》 第十五讲 1900 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思想15.1 时代背景 15.2 现代主义、现代建筑运动与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15.3 田园城市建设、城郊居住区和卫星城市理论(重点、难点)15.4 盖迪斯、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重点)15.5 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重点)15.6 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宣言——《雅典宪章》 (重点)15.7 赖特“极度分散主义”与沙里宁“有机疏散思想” (重点、难点)15.8 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与社区邻里单位思想(重点)15.9 带型与指状发展城市(重点) 15.10 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 第十六讲 二战后至 1950 年代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6.1 战后的城市发展趋势(重点、难点) 16.2 新建城市--巴西利亚 (重点) 16.3 特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重、难点) 16.4 战后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 第十七讲 1960-1980 年代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7.1 对现代建筑运动的批判17.2 物质空间决定论及社会文化论对其的批判(重点、难点)17.3 多用途开发和纽约的区划法规(重点)17.4 城市规划师地位的反思与公众参与行为 17.5 大都市地区化和中心城重塑(重点) 17.6《马丘比丘宪章》 (重点) 17.7 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兴衰17.8 信息论与控制论的产生 17.9 论与系统科学方法论(重点、难点) 17.10 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重点、难点)第十八讲 1990 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8.1 世界城市--信息化 18.2 城市/区域管治--资源分配 18.3 新区域主义--城市竞争力(重点、难点)18.4 新城市主义--紧凑、步行、复合、环境(重点、难点)18.5 精明增长--增长管理(重点)18.6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18.7 人文城市--地域文化回归 三、课程的学时分配课 程 内 容课时绪论:城市的起源、概念与本质1第一讲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夏商周时期的城市1第二讲 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城市1第三讲 三国至隋唐时代的城市2第四讲 宋元时代的城市2第五讲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2第六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小结1第七讲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840-1949)2第八讲 古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规划1第九讲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第十讲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第十一讲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思想2第十二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第十三讲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规划与思想1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思想2第十五讲 1900 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思想2第十六讲 二战后至 1950 年代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第十七讲 1960-1980 年代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第十八讲 1990 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思想2小计32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贺业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杨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5.《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庄林德、张京祥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6.《中国城市规划史纲》 ,汪德华著,东南大学出版社7.《西方城市规划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