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家修改文章范例(二则).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35474916
  • 上传时间:2023-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家修改文章范例(二则)》教学设计广州市政建设中专学校 肖红【教学目标】1.理解语言表达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文章语言的修改,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对表达主旨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恰当地使用修改符号,养成修改文章地良好习惯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提高写作的水平教学方法】1.引导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2.总结法文章修改完之后,学会总结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外的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文学家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骄人成绩,作品能够流传百世,除了他们本身具有的辛勤创作之外,还得益于他们严谨的写作态度马克思写《资本论》,据说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的多次修改;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也是历经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今天的宏篇巨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作家,看看他们在写文章时是本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已写的文章怎样进行修改的二、学生阅读课文三、介绍有关修改的知识课件展示)1.文章修改的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推敲主题;二是斟酌材料;三是调整结构;四是润色语言;五是检查文面。

      通过修改要使文章主题更突出,材料安排更得当,文章结构更紧凑,语言更流畅,格式更规范2.修改文章时常用的方法文章修改常用的方法有增补法、删除法、更改法、调整法这四种增补法就是对能够突出或深化主题的内容、文字表述中的疏漏部分进行补充;删除法就是去掉与主题无关,损害主题内容及重复、罗嗦的部分;更改法就是改动原来的主题及文字表述中不正确、不全面、不周密、不妥帖的地方;调整法就是在原有结构、文字范围内互相调适,使文章表述井然有序3.修改文章常用的符号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增补号是增补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增补的字、词、句的上方第一个符号用于增补个别字;第二个符号用于增补几个字;第三个符号用于增补较多的字数提行号是另起一段的符号把原来一段的文字分成两段;在需要分段的地方标示,竖线画在起段后的位置上压行号是降格缩行的符号,用于表示字行退后复原号表示恢复已删文字的符号第一符号标在需要复原的文字下方;第二符合用于复原大段文字,符号标在已删部位的四角。

      7.离空号:##离空号是表示空行、空格的符号标在需要离空的位置上,空一字距用#表示,空二字距用##算表示连续号是把两处连接在一起的符号,用于需要连接的地方,箭头指向连接处9.空行号:>、<空行号是表示空行或缩行的符号第一符号用于需要空一行的两行之间,标在行的左端;第二个符号用于应联结的两行之间,也标在行的左端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能够明白无误地标示修改的情况,避免造成文字混乱四、引导学生学习《〈藤野先生〉修改片段》1.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请同学了解并把握:《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1926年10月12日写作的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本文选择的几个修改片段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手稿,运用目前使用的统一规范的修改符号整理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是针对语言方面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的,使表意更加准确和鲜明在教学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修改的内容和方法2. 学生讨论得出每一片段运用什么修改方法怎样对语言进行修改的:增补法的运用: “花下”——写出了人物的活动方位成群结队”——极言“清国留学生”之多,具有讽刺意味里倒”——“里”说明了洋房的方位,“倒”有“反而”的意思有一间的”——这里是定语,有限制作用。

      咚”——增加一个“咚”字,拉长了声音,表示持续之久许多”——写出了数量多,与后文“我曾经订成三厚本”呼应鲜”——表明所学的知识不仅“新”,而且是以前没有听过的,也是讲究韵律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写出了藤野先生的语态和他的性格了”——助词的运用,表明是以前的事情大约是星期六”——强调了具体的时间着”——加上表时间的助词,表正在进行的事情一篇”——指出论文的数量,更加准确看”——加上这个动词,使人更加清楚是在什么状况下的“欢呼”动作这一声”——目的是强调前一段中的“万岁!”这一句,“这一声”对鲁迅先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刺激,并改变了他日后的人生方向来”——改变了语义,说明自己前后的不同国度 “我看见那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破折号的添加,表语义或语气的转折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写出了藤野先生对自己思想的影响力,突出了他的伟大的人格品性,同时也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动作,给人强烈的真实感五、小结 通过学生对文章修改的总结,可以看出几个片段中比较多地使用了增补法,修改后的文章,把未改前的表意不明的地方具体了,强调不够的方面突出了六、作业1. 阅读《〈藤野先生〉修改片段》此课未讲完的内容。

      2. 尝试比较两篇修改文章的异同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发现有相当的同学对修改文章这种枯燥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兴趣,一方面是我们对这篇课文比较熟悉,二方面是课文本身有直观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鲁迅先生和吕叔湘先生对《藤野先生》和《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的修改片段二、再一次走进鲁迅和藤野先生 通过播放文章修改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上节课讲过的相关内容做一个回顾并了解余下的内容主要运用了更改法和删除法 更改法的运用:“是”→“在”——用“在”字,表达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熟识” →“精通”——用“精通”一词,有讽刺的意味,而且两个词的词义差别较大新”→“陌生”——用“新”词容易引起误解,“陌生”比较准确,更能够表达鲁迅是刚到仙台医院,对什么都是陌生的□身材”→“八字须”——用“八字须”从外貌上描写了藤野先生,给人深刻的印象当”→“其”——“其时”有“那个时候”的意思,也说明了此文是后写的便是在”→“此后回到”——写出了鲁迅是由日本回到国内的,有一个过程人犯”→“犯人”——“人犯”旧时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或牵连在内的人,而“犯人”指犯罪的人,特指在押的。

      昼”→“夜”——“昼”是白天,连夜间都不敢偷懒,说明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影响力非常大仿佛”→“似乎”——用“似乎”从整个文段来看,给人一种就要说出话来的感觉,更生动些删除法的运用: “是”和“的”——这两个词的删除,文章的句式朗读起来更流畅三、小结 (课件展示) 《〈藤野先生〉修改片段》共运用了三种修改方法,分别是增补法、删除法和更改法,鲁迅先生对文章的修改是非常认真的,他自己就曾经说国,写完文章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去掉我们同学也可以看到,修改后的文章在语言上更加精练,叙述上更加准确,人物形象上更加清晰四、阅读《评改〈澜沧江边的蝴蝶会〉(节选)》1. 请同学思考,吕叔湘先生的修改主要是从什么方面入手的:吕叔湘先生的修改主要是从文章的语言、材料、和结构三个方面如手的1)语言方面:主要集中在17、18自然段课件展示) 润色语言是指修改那些不准确的、重复多余的、文理不通的、晦涩拗口的字、词、句在本文中吕叔湘先生对《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的修改就充分显示出这一方面的特点,运用更改、增补、删除等方法对一些字、词、句进行修改,使文章描写更生动,表意更准确删除法的运用: “的路程”——前面的“五里路”就包含了路程,所以再写“的路程”就有些多余。

      “我们走到了”——与前面的“我们”重复,语言显得有些罗嗦 “仿佛是密密的丛生着一片奇怪的植物”和“好像是一座美丽的花坛”——这两句的意思是重复的,都是指眼前的景象奇美,可以删一留一 “面积和体积”——体积扩大,面积自然就扩大,删除“面积”较为恰当,因为写的是立体的空间 “这使它们”——在一句中使用两次,有些罗嗦,不够简练 “使”——用“使”字,从感觉上象是被动的,删去,就有主动的意味了 “几乎”——“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如果去掉,更能够突出我们全部的人都目瞪口呆了轰涌”——这是生造词更改法的运用:“枝丫” →“枝条”——“枝丫”是指植物上分杈的小枝子,用在这里不恰当浓茂” →“茂盛”——“浓茂”是生造词数以万计” →“无数”——“数以万计”这个词用得太呆板种族” →“一种”——“种族”原来用于人类,用在这里不合适翅翼” →“翅膀”——“翅翼” 是生造词刺鼻” →“扑鼻”——“刺鼻”是用于不愉快得气味,而这里作者所描写的是美好的东西增补法的运用: “在”——写出了作者是来到了坝树林边2)材料方面:(课件展示) 在写文章中斟酌材料主要是针对三种情况来进行的,一是堆砌材料,删除那些淹没了主旨,不必要的、不典型的材料;二是行文抽象,缺乏具体的典型材料,这就要增补新材料;三是材料不够翔实,这就要对材料加以订正,调整运用材料的角度或方式,使文章内容充实。

      在材料的选择上,第20自然段与主题无关本文主要是赞美边疆美丽的自然风光,至于原文中提到的对眼前的这种奇特的自然奇观想去寻求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不要说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解释,即使是以后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有理论根据来加以解释,所以,此段与整个文章的主题没有关系,吕叔湘先生把这一段文字连同第19自然段中意思重复的内容都删除了,使得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 (3)结构方面:(课件展示)在文章修改中调整结构主要指在理请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改掉层次混乱、分段不妥、过渡牵强、照应欠缺、详略失当、主次不分等毛病同时要考虑各部分的匀称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把原来的18自然段前两句划分到第19自然段内,后两句划分到第17自然段,这样较好从第18自然段来看,“面对着这种┄┄好象是有些多余的了这两句与下文内容联系紧密;后两句“而蝴蝶却┄┄参与盛会的兴致”和上文联系密切,作者就把它们分开,修改后分属不同的段落,这样看文章的思路更清晰了2. 小结:在《评改〈澜沧江边的蝴蝶会〉(节选)》这篇文章中,作者修改过之后又重新誊写了一遍,在誊写的过程中,作者除了对一些词语、句子进行修改之外,还修改了一些标点符号,规范了行文格式,使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准确、表达生动。

      如“仿佛是一座五彩缤纷的花坛”后面原用逗号,现改用句号它们互相拥挤着,攀附着,重叠着”句后,原来用逗号,现改用分号文章原是四个自然段,修改之后就变为两个自然段,结构更紧凑了五、两篇修改文章的异同文章题目修改的内容修改的方法藤野先生语言修改符号澜沧江边的蝴蝶会语言、材料、结构旁注、段后评析、誊写六、作业 给学生发一篇文章,让他们用所学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附1: 学生作文请你投准一点 ―――一个果皮箱的要求我是一个新造的果皮箱,今天是第一天工作,我的心中充满了欢喜与好奇一个手里拿着一袋垃圾的男青年过来了,我等着他把这袋“食物”放进我嘴里只见他手一扬,那袋“食物”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潇洒地击中了我的脑袋,掉落在我身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