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_8.docx
2页集体备课教案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节次时间复备主备人分享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 然环境特征2 .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3 .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地形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 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4 .通过阅读长江交通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 维能力5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重点难点系0重点:长江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难点: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前置作业结合地图预习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活动分一、目标导学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地形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 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二、任务驱学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 征三、合作探学试着探究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四、教师领学导入新课: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组图片,看同学们能 不能告诉我这是我国的哪条河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她的那些 气息?1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0探究: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特点过程:学生读图-个人思考分析-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回答- 师生评价2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1,结合课文小组讨论:长江二角洲城巾间交通联系有什么特点?师生归纳总结。
3.根据图文活动分析:(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经济有哪些优越的条件?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具备哪些优势条件?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3)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具备哪些优势条件?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师生归纳总结五、当堂控学1 .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 :,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 省东南部、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2 .在图7-30中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及长江 三角洲濒临的海洋3 .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和“丝绸之乡”4 .人口和城镇,工商业,经济基础雄厚5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交通运输发达,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 、7 .“沪宁杭” “苏锡常” “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