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精选精练跟踪练习.doc
11页第三章 第二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 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和0.30 s B.3和0.30 sC.和0.28 s D.3和0.28 s2.如图2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 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 )A.10 N B.20 N C.25 N D.30 N3.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 )A.a1=a2 B.a1<a2<2a1C.a2=2a1 D.a2>2a1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据此判断图4(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5.如图5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图5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 )A.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B.由于雨滴质量逐渐增大,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由于空气阻力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 7.如图6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图68.停在10层的电梯底板上放置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磁铁的极性及放置位置如图7所示.开始时两块磁铁在电梯底板上处于静止 ( )图7A.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B.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C.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D.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9.如图8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图8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1分)质量m=30 kg的电动自行车,在F=180 N的水平向左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自行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F′=150 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5 s末撤消牵引力F.求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电动自行车总共通过的路程.11.(12分)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4 s内通过8 m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汽车又运动了2 s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m=2103 kg,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12.(14分)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即离地面18 m的高度)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 kg,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800 N,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10 m/s2.假设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移动.试求:(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的时间.第三章 第二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解析:根据图线特点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a=得3a甲=a乙,根据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有=,得=3.再由图线乙有=,所以t1=0.3 s,B正确.答案:B2.解析:对AB整体分析,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整体AB的重力,当 施加力F的瞬间,弹力在瞬间不变,故A、B所受合力为10 N,则a=F合/(2m)=2.5 m/s2,后隔离A物块受力分析,得F+mg-FN=ma,解得FN=25 N,所以A对B的压力大小也等于25 N.答案:C3.解析:当力为F时有a1=,当力为2F时有a2===2a1+,可知a2>2a1,D对.答案:D4. 解析:由v-t图象知,0~2 s匀加速,2 s~4 s匀减速,4 s~6 s反向匀加速,6 s~8 s匀减速,且2 s~6 s内加速度恒定,由此可知:0~2 s内,F恒定,2 s~6 s内,F反向,大小恒定,6 s~8 s内,F又反向且大小恒定,故B正确.答案:B5.解析: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可知自O至B自由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B至C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自C至D为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直线运动,故B项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解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逐渐增大,雨滴所受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始终为g,故A错误,D正确;由mg-Ff=ma得:a=g-,可见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原因不是m增大,而是Ff增大,故B错误,C正确.答案:CD7.解析: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μgt2,得:t= ,C可能;若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带速v相等,则L=t,有:t=,D可能;若先匀加速到带速v,再匀速到右端,则+v(t-)=L,有:t=+,A可能;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不可能.答案:ACD8.解析:电梯突然向下开动时处于失重状态,磁铁与电梯底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两磁铁间的引力,则两磁铁会相互靠近并碰在一起,A对B错;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则处于超重状态,但电梯在接近20层时,会做减速运动,此时电梯失重,磁铁与电梯底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两磁铁有可能会相互靠近并碰在一起,故C对D错.答案:AC9.解析:小球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簧弹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答案:AD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解析:电动自行车在牵引力F和摩擦力F′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5 s末撤去F,则只在F′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加速阶段F-F′=ma1,在减速阶段F′=ma2,由x1=a1t2,v1=a1t及x2=解得电动自行车通过的总路程x=x1+x2=15 m.答案:15 m11.解析:(1)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0=t1.解得v0==4 m/s.(2)汽车滑行减速过程加速度a2==-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2解得Ff=4103 N(3)开始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1x0=a1t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1解得F=Ff+ma1=6103 N.答案:(1)4 m/s (2)4103 N (3)6103 N12.解析:(1)消防队员开始阶段自由下落的末速度即为下滑过程的最大速度vm,有2gh1=vm2消防队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μFN=0.51800 N=900 N.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减速过程的位移为h2,由vm2-v2=2a2h2又h=h1+h2以上各式联立可得:vm=12 m/s.(2)以杆为研究对象得:FN=Mg+Ff=29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900 N.(3)最短时间为tmin=+=2.4 s.答案:(1)12 m/s (2)2900 N (3)2.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