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春季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
6页2019春季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手挽手》、《跳起来》、《家乡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忆》、《风景如画》、《校园里》、《理想》其中歌曲有《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杨柳青》、《大雁湖》、《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小溪流水响丁冬》、《茨黎花》、《校园多美好》、《冬夜静悄悄》、《种太阳》、《小纸船的梦》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马刀舞》、《新疆舞曲》、《小步舞曲》、《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山》、《东方明珠》、《划龙船》、《水上音乐》、《船歌》、《彼得和狼》、《森林的歌声》、《荫中鸟》、《运动员进行曲》、《打字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 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 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奏 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 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3.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三、教学措施 1.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常规与音乐素养,如:通过听音乐进教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课堂组织纪律 2.唱歌时,巩固呼吸不出声、不耸肩,逐步做到音色统一,获得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注意吸气的方法,口形要正确,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手势,整齐的歌唱 3.教学中,通过各种乐器让学生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要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和换气记号 4.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5.给学生一些视听结合的机会,给学生提问思考的时间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