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热点突破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20页Contents Page目录页1.热点透视2.创新预测课时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热点热点突破:突破:““三步走三步走””实现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制造强国目标目录热点热点热点热点透视透视透视透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信息①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信息②《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信息③制造业的提升不会是一个短期工程,将年限定在了十年之后的2025年,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要对制造业转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思想准备要实现这一罕见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信息④(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4)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目录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1.《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这体现了(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中国制造2025》提出分三步走,既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又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①③当选;质变不等于发展,②错误;④材料未体现答案 A目录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2.《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纲领指出,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上述材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④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②错误,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作用,④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答案 B目录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创新预测3.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答案: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发展战略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这要求我国对传统制造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③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中国智造不能一蹴而就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要求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谢谢谢谢Contents 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2.命题探究3.视野拓展课时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Ø1.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目录 一、矛盾的内涵1.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同一性斗争性斗争性考点精考点精讲讲“事物内部事物内部”一方面指事物所包含的一方面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的;另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包含这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包含这两个具体事物的更大的事物的内部两个具体事物的更大的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就是反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目录1.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 是是指指矛矛盾盾双双方方相相互互吸吸引引、、相相互互联联结结的的属属性性、、趋势1 1)矛盾双方)矛盾双方依赖,一方存在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 2)矛盾双方相互)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贯通,即相,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一定条件件下可以相互下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纪律纪律自由自由先进先进落后落后正确正确错误错误成功成功失败失败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争性考点精考点精讲讲提醒: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目录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相互排斥斥,,相互对立相互对立的属性,的属性, 体体现对立双方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分离的倾的倾向和趋势向和趋势 哲学上所哲学上所讲的斗争、的斗争、对立,立,包括一切差异包括一切差异和和对立立,它与生活中,它与生活中所所说的斗争,是的斗争,是一般一般与个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生物体在新陈代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谢过程中,同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和异化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反的作用,是相相互排斥互排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和无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地位和阶级之间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是相互斗争相互斗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相互区别的考点精考点精讲讲提醒: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目录((2 2)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性之中3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1 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考点精考点精讲讲目录4.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相互对立,又,又相互统一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转化方法论方法论】】:: ① ①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题 ② ②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③ ③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考点精考点精讲讲目录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典例】(2015•重庆卷,10)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定考点:矛盾的基本属性2.抓关键:理解同一性的内涵3.析选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据此可判断①体现的是矛盾斗争性,与题意不符;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说明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资源,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同一性的表现,②符合题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体现卑鄙者与高尚者的区别,是矛盾斗争性的表现,③与题意不符;没有当年的抗战就没有今天的和平生活,说明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答案 C命题点:矛盾的基本属性目录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训练】(2014•天津卷,12)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在明确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用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说明机器人和人的关系即可答案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分析材料,看是否涉及对立统一的内容,分析材料,看是否涉及对立统一的内容,或者看题目是否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回答,若涉及则或者看题目是否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回答,若涉及则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回答,如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回答,如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保护、效率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保护、效率与公平、积累和消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
与公平、积累和消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目录视野拓展视野拓展1.居安思危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后相随3.乐极生悲乐极生悲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对立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