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案(13单元).pdf
16页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难点:1、学会与父母沟通2、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方法:探讨式、启发式、案例分析法、自学法教学时数: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要求:1、认识家的含义,家的幸福所在2、懂得父母对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养育恩教学重点:认识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过程:一、阅读孟杰和他的伙伴们的故事二、转入新课1、学生朗读引言,体会家的温馨2、板书:家,温馨的港湾3、板书:一、我有一个温馨的家4、学生看课文P34图,体会图中的含义,写出一些描述家庭温馨场面的美妙词汇5、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6、师生共同归纳家的含义7、朗读小诗可爱的家三、板书:二、不忘父母养育恩1、阅读 P5故事,讨论:在大增成长的道路上,母爱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2、学生代表发言。
3、共同归纳: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的心血4、阅读 P6材料,思考并讨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5、分组回答6、共同归纳: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7、说一说:自己在家里为父母做了什么?8、完成 P8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四、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报父母,今后要努力去做五、作业: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要求:1、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2、理解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学重点: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教学难点:懂得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板书:一、学会与父母沟通2、阅读访谈录,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情形,归纳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3、板书:心理因素,矛盾、误解,生活经历不同等。
4、板书:二、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5、阅读 P11材料,思考练习6、学生代表发言7、共同分析归纳:理解,尊重,掌握技巧和方法8、看 12图,说一说,漫画中的中学生是通过哪些方式与父母沟通的?9、讨论:我们怎样才能与父母进行更好的沟通?三、完成 P13练习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习了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以后能学以致用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五、作业:阅读理解课文在家做一个好孩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我爱你,中国教学要求:1、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2、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点: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板书:我爱你,中国一、可爱的祖国2、看图 P14,完成练习2、学生互相交流3、阅读课文,完成P15练习4、名回答5、阅读 P16材料,讨论:通过中华文明的世纪回眸,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6、共同归纳7、读课文,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文字、艺术、科技8、板书: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9、齐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歌曲,感受乐融融的民族大家庭风采10、阅读课文11、讨论:热爱祖国,我们应该如何做?1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有何认识?学生共同总结13、作业:熟读理解课文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要求:1、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2、理解我与祖国共命运教学重点:认识台湾与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我与祖国共命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板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2、阅读 P21材料,讨论: 我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分享3、阅读课文4、各组代表发言,列举史实,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5、朗读课文,归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6、互相讲一个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看谁讲得好7、板书:二、我与祖国共命运8、阅读 P23材料,讨论: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9、朗读课文,共同归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10、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11、讨论并回答12、阅读 P25材料,讨论: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13、师生共同归纳14、面对当今世界,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三、小结: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教学要求:通过学生的反思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围绕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许多同学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二、学生回答三、思考:我们应如何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四、阅读材料, 讨论: 他们身在国外, 为什么还时刻惦念着祖国呢?他们的言行对自己有哪些启示?我们如何看待海外华人和学子这份报国心?五、作业: 1、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削苹果”的活动,向父母献上一片孝心2、开展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凝聚爱国心,增进爱国情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教学要求: 1、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教学重点: 1、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教学难点: 1、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2、交往讲艺术、教学方法:探讨式学习法、启发式、自主式、案例分析法教学时数: 5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交往伴一生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 2、认识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教学重点: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
教学难点: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过程:一、阅读孟杰的故事二、引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人生离不开交往2、学生看P32 图,思考:我们在学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结合实际说说然后讨论: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3、举列说明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长的真实案例如“狼孩”的故事4、归纳: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5、完成 P34“填一填”6、各自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7、板书: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8、说一说:文中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图中人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9、共同归纳: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10、阅读雁南的故事,讨论: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11、各小组发言然后归纳: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12、朗读萧伯纳的名言然后完成P35 填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13、师生共同归纳:交往中我们的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但要谨慎择友,多交益友14、参加“人在旅途”模拟活动活动后请想想:A、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B、 当自己处在孤立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认识人生离不开交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要求: 1、朋友圈的范围, “内圈”和“外圈”的不同、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教学难点: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2、看图 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归纳:从范围看:家庭邻里 学校社区社会从亲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点头之交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幼儿园:小学:中学:将来: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
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 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 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 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然后讨论: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要求: 1、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2、认识交往的原则、教学重点: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教学难点:理解交往的原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板书:文明交往礼为先一、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1、阅读材料,然后思考并讨论: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对后一位患者的行为作何评价?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然后归纳: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是文明交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