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的意义及内容.docx
6页试卷分析的意义及内容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对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 的一种综合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教学反思行为其中包括对教师前一 阶段教的情况的反思,对学生前一阶段学的情况的反思,对本次考试 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教师命题水平的反思第一、试卷分析的意义: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 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我们对教学 过程的反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对于考试的结果, 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 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 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分析 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 和建议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第二、试卷分析的组成: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 (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 措施等,简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一查、试卷评价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总分是多少,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 是多少。
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型是 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 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 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 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 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 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 等二统、成绩统计及分析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分三率统计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三率即 及格率、优秀率(80以上)、低分率(40 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2、分数段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按分数段统计学生 人数,可按10 分为一段进行统计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这样能清楚 地看到各类学生的分布情况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 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每一大题的难度系数怎样,平均得分情况怎 样,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 性的问题。
三找、存在问题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在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 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 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是工 作态度不好,责任感欠强等等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 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 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 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 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 班级相差较大,(低于 5 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 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 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2、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通 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 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 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 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 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
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 学生思考的误区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 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 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四改、寻求措施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 医生诊断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 如何“治疗”,教师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 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第三,试卷分析的原则:一、及时性原则每次测试后,学生不仅急于知道分数,更急于知道正确答案及出 错的原因,他们对试卷内容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仍然记忆清晰, 这时讲评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针对性原则不说那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不同对象例如:局长、区长、 学校领导来了,要听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 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 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三、延伸拓展性原则讲评时,教师可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 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并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四、师生互动原则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可从同伴和教师所给的信息反馈中注意到 自己的弱点,并通过互动来克服弱点,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对教师而 言,教师通过试卷讲评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进行修改、调整,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 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五、赏识激励原则“这样容易的题目都解不出来?”“这些内容我平时是否再三强调 过?”“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这是考前刚刚 讲过的”等一味地责怪、批评学生,甚至冷嘲热讽,只会导致学生情 绪紧张,思维迟缓,对学习望而生畏,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师 生的情感教师应借助讲评课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对成绩好、进 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对那些成绩暂时 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和他们一 起寻找原因,一起研究怎样做才能修正为正确答案,鼓励其克服困难、 树立信心、奋起直追六、巩固性原则为了切实提高讲评效果,必须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因此, 每次讲评后,要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特别是在未评讲前分析不出原因 的题目摘抄到错题本上,并附上分析或举一两个例子,这样就可以把 试卷内容变少变精,利于记忆与查阅,还可以避免一错再错。
教师也应整理讲评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易错题,做好笔记,为 下次考试命题做准备七、课后个别原则多数情况下,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 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 这就需要教师课后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当然,要有 效地进行个别,教师要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时注意对这 些学生解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记录八、反思调节原则学生在评讲试卷后,要花时间认真阅读试卷,结合讲评,反思自 己的失分知识点,真正弄懂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教师也要进行反思, 认真剖析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