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习题-抛物线之45度.docx
10页抛物线之等腰直角1.如图,抛物线 y=﹣x2+bx+c 与直线 y= x+2 交于 C、D 两点,其中点 C 在 y 轴上,点 D 的坐标为(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 P 是 y 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交直线 CD 于点 F.若点 P 的横坐标为 m,设线段 PF 的长度为 y,求 y 与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 m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 P,使∠PCF=45°?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过 P 点作 CD 的垂线,垂足为 N,∵∠PCF=45°,∴△PC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P 可视为点 C 绕点 N 顺时针旋转 90°而成,∵N 点在直线 CD 上,∴设 N(t, t+2),C(0,2),将 N 点平移至原点,N(0,0),则 C′(﹣t,﹣ t),将 C′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90°,则 P′(﹣ t,t),将 N′点平移至 N 点,则 P 平移后即为 P( t, t+2),把 P 点代入抛物线,∴ ,∴t1=0(舍),t2=1,∴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为( , )或( , ).1抛物线之等腰直角2.如图,抛物线 y=ax2+bx﹣4a 经过 A(﹣1,0)、C(0,4)两点,与 x 轴交于另一点 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 D(m,m+1)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 D 关于直线 BC 对称的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 BD,点 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BP=45°,求点 P 的坐标.2.(3)过点 D 作直线 BF 的垂线,垂足为 H,设点 H(a,b),∵∠DBP=45°,∴△DHB 为等腰三角形,点 B 可视为点 D 绕点 H 顺时针旋转 90°而成,将点 H 平移至原点得点 H′,则点 D(3,4)平移后为 D′(3﹣a,4﹣b),将点 D′顺时针旋转 90°,则点 B′(4﹣b,a﹣3),将 H′平移至 H,则 B′平移后即为点 B(4+a﹣b,a+b﹣3),∵B(4,0),∴4+a﹣b=4,a+b﹣3=0,∴a=b= ,H( , ),∵P 在直线 BH 上,KBH= ,∴lBH:y=﹣ x ,∴ ,∴点 P 的坐标为( , ).2抛物线之等腰直角3.如图,抛物线 y=x2+bx+c 与直线 y= x﹣3 交于 A、B 两点,其中点 A 在 y 轴上,点 B 坐标为(﹣4,﹣5),点 P 为 y 轴左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 P 作 PC⊥x 轴于点 C,交 AB 于点 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 O,A,P,D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是否存在?如存在,求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当点 P 运动到直线 AB 下方某一处时,过点 P 作 PM⊥AB,垂足为 M,连接 PA 使△PA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点 P 的坐标.4.如图,抛物线 y=ax2+bx﹣5(a≠0)与 x 轴交于点 A(﹣5,0)和点 B(3,0),与 y 轴交于点 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 E 为 x 轴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 S△ABE=S△ABC 时,求点 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BAP=∠CAE?若存在,求出点 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之等腰直角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y=ax2+2xa+c 经过 A(﹣4,0),B(0,4)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 C,直线 y=x+5 与 x 轴交于点 D,与 y 轴交于点 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 P 是第二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EP,过点 E 作 EP 的垂线 l,在 l 上截取线段 EF,使 EF=EP,且点 F 在第一象限,过点 F 作 FM⊥x 轴于点 M,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t,线段 FM 的长度为 d,求 d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过点 E 作 EH⊥ED 交 MF 的延长线于点 H,连接 DH,点 G 为 DH 的中点,当直线PG 经过 AC 的中点 Q 时,求点 F 的坐标.6.已知抛物线 y=ax2+bx+c 经过点 A(﹣6,0)、B(2,0)和 C(0,3),点 D 是该抛物线的顶点.AC、OD相交于点 M.(1)求点 D 的坐标;(2)在 x 轴下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N,使△DBN 与△ADM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点 P 的坐标,使∠DOP=45°(直接写出结果).4抛物线之等腰直角7.如图,已知抛物线 y= x2+bx 与直线 y=2x 交于点 O(0,0),A(a,12).点 B 是抛物线上 O,A 之间的一个动点,过点 B 分别作 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 OA 交于点 C,E.(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 C 为 OA 的中点,求 BC 的长;(3)以 BC,BE 为边构造矩形 BCDE,设点 D 的坐标为(m,n),求出 m,n 之间的关系式.(4)将射线 OA 绕原点旋转 45°并与抛物线交于点 P,求出 P 点坐标.8.如图,折叠矩形 OABC 的一边 BC,使点 C 落在 OA 边的点 D 处,已知折痕 BE=5,且 = ,以 O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 l:y=﹣x2+ x+c 经过点 E,且与 AB 边相交于点 F.(1)求证:△ABD∽△ODE;(2)若 M 是 BE 的中点,连接 MF,求证:MF⊥BD;P(3) 是线段 BC 上一点,点 Q 在抛物线 l 上,且始终满足 PD⊥DQ,在点 P 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得 PD=DQ?若能,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 Q 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抛物线之等腰直角9.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的顶点 C 的坐标为(0,﹣2),交 x 轴于 A、B 两点,其中 A(﹣1,0),直线 l:x=m(m>1)与 x 轴交于 D.(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 B 的坐标;(2)在直线 l 上找点 P(P 在第一象限),使得以 P、D、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 B、C、O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点 P 的坐标(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3)在(2)成立的条件下,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使 BPQ 是以 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a<0)的图象过坐标原点 O,与 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A,过 A 点的直线与 y轴交于 B,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 C,且 C 点的横坐标为﹣1,AC:BC=3:1.(1)求点 A 的坐标;(2)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 F,其对称轴与直线 AB 及 x 轴分别交于点 D 和点 E,若△FCD 与△AED 相似,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6抛物线之等腰直角11.如图,抛物线 y=ax2+bx+c 的开口向下,与 x 轴交于点 A(﹣3,0)和点 B(1,0).与 y 轴交于点 C,顶点为 D.(1)求顶点 D 的坐标.(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2)若△ACD 的面积为 3.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 P,且∠PAB=∠DAC,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如图, ABC 中,点 A 在 x 轴上,点 C 在 y 轴上,BC∥x 轴,AB 平分∠CAO.抛物线 y=ax2﹣5ax+4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正方形 EFGH 的顶点 E 段 AB 上,顶点 F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边 GH 在 x 轴上,求正方形EFGH 的边长;(3)设直线 AB 与 y 轴的交点为 D,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DPB=45°?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抛物线之等腰直角13.已知:如图 1,抛物线经过点 O、A、B 三点,四边形 OABC 是直角梯形,其中点 A 在 x 轴上,点 C 在y 轴上,BC∥OA,A(12,0)、B(4,8).(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若 D 为 OA 的中点,动点 P 自 A 点出发沿 A→B→C→O 的路线移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移动时间记为 t 秒.几秒钟后线段 PD 将梯形 OABC 的面积分成 1﹕3 两部分?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3)如图 2,作△OBC 的外接圆 O′,点 Q 是抛物线上点 A、B 之间的动点,连接 OQ 交⊙O′于点 M,交AB 于点 N.当∠BOQ=45°时,求线段 MN 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