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几时携手入长安.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专***
  • 文档编号:333382782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2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几时携手入长安【一】一直喜欢韦庄的诗词这个夏天,出奇的热,便日日躲在空调房里,睡觉之余,便在枕上重读韦庄的浣花集与浣花词是的,我是个懒散之人,不喜欢正襟危坐于书桌前爱将一两册喜爱之书置于枕畔,闲暇之时,便欹枕翻阅几页有人说,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通读韦庄,贯穿他一生的似乎便是“几时携手入长安”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韦庄词作中,所有的爱情,似乎大都被历史模糊了背景这首词作也不例外缘起何端?是“当初年少春衫薄”,亦是“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所记情事,是在江南,亦是西蜀?总之,这短短的数十字后面,隐藏着一个令人肝肠百结的爱情故事我想,能让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的女子,定如他曾描述的那样,“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她面容姣好,如春雪玲珑,梅花微红;她身姿娉婷,暗香盈盈也定是“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她才貌双全,琵琶轻拨,似黄莺嘀啭在初冬的夜晚,韦庄一个人凭栏望月此时明月,可是江南的明月?可是长安的明月?当初,她定是在这月色下“含羞待月秋千”当初,她定是在这样的月色中,“欲上秋千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

      那时,也定是在这月色下相别的那夜“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时的韦庄,百感交集:此时的你可还好?可还会念起现在的我?可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朝朝暮暮?可还记得那些红袖添香,画堂秉烛的日子?可记得当初春宵共度,芙蓉帐里,“更漏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在这样的冬夜,你一定也像我一样念着彼此“夜夜画屏孤宿”吧?可如今,你住的小楼近在咫尺,却不见你的音信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姮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你存在的痕迹,除了回忆,现在就只剩下曾经的书信了信中,墨迹未褪,情话犹存那时,我们曾相约携手入长安,去看满城车马,去看长安二月花,一起回家把酒话桑麻人生最浪漫的,莫过于和有情人做有情事几时携手入长安”,一句读来最温馨而又最伤感的话语,一个最平凡而又最浪漫的愿望二】韦庄,字端己,唐末京兆杜陵人其七世祖韦待价曾是武则天朝的宰相,其四世祖是曾任滁州刺史和苏州刺史的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但到了韦庄父辈,已世无显官,家道中落少时的韦庄,在长安和附近的下邽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那时的韦庄,无忧无虑,甚至有些调皮顽劣经常与一些玩伴在御沟旁嬉戏玩耍,白天,或在荫下骑竹马,或是满街追蝴蝶,或是上屋探鸟窝晚上则隔窗弄影戏弄自己的私塾先生。

      在下邽时,也是一样快乐调皮,甚至经常贪玩逃学韦庄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下邽感旧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招他邑客来还醉,儳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三】大约十七岁左右,韦庄迁居虢州致力于学问,随后多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皆不第科考的失意,让他异常苦闷他曾在下第题青龙寺僧房中写道: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科举之路,千蹄万毂,而能拔得头筹,独占一枝芳者,毕竟是少数可怜自己要路无媒,无人举荐,以致自己题柱未成,科举不第看着别人马嘶春陌,春风得意,自己只能以酒消愁,把一腔惆怅向青龙寺的僧人倾吐读书,科考,下第这是一段苦闷的时光,但也是他一生中相对闲暇的一段时光也许其先祖韦应物曾在江南为官,有些经营;或是江南有些亲戚,有些交游年轻,总是美好他开始游历江南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打马过江南,日日青楼下当时,春衫薄,年少狂。

      倚马斜桥,青春飞扬满楼红袖,将春心撩拨的如春水般荡漾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那时江南,安逸,浪漫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春水如蓝,璧人似月有好酒相邀,有美人相伴,那杯中倾倒的不再是美酒,而是一生渴望的温柔;那画船里卧听的也不再是春雨,而是一生期盼的诗意时光如酒,美人如花,碧水江南泛浮槎日子就这样如诗如画四】但功名依然隐隐在怀长安,依然隐隐在怀于是,在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 880 年),四十五岁的韦庄再一次回到故乡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劫难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满城尽带黄金甲冲天大将军黄巢领导的起义军攻入长安他在秦妇吟中写道:“轰轰崐崐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家家流血如沸泉,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内库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起义军所到之处,抢劫府库,诛杀宫室,杀尽公卿,到处血流满地唐僖宗慌忙出奔百姓亦抛家弃子,四处避难唐僖宗中和元年四月五日(公元 881 年),唐军攻入长安,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驻军霸上官军攻入长安时,“坊市民喜,争欢呼出迎官军,或以瓦砾击贼,或拾箭以供官军百姓争先欢迎官军入城,并捡拾石头瓦砾攻击黄巢起义军,或者捡拾地上的弓箭给官军射杀起义军。

      长安百姓的行为,深深触怒了黄巢,在得知官军军备不整,战力不足,且各部队前后难以相继后,黄巢指挥起义军在当日杀回长安,大败官军,然后大肆屠城韦庄在辛丑年一诗中写道: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有羸兵填渭水,更无奇士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此时的帝都长安,已成人间地狱到处血流成川,可漂衣杵百姓或是四处逃难,到处田园荒芜;或是亲人被困在剑戟重围之中而官军羸弱,只有尸填渭水,藩镇拥兵,皆是无意出击皇帝西幸,国无梁柱,唯有教人涕泪纵横韦庄,在刀光血影之中,逃到终南山中避难他在雨霁晚眺一诗中写下了当时避难山中的情景:入谷路萦纡,岩巅日欲晡岭云寒扫盖,溪雪冻黏须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避难山中,天寒地冻,寒风扫面,冰雪黏须韦庄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蜷卧在草丛中,怕被发现,不敢动弹为了判断险情,如被追捕的狐狸一般,贴在冰冷的地上,听远近传来的脚步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惊恐万分五】在战火中被困长安三年后,韦庄于唐僖宗中和二年秋(公元882 年)逃出长安,前往洛阳唐僖宗中和三年四月(公元883 年),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兵攻入京师长安,大败黄巢黄巢率余部自蓝田关退去,此后一溃千里,直至覆灭。

      在洛北村居半年左右后,韦庄于唐僖宗中和三年春夏间前往润州,投奔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在周宝幕府为宾客从此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江南流泛生涯韦庄之所以前往江南避难,除了先祖在江南有所经营外,其时,黄巢起义虽然辗转半个大唐,并攻破长安,但江南浙西一带,却是相安无事韦庄曾在秦妇吟写道: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城壕固护学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中原沸乱,四海滔滔,满目苍夷,唯独江南固若金汤,风景依旧为此,韦庄与家人几经辗转,避乱下江南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 885 年),宦官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争权结怨,当年十二月,王重荣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合兵大败田令孜,进逼京师田令孜奉驾逃往凤翔韦庄于唐僖宗光启二年初夏,奉命自江南经汴、宋前往陈仓迎驾,未成是年秋,又自孟津泛舟西入绛州,折道泽州、潞州、相州,年末返回润州此时,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沉迷酒色,不亲政事,治军无方光启三年,浙西军乱,周宝为部将刘浩所逐,出奔常州,后被杭州节度使钱缪拥归,是年十二月,周宝卒于杭州。

      周宝失势,无奈,韦庄只好于次年移居越州,随后又移居婺州,在婺州为幕府宾客唐僖宗大顺二年秋(公元891 年),韦庄又辞别婺州,经衢州进入江西六】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唐末,黄巢起义,战乱纷纷,生灵涂炭藩镇割据,拥兵自重,互相攻伐,哀鸿遍地这个时期的韦庄,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一咏一觞,感时伤世,皆可动人百口寄安沧海上,一身逃难绿林中十年颠沛流离,战争与离乱,让他触目惊心他在思归中写道:“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流落天涯的日子里,又东风几度,杨柳自春,唯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寓居江南,身在异乡,已是令人感伤春天,春风又回,草木萋萋,可“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野梅山杏今有发,春风何时送我归?“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天涯方叹异乡身,又向天涯别故人十年流泛江南,身如泛梗,漂泊无依家,一个安定的家,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中渡晚眺中写道:“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已潸然万里有家归不得,怎不叫人泪沾襟唯有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梦中不觉千山远,归来一一认旧门梦中的韦庄,梦见自己化为一只鹧鸪,声声悲啼,夜夜欲往长安归。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再好,也是别人的江南,自己终究不过是避乱江南的一个游人避难,求官,乞食,离别,就是这个长安游子的江南人说江南风景异,绿杨春水人姝丽江南风景再美,也明媚不了如今的沧桑美人如花,如今谁与执手,共我回家?“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啊,回家,长安可还是曾经的长安么?“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如此景象,叫人怎不断肠?可流落江南,亦是断肠;重返长安,亦是断肠纵是断肠,不如归去!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唐昭宗景福元年春(公元 892 年),韦庄经夏口,游巫山,湘中,历袁州、抚州、洪州是年冬天,返回长安从唐僖宗中和三年四月(公元883 年)至唐昭宗景福元年春(公元 892 年),韦庄,寓居江南,瓢泊十年七】归来,已是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老来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参差二毛生鬓发,镜中容颜每自知江南十年,潦倒无依,让韦庄显得心力交瘁,分外憔悴见花无态,唯酒多情从今隐去应难见,深入芦花作钓翁韦庄在求官乞食之际,甚至一度曾有过退隐之心虽然有过“又拟沧浪学钓翁”的消沉,但韦庄老当益壮,心中经世之志始终未泯。

      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铸太平基平生志业匡尧舜,”肯做中兴社稷臣辅佐君王,复兴唐室,是韦庄一生不让之雄心壮志唐昭宗景福元年秋(公元 892 年),五十七岁的韦庄回到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却将憔悴入都门,自喜青霄足故人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摧残不是当时貌,流落空馀旧日贫多谢青云好知己,莫教归去重沾巾初回长安,遇到朝中为官的故人,韦庄当即写了这首投寄旧知给好友,希望能引荐自己,希望这次科考不要再让自己失意沾襟在韦庄认看来,自己历次科考失利,除了时运不济外,更主要是青云无路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他在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写道:“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自己每次参加科考总是铩羽而归,为此总是被时人讥笑,想要有所作为,还需郑尚书多多关照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 年),韦庄再次下第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 894 年),韦庄终于进士及第,时年五十九岁金榜题名的韦庄,当即填了一首喜迁莺: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放榜之日,禁城初开,鼓声雷动,家人探榜回来,告知高中自己终于莺迁乔木,一鸣惊人;鱼化蛟龙,海阔天空。

      兴奋之情,无法形容随后,韦庄被授予校书郎不久,韦庄又迁左拾遗、补阙韦庄后来,曾路过长安旧里,满目荒凉,让他触景伤情他在长安旧里写道: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原来的旧居,曾经的细柳芳杏,已作柴樵,放眼望去,周边的楼台,只剩残垣断壁,曾经的往来车马,历经战乱后早已不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