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散文选修《光》教学设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8276635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散文选修《光》教学设计  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大自然的“光”,感受大自然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提高写作的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阳光,感受阳光,培养雅致的情怀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下面,我来做一个采访某某同学,你好!一说到“光”的话,你会联想起哪些事物?(2人)  这些事物里面,哪种光,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阳光如同空气,天天和人相伴与我们如此密切的东西,你细细地品尝过阳光、感受过阳光吗?  再采访一下:要你来写“光”的话,你会怎么写?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文章《光》,领略作者对光的细腻的感受,欣赏文章的写法  二、作者简介:  杨必(1922-1968),是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妹妹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解放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68年因病去世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注音——我们先在读中了解一下大意。

      不能全读)  三、品读全文:(板书)  1、齐读第一部分内容(1段):写晨光快速浏览第二部分(2—4段)写阳光  2、快速浏览第5—8段,主要写光与黑暗的关系3、齐读第9段,写夜晚的声音  过渡:本文内容十分丰富,但读来却不觉繁杂,这是因为作者文思有路,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有部分同学不是难以打开写作思路,就是发愁作文凑不够字数这篇散文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把文章写丰富的范例,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本文的写法  每大组讨论同一部分的内容以抽签方式抽取本组的问题(组长为代表抽签)本组问题讨论完毕,时间还未到的话,请研究一下其他组的问题  四、鉴赏写法,体会散文丰富之美  1、主要写了晨光的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句?简要分析明确:写了光色的变化:灰白——带点透明的微光用了比较手法、拟人的手法在比如一些生动的描写: 本文有不少词语用得很别致比如,用“羞缩胆怯”写“其余的光”,用“轻悄乖觉”和“专制”写“黑暗”,用“放肆”写“蓝”,用“淘气”写“小星”,等等这些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拟人化这种写法使文章显得比较活泼、充满生机,生动形象  2、写阳光:作者是怎样写阳光的?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写阳光的色,还写阳光的声,阳光有声音?你听过阳光的声音吗?怎样的声音?感到过它抵门的力量吗?并借助于成人与小孩的对比,写出了阳光的活泼好动与天真无邪由此作者把话题转到人们“越要显得庄严,越向暗里退缩”而使阳光受到约束,引出了关于光与黑暗的联想和议论  3、写光和黑暗的关系:  1)写了两者怎样的关系?文中分别列举了哪些事例来写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试着分析  本部分内容围绕光与黑暗的关系所展开的议论作者先是以月光“带来无数黑影”、闪电过后“广大得漫无边际的黑暗”、蜡烛光使影子“真正得了生命”为例,点明了光与黑暗的“分不开”;接着谈到了黑夜带来的“静穆”,其中以闪电为最,它“轻疾冷静”“孤高脱群,来去无踪”;然后指出虽然“光和黑暗永远在相追随相角逐”,但月光、星光、雪光,还有地上的小白花“像浇不灭的火星”,不能被黑暗“完全掩灭”;最后谈到光与黑暗如何“融为一体”,认为“只有黄昏的一刹那,光和黑影才真正的融合成一片”第五段对比手法的运用)  4、文章第四部分写到了“夜晚的声音”,从四方浮来,  1)都写了哪些声音?最好听的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声音:略。

      这一段简直是声音的海洋,“整个宇宙是个庞大的乐器”,其中“最好的还是人的声音”因为声音的特点不同:第九段全文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柔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感觉的循环,深化了主题  2)文章第四部分写到了“夜晚的声音”,是不是偏离了光的主题呢?请简要回答  明确:不是,而是对主题的深化1)夜色渐浓,光暗淡下来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会只能靠听觉来分析2)由黑暗到黎明,这是光与黑暗交锋的一个阶段的分界点,是作者观察和体味自然的一个循环整个宇宙没有停下脚步,大自然没有在黑暗中停下前进的步伐,说明了生命的节拍不停  五、学了本文,你在写作上,得到什么启发?(投影)  明确:本文的写作发散思维值得我们学习:联想丰富,对比巧妙由物及人  六、小结:  我们可能从来不曾像作者那样细细地品尝过光,因而一时还不能完全领略作者这种细腻的感受;然而,某一天,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晨曦从窗口透露,那时,我们也许就会惊喜地发现:晨光确实如作家所写的那样瞬息万变、美妙无穷,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在唤醒我们的感觉,能扩大我们的视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