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希特勒反犹太揭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593659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希特勒反犹太揭密希特勒反犹太揭密很多版本的故事都说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开始仇恨犹太人而事实上1919年(希特勒时年30岁)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实这一说法唯一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就是希特勒的那本印了上百万册的自传——《我的奋斗》 他在自传中说自己是狂热的反犹主义者1923年11月9日的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希特勒被投入兰茨伯格监狱,并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正是这个囚犯身份让希特勒成为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而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一美化自己行为的好机会,虽然那次暴动策划的水平令人实在不敢恭维暴动失败了,希特勒锒铛入狱此时的他十分不安,担心就此失去政党的领导权他的党派虽然四分五裂,但是在1924年5月的帝国国会选举中还是和一些小党派一起取得了6**6%的席位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权,希特勒认为有必要出一本书来指导革命而出书的另一个目的则如1925年7月第1卷出版时的副标题所示:清算于是就有了这本真实度极其不高、语言又艰涩的“巨著” ,充斥着反犹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惯用语,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经历不过这些内容都是为渲染希特勒世界观之大成服务的有关他自己经历的记录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在读者面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国家社会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

      单是他的出生地布鲁瑙就已经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了他写道, “那个地方位于两个德意志国家的边界德意志的统一是我们这些青年人终生为之不懈奋斗的使命 ”希特勒在林茨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那时的他就已经醉心于大德意志国家的理念而在1909年至1913年居住在维也纳的那段时间,他“从一个弱小的世界公民转变成狂热的反犹主义者” 奥匈帝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首都维也纳希特勒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那就是犹太人是“芽孢杆菌” , “披着腐烂的皮囊” ,是“精神瘟疫” , “比从前的黑死病还恐怖” ④因为无论是卖淫还是社会民主主义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背后都有“犹太人”的影子关于社会民主主义,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写道:“我能记住几乎所有那些领导者的姓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犹太人奥斯特里茨、大卫、爱伦波根,这些名字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⑤他还说,他已看穿了“那些关于政党目标和意义的错误思想的面纱” “拨开迷雾就会发现社会民主的字里行间露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微笑的鬼脸” 马克思主义“否认人的价值,挑战民族和种族的意义,并由此剥离了人类存在的基础” 简而言之,希特勒在“维也纳经历痛苦的学徒生涯”时已经看到并总结了“犹太人问题的严重” 。

      他认为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希特勒将自己刻画成一个早期的反犹主义者而所有希特勒传记的作者均几乎不加分析地接受了这种说法,不管是布洛克、费斯特还是克肖费斯特认为,希特勒的反犹倾向早在居住于林茨的青年时期就已经形成而在维也纳,希特勒作为边缘人则完完全全成为了反犹主义者:一个失败的艺术学生,在难民营里也屡屡受挫,对国家和社会不满反犹主义实质上就是“希特勒流浪汉式的仇恨无的放矢的一种形式” , “他在犹太人身上终于找到了发泄对象” 约阿希姆·C·费斯特:《希特勒传》 ,64页费斯特在他书中写道,希特勒加入了“反犹者联盟” ,尽管后来的研究发现奥地利当时并不存在这个组织这种观点似乎离事实更近一些因为林茨是大德意志思想的据点,而维也纳在20世纪初是欧洲反犹主义的中心在那里,不同的反犹主义并存传统的反犹主义源于基督教,因为他们将犹太人看做“谋害上帝之人” ;自由主义的反犹主义谴责犹太人的不宽容和与世隔绝;左翼反犹主义视犹太人为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代表;保守派人士则对犹太人的颠覆精神感到不安从19世纪末就出现的反犹主义和以上这些看法或者偏见都不无联系,并且将所有问题都上升到种族的层面,以至于所有试图融合犹太人的努力都是徒劳。

      在1910年的维也纳——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首都,有大约17.5万名犹太人居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来自东欧而1857年时,维也纳只有6000多名犹太人大德意志思想的领袖人物乔治·李特·冯·匈奈雷号召“滚蛋,犹太人!滚蛋,罗马教廷!”他发誓要建立大德意志民族国家这里还有文才出众的基督教社会党成员、市长卡尔·吕格尔反对犹太人对社会产生影响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英国种族理论家张伯伦还出版了一部伪科学的“巨著” 《19世纪之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顾伊多·冯·李斯特和他的老师、《奥斯塔拉》杂志出版人约克·兰茨·冯·里本菲尔斯发表的关于神秘种族主义的文字,认为人类学研究支持捍卫欧洲领袖种族纯净的思想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对这些观念深信不疑,符合早期希特勒传记作者认定希特勒早期即反犹的说法但是奥地利历史学家布里吉特·哈曼在《希特勒的维也纳》一书中以及在她之前的美国希特勒研究者约翰·托兰都对希特勒在维也纳的那段岁月有与此相左的解读他们对希特勒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显示:一事无成离开家乡的希特勒在维也纳虽然开始思考犹太人问题,但是他将犹太人看做一个独特的民族,其观点在根本上异于反犹主义者他更多的是惊讶于犹太人在文化领域的成就,肯定犹太人的慈善机构。

      在他境遇一落千丈的时候,甚至于跟流浪人之能够证明希特勒在维也纳时期已经成为反犹主义者的唯一证据就是他青年时代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泽克所著的《希特勒,我青少年时的朋友》一书该书说明哈曼是在杜撰书稿在战时就已经写好,相关的章节是库比泽克之后增补进去的1945年,他因为和希特勒的私交被美国人逮捕,在格拉森巴赫收容所关了16个月书稿就一直在家里搁着,直到他被释放后又失了业,才将书稿彻底整理完成,但是缺少了库比泽克承认自己是反犹主义者的章节哈曼认为库比泽克在书中将《我的奋斗》中所号称的反犹主义强加给了他青年时代的朋友希特勒哈曼的结论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说他的朋友希特勒在青年时期就是反犹主义分子,而他则是被希特勒带入了歧途 ”基于很多的证据,哈曼打破了许多陈词滥调 “比如说希特勒的反犹主义情结是因为一个犹太教授还有更加轰动的说法,认为希特勒反犹是因为在维也纳利奥波德城被一个犹太妓女传染上了梅毒而事实上1908年反犹主义者曾高举大旗反对维也纳歌剧院院长古斯塔夫·马勒,而希特勒却始终十分尊敬他并且推崇他为瓦格纳的阐释者 ”哈曼还写道,“在朋友库比泽克的陪伴下,19岁的希特勒在雅霍达家里享受音乐之夜、家庭生活和犹太知识家庭的文化。

      他很喜欢这一切,从未表现出任何一丝反感 ”早在歌剧院的底层站立区,希特勒就认识到了犹太人的文化之美因为他自己也喜欢文化,所以可能对犹太人也有着景仰之情除此之外希特勒有足够的理由对犹太善人们心怀感激 “他1909年流离失所时曾受到许多犹太社会福利机构的恩惠,从公共暖屋到免费施粥,从麦德林流浪人避难所到布里吉特瑙的流浪人之家 ”哈曼如是说希特勒这个时期的朋友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他的既有看法比如反犹分子莱因霍尔德·哈尼氏,当他后来听说希特勒是极端反犹的政治家时瞠目结舌因为哈尼氏和希特勒在流浪人之家时曾发生龃龉,而理由即是希特勒喜欢犹太朋友们希特勒最好的朋友是虔诚的犹太教徒约瑟夫·诺曼,一个来自下奥地利的铜器清洁工他为希特勒提供了衣物,并给他钱花哈尼氏说:“诺曼是个好心人他很喜欢希特勒,而希特勒也很敬重他 ”③希特勒应该跟哈尼氏讨论过反犹主义的问题,并且为诗人海因里希·海涅辩护希特勒十分赞赏门德尔松和欧芬巴赫等犹太作曲家的艺术贡献哈尼氏提到一个名叫西蒙·罗宾逊的犹太独眼钳工,来自加里西亚,隔三差五地给希特勒一些小额资助他还提到一个卖明信片的名叫西格弗里德·勒夫纳的犹太人,来自麦仁,也与希特勒相熟除此之外还有销售希特勒水彩画和素描的犹太商人阿尔滕伯格、兰茨伯格和摩根史泰恩。

      而后者还将希特勒引荐给犹太律师约瑟夫·范戈尔德博士范戈尔德之后也开始资助希特勒哈尼氏提到的这些希特勒的犹太朋友经哈曼查和哈尼氏的论断相关联的还有别的一些说法,比如一位匿名生活在流浪人之家来自布吕恩的男子说:“希特勒和犹太人相处得十分愉快他曾说犹太民族十分智慧,也比德国人团结另一个流浪汉卡尔·霍尼氏也如是说鲁道夫·霍斯勒是希特勒在流浪人之家的最后一个同志一战过去许久之后,他的女儿曾向他问起他老朋友希特勒的反犹主义,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说,在维也纳的时候自己可一点儿都没有觉得希特勒仇恨犹太人哈曼对关于希特勒在流浪人之家里的犹太朋友和非犹太朋友的说法作了一个总结,结论是: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相信“当年那个和犹太人相交甚好的希特勒在成为政客后会变成德国反犹的首领” 早期的希特勒曾是犹太人的朋友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希特勒作为一个艺术家,自然会理解传统艺术观中的世界主义,即审美开放性然而认为希特勒是维也纳仇犹分子的陈腐观念始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希特勒在自传中这么说自己,布洛克、费斯特和其他一些学者也不加批评地接受了这一说法而偏偏是哈曼和她的《希特勒的维也纳》不得不一再被当做他们说希特勒早期即是反犹主义者的证据。

      英国历史学家克肖反用了哈曼的观点因为她的书出版在克肖完成研究的数年之前,因此克肖在书中必须要参考哈曼的研究成果于是他在书中提到了哈曼总结的一些证据,然而却给出了颠覆性的结论他认为:“也许希特勒正如他自己所言,在维也纳时期就开始仇恨犹太人不过那会儿尚且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达,而非一个思考成熟的‘世界观’ 即使他在当时表现出了内心的仇恨,在那样一个被反犹主义深深毒害的社会大环境中也不会被人注意而只要他还需要犹太人为他提供生活所需,就必须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于要说出违心的话这些话有可能就被理解成了他对犹太文化的赞叹 ”按照克肖的说法(当然他无法为自己凭空的说法拿出任何证据) ,希特勒仇恨犹太人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境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母亲的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就提出过这个观点他甚至认为希特勒将母亲的死亡归咎于犹太医生艾德瓦德·布洛赫,因而开始仇恨所有犹太人但是克拉拉·希特勒之死并不能佐证这一观点,因为希特勒一生都很尊重这位医生从18岁开始他就和这位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38年他作为“元首和帝国总理”搬到林茨时还赞赏地提到这位高尚的犹太人,并且日后帮助他移民去了美国布洛赫医生在美国曾说,青年时期的希特勒一定还没有成为反犹主义者。

      他说:“他那会 除此之外克肖还列举了造成希特勒仇恨犹太人的其他原因,如“拒绝、孤立和越来越严重的困境” 在20世纪初的维也纳,犹太人在经济、文化和媒体领域成就卓著,而希特勒却始终只能混迹在社会底层大部分生活在这个多瑙河畔的大都市里的犹太人都是中产阶级从东边移民来此的东正教犹太人在维也纳也随处可见,他们十分窘困地生活在内城区或者利奥波德城的犹太人贫民窟,占那里居民总数的2/3希特勒在维也纳所结识的犹太人也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和他一样的穷光蛋;另一类则是出售他绘画作品或者是为他提供生活所需的小商人希特勒为什么要仇恨这些犹太人呢?可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如果不是从维也纳开始,那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是在他迁去慕尼黑的1913年5月吗?当然在这个巴伐利亚首府也有许多激进的大德意志民族主义分子其联合会主席克拉斯在1912年用笔名出版了具有反犹倾向的《如果我是皇帝》一书,引起社会右翼人士的强烈共鸣与此同时,慕尼黑当然和欧洲其他大都市一样也有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知识分子“反犹沙龙” 不过由于巴伐利亚的独立意识很强,大德意志的愿景在慕尼黑比起其他地方来没那么受欢迎慕尼黑人多为天主教徒,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导致他们对犹太人的反感。

      而越来越多的犹太人从东边迁来慕尼黑也使当地人产生自卫的心理然而慕尼黑并非维也纳,反犹主义在这里还不算太出格费斯特在书中写道,在施瓦宾艺术家云集的小酒馆,希特勒结识了新的朋友, “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邂逅” 那里的人多偏左翼,抵制反犹主义希特勒自认是艺术家,于是觉得反犹的立场不太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在那段时间内没有人认为希特勒是反犹分子或者经常把犹太问题挂在嘴边为什么他在极端反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