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的天堂说课稿.doc
4页《鸟的天堂》说课稿天岗中心校 徐焕丽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分析 《鸟的天堂》是长春版版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写了大容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文章意境幽雅,语言朴实、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年级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上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 那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编者的意图和文章的特点,我把领悟作者抓住景物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列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我教的班级学生基础教好,学习较主动、自觉,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
但感受语文的灵敏度和顿悟力还较薄弱因此,我把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成功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轻松和谐、书生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针对以上的教学思想,教学本课时我交叉使用“四读”法(即外读、通读、熟读、捕读)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观察法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时,我借助电教手段,把声、像、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通过外读,了解作者简历、写作背景及有关“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越过字词障碍,通读全文,初步感知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通过熟读,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捕捉文章信息部位,引导学生更深一层的感悟大榕树枝繁叶茂的静态美及众鸟活动的动态美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鸟的天堂》课前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归巢》)学生通过倾听、想象、自觉进入音乐所描绘的流水丁冬、众鸟纷飞的意境,接着让学生把听到的和联想到的告诉大家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展示预习成果,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被音乐语言所感染,自学进入学习状态后,我让学生把“外读”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南国风光的神奇及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激发向往和追求美好自然环境的情感 (三)研读重点部分 领悟文章中心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我将紧扣“树大”、“鸟多”两个重点部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领悟文章的中心 1、精讲“树大”部分,领会表达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疏通学路,深刻领会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途中的心情后,我设下悬念:作者和朋友划船到一处地方,看到了什么?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我边播放课文第5-8自然段的录音,边用投影仪放大与之相关的插图,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怎样的景象?他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大榕树的?学生在认真听、仔细看、动脑想的过程中,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之后,我让学生分别找出远看大榕树及近看大榕树的段落,抓住量词“许多株、一株、两株、真是一株”读出榕树的庞大;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重点指导“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中的“簇”和“堆”读出树叶的多,长得茂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读出色泽美学生在读中充分感悟,入情入境从而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自主学习“鸟多”部分,发展迁移能力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鸟多”这一部分学完后反馈学习方式、汇报学习收获从汇报交流中,结合电教手段,抓住“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中逗号的用法,体会鸟的种类和作者的欣喜;通过引导读好“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和“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体会鸟的活泼可爱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等句子读出鸟的多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从而深刻地体会动态描写手法的精妙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的框架,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清晰和具 体,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