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关于《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doc
3页关于《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政府管理要进步不仅行政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二、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三、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四、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这些特点给政府行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国有资产的损失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正是要从改变这落后观念入手 在《政府精细化管理》中温德诚先生站在了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用细致的说明与合理的分析告诉我们:农耕文化影响的不仅是行政主体还有对象要为政府管理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出一分力作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分子不管是行政主体的组成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是行政对象——广大群众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认真考虑自身的不足并参照这本书的建议整理出合理改进的方法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温先生心中精细化不仅是一套理论与方法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精细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对时代的要求还代表着必须紧持的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代表着为国家为集体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强烈责任感甚至还代表着知识分子执着而理性的人文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