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向群处长广东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ppt

8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9966492
  • 上传时间:2018-08-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61M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黄向群 2011.6n两大主题——公平、质量n两大任务——适应城镇化,克服功利化一、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主题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当前社会对教育最为关注的两大话题: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n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n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n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n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n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n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n公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 教育不公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解决教育不 公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教育本身的发展 也要求从普及到公平(义务教育的属性)n质量——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 旺盛,人们已不满足有书读,还有读好书, 不满足硬件好,更要求师资、管理、教学好 教育必须完成发展模式的转轨(规模、硬 件——质量、软件)(一)关于促进教育公平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n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 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 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 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 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 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 平1、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市域、其他 地区县域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 年,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市域、其他地区县 (市、区)域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n2011年3月11日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其中提出:根据广 东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到 2012年底,全省121个县(市、区)全部实 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到2015年底 ,全省10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 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 n问题:校际差距明显;教育资源不足;推进 均衡发展动力不够n对策:增加教育资源;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政 策;创新教育资源使用机制;落实政府均衡 发展的责任。

      n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是重要抓手n截止今年年底,珠三角87%以上的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已经过验收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其中佛山、东莞、中山达到100%,深圳 99.1%,顺德区98.5%经济欠发达地区规 范化学校建设也有较大的进展,验收达标率 达27%,其中惠州89%,韶关、揭阳50%, 清远49%n按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 规范化学校覆盖率37.78%,其中欠发达地区 27.8%,河源5.88%,茂名10.08%,汕尾 11%,湛江16.68%2、关于扶持困难群体三种困难群体:n随迁子女n留守儿童n残疾儿童随迁子女n2010年,全省共有跨县区非户籍义务教育学 生313.88万人(含随迁子女和其他非户籍学 生),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 27.23%其中:随迁子女242.84万人,占全 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省外户籍在 粤随迁子女135.98万人,占全省随迁子女总 数的56%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数量增长情况表年份义务 教育 非户籍学 生数万)占全省义务 教育 阶段学生数 比例其中外省 学生数占非户 籍学生 数比例1998171.33% 1999251.92% 2000644.86% 2001805.89% 20021007.17% 20031238.44%49.2740.06% 200415210.14%63.6241.86% 200518011.77%74.2441.24% 200620613.44%92.6744.99% 200724416.26%115.447.30% 2008269.717.54131.148.61 2009278.6920.03133.948.05 201031327.23159.550.84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n《义务教育法》(2006)第十二条 :父母或 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 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 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的条件。

      n《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教基 [1998]2号)(原国家教委、公安部1998年3 月2 日颁布):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在流 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困难n流入地公办学校学位紧张,非户籍学生入读 公办学校难;n入读公办学校要交借读费,经济困难家庭子 女入学难;n民办学校收费高,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难以承 受;n民办学校尤其是专门招收外来工子女的民办 学校办学条件差,无法接受良好教育n我省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人数从2009年的 104.41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22.15万人,增 长17%;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也从 2009年的49.5%增加到2010年50.30%,其 中粤北和东西两翼90%以上随迁子女在公办 学校就读,珠三角9个市中有5个市随迁子女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50%,如江门 92.14%、肇庆78.80%、佛山71.47%其他 市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也逐年提高 留守儿童n2010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 校生共计92.42万人,分布在全省20个地级以 上市(深圳市没有留守儿童)其中:小学 生54.49万人,初中生37.93万人;在县镇学 校就读的42.59万人(小学生14.60万人,初 中生27.99万人),在农村学校就读的49.83 万人(小学生39.89万人,初中生9.94万人) 。

      n从省妇联获悉,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 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广东的留守儿童 约有431.26万人,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 区 n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n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n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n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n留守儿童与辍学n留守儿童与行为偏差残疾儿童少年n实际入学率仍然偏低n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滞后,条件较差n随班就读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二)关于提高教育质量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n涉及太多的方面:观念、体制、管理、评价、招生考试、办学 条件、师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n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 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 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 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 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 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 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 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 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关于课程n问题:未能全面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课程实 施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课程教材本身的 局限(难度、进度)n对策: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实施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开展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关于师资:n问题:结构性紧缺;素质不高;工作主动性 不够(民办学校教师缺安全感,公办学校教 师缺危机感)n对策:多渠道培养;多方面培训:深化人事 制度改革,增强活力二、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任务n适应城镇化n克服功利化(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镇化与义务教 育可持续发展对策n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n城镇化带来人口分布和流动新格局n人口布局对资源配置的新要求n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 题《广东省城镇化发展评估报告(2006)》全省城镇化的实现程度较高,但各项指标不尽相 同全省城镇化综合发展的实现程度达到了69.66% 各单项指标中,城镇集聚发展水平,城镇环境建设 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的实现程度较高,如城镇人 口比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万元GDP能耗、农民人 均纯收入等指标实现程度均在70%以上,城镇要素流 动水平,文明发展水平的实现程度相对较好,如高速 公路网密度、城镇污水处理率等指标的实现程度介于 60—70%之间;城镇生活服务质量方面有待加强;社 会保障覆盖率实现程度仅达到22.6%,与目标值存 在较大差距,是城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

      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n城镇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n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问题n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调整问题1、城镇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n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第 五条 :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班额一般 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班 ,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n全省班额80人以上的班小学有1555个,初中 1052个;90人以上的班小学有733个,初中 398个n广东曾经出现:陆丰市原有21所中小学、约 2.7万学生由于班额太大而实行“两部制” n东西两翼部分地区,特别是惠来、陆丰、普 宁、潮南、阳春、吴川、雷州、廉江等县( 市、区)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十分普 遍 n惠来县36所中学中平均班额80人以上的有15 所,最高班额130人;雷州市城镇小学多数班 额在90人以上,最大班额达120多人 摄于雷州市一小学:几十平方米的课室 密密麻麻地挤了100多名学生 摄于雷州市一小学:课桌间距不足30公分摄于惠来县一小学:一张1米宽的课桌3个学生共用 2、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教育质量问题n一方面,城镇学位紧张,大班额严重,急需 增加投入兴建校舍、配置师资;n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班额变小, 师资难以安排,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粤北山 区某镇:人口出生率从1980年的23.28‰下降 到2006年的9.76‰) 。

      n为此,必须加快调整学校布局,既要为城镇 提供足够的学位,也要减少农村教育资源的 浪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n2010年全省小学在校生848.6万人,比2005年 年递减4.48%,城镇学生505.4万人,比2005 年年均增长1,5%;城镇学生占全省的60%,比 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的比重下降7.5 个百分点全省初中学生5年年均增长1.6%, 城镇增长3.3%,城镇学生占全省的78%,比 2005提高6.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学生数5年 年均增长7%,城镇增长7.3%,农村学生为0增 长;城镇学生占全省的93%,比上2005年提高 2.6个百分点n村村办学校:1995年小学在校生883万人, 24628所小学,平均每所小学358人n2010年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16218 所,小学共14033所,50人以下1112所,100 人以下2984所,200人以下6945所;初中共 2185所,300人以下214所,500人以下454所 n随着农村小学生源的减少,现100人以下的小 学有的县已占到三分之一n韶关小学904所,50人以下348所,占38.4%, 100人以下505所,占55.8%。

      n鼎湖48所小学200人以下30所,100人以下13 所n学校布局调整既要积极,更要稳妥n必要的地方仍然必须保留学校或教学点n要解决好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n寄宿制学校要配置生活设施,安排管理人员n千方百计解决好住宿学生的营养问题3、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调整问题n流动人口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区域分布集中 ,全面解决其教育问题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 的困难(土地、校舍、师资、经费等);n流动人口子女情况复杂,类型众多,其中不 乏奔着优质教育资源而来的,无条件接受有 可能会形成“读书洼地”效应,引发一系列 的问题(生源的分布和资源的利用);n流动人口子女流动性大, 教育发展规划面临 很大挑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