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历史教学时序观.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110659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历史教学时序观什么是历史呢?历史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 成的连续过程,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 区别在于,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只在现实中残存 着遗迹、遗物、文 字记载及其延伸体,而自然科学(除史地学、古生物学等少数 学科外)的研究对象都存在于现实之中,自然现象时常重现正是这个区别,让历 史科学比自然科学重视时序因为以时序为基础,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 清历史发展脉络,所以通史在历史科学中占有突出地位时间从纵向反映出历史 事物的前后顺序及 其演变交替的风果关系,是构成历史的要素,时序是唯一能够 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线索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是既往的、不重复的 如果没有明确的时序意识,学生就会把诸多历史事件看成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 不可能明白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可能搞清历史发展的来龙 去脉新课程模块专题结构虽然注重了与初中课程的衔接,也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并且也遵循了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是打破了原有的通史体系,学生仅靠自己的 学习,很难形成历史时序意识I天I此,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的时序性教学是 历史学科本身的客观要求。

      如果能够翻阅一下中外历史课程标准,也可以发现,进行历史的时序性教学 也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打破了以前 历史课程的通史体的编写体例面对“模块+专题”的教材结构,作为历史教师 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高中生学习历史的一个前提基础 就是,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通史知识C否则,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师也无法在 学生没有必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面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强调时序性教学不是要M到以前的 通史模式的教学,时序性教学的最终R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能够从宏观和整体角 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何进行时序性教学呢?笔者经过 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反思,认为时序性 教学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渗透1、宏观时序性教学策略鉴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殊结构,笔者认为宏观的时序性教学应该立足于整 个历史课程或者是整个模块立足历史这门课程的意思是,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进行整体谋划,打破必修和选修的天 然界限,注重必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整体史观 和全球史观。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在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打开 教材的目录,然后以目录为载体,以政治文明为主线,将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 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进行整合,使学生明白,他们即将学习 的是一个有系统逻辑的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他 们要学习的必修一内容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大致有三个历史阶段,即 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农业文明,公元1500 年以前,生活在世界东西方不同地区的民族,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颇具民族特 色的政治文明早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我们的祖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管 理让阔的疆域,创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集权奴隶制为主要特征的 东方的政治文明;儿乎是同一时期,在爱琴海沿岸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运用自己的 智慧创作出以民主和法制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奴隶制文明人类早期的这些政治文 明对其所在地区以后的政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3世纪,中国建立 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开始,中国的历 代统治者先后建立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在早 期由于适应了当时的国情,不仅巩固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出现了汉唐盛世, 而且也创造了上独一无二、长期领先世界的先进文化,引领了古代世界的发展潮 流。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由于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思想 科技的进步,从16世纪开始中国开始落后同一时期的西方,继希腊罗马文明 后,由于没有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处于散乱状态,始 终没能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这一时期的欧洲被成为黑暗的中世 纪人类进入公元1500年以后,以东方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微观时序性教学策略微观时序性教学是指,以单元或某个专题为单位进行时序性教学以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教材的顺序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定都天京,学生感 觉是在按这一运动的发生发展来介绍的可是接下来的却是《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夭京变乱和天京陷落教材的编写者可能是在强调《资政新篇》 的地位,那么是否考虑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学生容易把天京变乱和《资政 新篇》的历史顺序弄颠倒,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场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 当然也很难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这与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作为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 在学习这个内容时遇到的困难如果能够按照时序性原则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重 新整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在初中综合课程标准中,已经看不出历史的整体脉络,教材也很难 显示出历史的基本结构和系统,因此,要学生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无异于天方夜 谭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虽然在某些方而增加了能力,但是三年下来,初中 生不可能学到通史知识;一些历史的基本思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很难形成, 在这种基础上进行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出现了认识上的困难如果说过去初 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弊端是通史基础上的重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影响 教学的话,那么在综合基础上进行“专题+模块”的综合学习,同样会导致学生 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使学生在跨入高中阶段学习出现了一 道靠自己很难跨越的门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