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doc
3页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五里墩中学陈淑元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学生的参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 效率与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本文结合 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师生关系、导语设计、问题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小 组合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主体、课堂参与度、兴趣、评价新课改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课堂参 与度而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从时间上看,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纵 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民 情等,它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内容甚至十分枯燥与乏味那么,历史 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 参与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尊重、关爱学生,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信其师,亲其道作为 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信任自己,就必须先信任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在平时的 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余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等,尽可 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努力营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 到愉悦,并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兴趣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开篇就能 引人入胜而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 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 此,一节课的开头要尽可地把学生吸引住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教学《三国鼎立》时,我就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开头: 准备了一些谜语,由学生猜三国人名,并给予小奖品,这样的开头,达到了激发 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学的其它环节顺利展开1) 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育家朱熹说: “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学习与思 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惑的过程教师在历史教 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先感到“前途迷茫”,然后激励他们去“拨 开乌云见青天”,当学生“见青天”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 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述《五四爱国运动》时,我巧妙设置了 这样一个质疑:“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 切特权,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益归还中国,为什么遭到无理拒绝? 为回答这一问题,学生纷纷动起来,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 后大家通过相互讨论后认识到“是因为中国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使学生 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是中国在外交上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鼓励他们要认真 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多做贡献,争取祖国的早日强大,扬眉吐气。
所以只有当学 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时,才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 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三) 讲述历史故事,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 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 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很肤浅,需要老师不时加以点拨 如何巧妙运用历史故事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我们历史老师常常的探 讨的问题如在教学《戊戌变法”》时,我讲了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样比平铺直叙的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在讲述《亚非文明古国》时,我给学生补充讲述了 “金字塔之谜”等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 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个精美的课件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个内容精彩的 课件往往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 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还能加大课堂容量初中学生仍然 处于感性思维状态,多媒体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尤为重要,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 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红军长 征》时,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可以将长征路线生动形象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 通过图片和影视剪辑展示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这样通过学生 自己观察并归纳长征精神远比老师直接讲解的效果好五)多方尝试,革新教法,避免课堂的单一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展示 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学生抽签领取展示任务;教师根据任务难易度 确定分值,由学生自行选择展示任务;竞赛法(主要在完成知识建构时,由最先 完成的小组展示或者是同一内容,两组竞赛,最先完成的小组进行展示)等, 尽可能避免单一的展示模式六) 充分发挥师徒互助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 建学习小队子与学习小组,以师傅带动徒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七) 以评促学,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 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 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 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 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 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
评价方式要多样,我在 平时的课堂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全组课堂展示评价、师徒互助学习评价、 作业评价、检测过关评价等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 的可采用曰头表扬、鼓掌祝贺、点赞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 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 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 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就会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