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35005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4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5)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 (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足够的空气) 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温度)、 (水) 、 (空气)等,它们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缺少(水) (第一课)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 (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 , (黏质土), (壤土)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8、 (豆苗) 在(沙质土) 中生长情况最好, 因为沙质土疏松, 透气性好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 )中生长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12、茎有哪些作用?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答:1、防止水土流失;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15、像鸟类的迁徙, 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第七课)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第八课)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2、植物具有(向光性) , (向水性), (向地性)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4、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 )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5、动物防御敌害的方式:放臭气:臭鼬、黄鼠狼蜇刺:蜜蜂变色:变色龙、比目鱼、雷鸟喷射毒液:蛇、蝎、黄蜂逃跑:鹿、兔、羚羊盔甲:乌龟、蜗牛、犰狳,穿山甲装死:负鼠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尖刺:豪猪、刺猬保护色:蝗虫,甲虫记忆巧门:臭刺变毒桃,亏死泥煎包6、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答:动物: 1 迁徙,如大雁,燕子;2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熊;3 加厚羽毛:如麻雀;4 加厚皮毛、脂肪:如熊狮鹿狐狸;5、产卵过冬:螳螂,蝗虫。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掉光树叶,减少养分消耗;2、常青树分泌一层蜡质,既防寒又减少了水分蒸发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12)1、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受(芒刺和狗毛)的启发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哪些方法减少污染?(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括号里的问题答案也是下面的答案答: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无铅汽油,步行或骑车上班;建立自然保护区;告别一次性筷子;不吃或少吃炒烤(为什么要少吃呢?因为烧烤的烟会污染空气嘛)第四单元:冷和热(13—17)1、加快热水变凉的方法(有筷子搅拌), (用扇子扇)等2、当屋内温度比屋外高时,开窗后窗帘会(向窗里飘)3、金属,陶瓷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弱是热的不良导体4、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对流 ),(辐射 ) 5、手捂热水袋取暖——传导传热火上的锅烧热了——传导传热暖气使屋内空气变热——对流传热锅里的水热了,馒头蒸熟了——对流传热水被太阳晒热——辐射传热6、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7、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 ,结冰水的温度是(0℃)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 ,成熟鸡的温度是(41.5℃)8、用手不能精确感知物体的温度,只能用温度计才能测出精确的温度9、焖烧锅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焖烧锅的外锅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10、热能从(高温物体) 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 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1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端锅时不烫手,不只是为了美观耐用12、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13、暖气片要要安装在低处,空调、换气扇要安装在高处14、使用空调,夏天应将扇叶向(上)吹风; 冬天将扇叶向 (下)吹风,这样才有更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15、太阳能热水器要安装在(向阳)的坡面,(日照时间)较长的楼顶、屋顶、阳台16、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 颜色越浅, 吸热能力越弱 冬季要穿(深色)的衣服,夏季要穿(浅色)的衣服17、食盐、煤灰和沙子, 谁能使雪快速融化?当然是煤灰,因为颜色深,吸热能力强18、保温箱一般涂成深色,油罐有涂成浅色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保温箱的深色更容易吸收热辐射,油罐车的浅色可以反射辐射热。

      19、冬天,将纸片分别放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 ),(上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时因为室外的冷空气比室内的热空气重,室内的热空气要上升,带动纸片往外飘,室外的空气流动到室内补充,带动纸片往里飘20、孔明灯是利用了(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21、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答:羽绒服中的羽毛蓬松多空,内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羽绒服可以保暖22、举出保温的例子:答:1 冬天穿上羽绒服; 2、利用暖水瓶储存热水23、举出散热的例子:答:1、电视机后壳上有许多小孔,2、电动机用金属材料制成多片状3、使用排风扇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18—21)1、我国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P71 2、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 )、(猛烈摇动 )等地动现象叫(地震)3、地震能引起 (山崩)、(地裂)、(水灾)和(火灾 )等4、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 )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5、地震前的征兆有哪些:答:1、井水水位变化; 2 动物行为异常(鸡鸭不回窝,鱼跃出水面);3、不寻常的微波;4 大地变形; 5 瓦斯泄露6 地震有哪些危害?答:1、地震能引起山崩、 地裂、水灾和火灾等; 2、建筑物倒塌和损坏;3、人身伤亡; 4、大量社会物资损失;5、发生瘟疫。

      7、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1、熄灭炉子,拔掉电源,2、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3、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8、火山喷发有哪些危害?火山喷发能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城市,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9、火山喷发虽有危害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1、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 2、火山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3、火山常发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胜地10、根据岩石的形成,地质学家通常将岩石分为(沉积岩), (岩浆岩),(变质岩)11、沉积岩是由一层层沙子和淤泥固结而成的;岩浆岩是由熔岩冷却凝结而成;变质岩是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12、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 (海洋生物 )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P69 13、 (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 ),它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P77 14、山地里有丰富的(岩石矿物 )和(动植物资源 )长期生活在山地中的人们形成了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5、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花岗岩)建造的,磨刀石是用(砂岩)制成的。

      建筑工地上用的小石子是用(石灰岩)碎制而成16、在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当受到来自地球内部各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上的(火山喷发)现象17、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第六单元:环境与保护(22—23)1、1989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又制定了保护资源和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组成了环境保护法体系,有效控制了污染2、 (环境污染)以及(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3、 (空气监测)、 (水体监测)、 (机动车尾气监测) 、城市交通要道的 (噪声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4、看课本 87 页,熟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和中国环境保护徽5、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请谈谈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6、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答:我们身边严重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遭到破坏。

      空气污染是由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废气引起;水体污染由生产生活中的有毒有害废水引起;土壤污染由于农药、 化肥的大量使用;环境的破坏是由于植物的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造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