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题库.doc
5页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题库一、简答题1. 为什么报纸和广播电视都提倡依托新闻配发言论?【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依托新闻报道配评论的好处主要有:(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新闻报道一般是平面地向受众展示事物的现象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事件的要点、实质,进一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清晰的认识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形式多样,既有大方向,又新鲜活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①由于新闻评论依托报道所提供的材料来提出论题,引出由头,或者通过评价重大的典型报道,分析典型事件的意义,或者以典型报道中的事件为由,集中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点,加以引申发挥,立论就具体、自然、及时,针对性特别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②由于论述有具体的依托,主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具体分析展开,论述有特定的范围,可以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比较容易写得具体、深刻。
③由于开门见山,就事论理,还可以省掉许多论述的笔墨,使评论写得短而精 2. 广播评论的写作和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答案】(1)论题具体,不枝不蔓新闻评论以逻辑思维为主,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其内容一般比较概括和抽象对于诉诸听觉的广播媒介而言,让受众听懂评论的内容并在记忆中有所留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抽象的论题具体化,把分散的论点条理化,并有所集中,使听众在有限的收听时间内,能够明晰地把握论题和中心论点2)论据得当,事理交融同其他媒介一样,广播评论也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为了给评论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在广播评论中,应选取新鲜而典型的论据,以此引起听众的兴趣,进而在叙议结合中表明态度、做出分析3)语言平实,宜于听知广播评论是写给人听、说给人听的,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和议论方式的深入浅出既是它的基本特点,也是写作与制作的基本要求4)重视音响,配合协调音响是广播评论有机的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来,音响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广播评论其作用也从开始时引出话题、渲染气氛,过渡到回溯背景、叙述过程、参与议论等 3. 什么叫社论? 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社论的含义社论代表媒体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某级党委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2)社论的主要任务①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前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提出任务②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与方向性的事物加以评述,表明编辑部对此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受众认清这类事物和现象的实质,有时并阐明对当前工作的意义和影响③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依托,就全局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或为重要外事活动发表礼节性评论 4. 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革新又有哪些发展?【答案】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宣传包括言论工作的根本原则1)新时期的新闻评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短小精悍、求真务实的学风和文风在恢复言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有所发展和革新其中包括言论的小型化和多样化方面有了突破,言论的针对性、新闻性和群众性开始得到加强,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由原有的主体评论一枝独秀发展为专栏评论、记者评论乃至声像评论等百花争艳的局面,并涌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专栏评论和评论作家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除了报刊评论蓬勃发展以外,广播评论也真正兴旺起来广播评论作为一种独立的评论样式,开始得到新闻界的认可3)电视评论类节目蓬勃兴起十分重视对新闻信息进行综合性深度加工的评论类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这样的栏目,以此作为体现电视台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4)报刊评论、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是传统三大媒体的评论,随着第四媒体一一网络的兴起,另一种新型评论一一网络评论也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发展以前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凭借其特殊的条件,通过其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控制着社会舆论,而网络评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相对垄断的格局,使言论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这里,媒介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普通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扩大,他们可以对事实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更重要的是,网络使普通人获得了发表并且广泛传播言论的途径 5. 新闻评论的语言有何独特要求?【答案】(1)语言要准确、简明、富有哲理①新闻评论要以理服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而准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要借助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评论中每个问题的提出、每句话的判断都力求准确、恰当②评论叙述力求简练,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如果应当概括不概括,大量使用记叙、描写的语言,评论文章就将变成记叙文③评论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通俗的分析论述结合起来,使读者易于接受2)善用形象化笔法与语言形象化是语言艺术中的重要因素评论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吸引人,就要说理形象化,或称“寓理于形”,把言论写得绘声绘色,幽默犀利。
①把抽象的概括同形象化的具体描述结合起来,把所要议论的事物加以描写和渲染,使其栩栩如生②寓庄重于诙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等修辞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③化平凡为神奇,运用通俗化的口语或成语、民谚来说理3)讲究修辞,巧用典故和文言古语①富有文采的新闻评论要讲究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设问、反问、排比、回环、借古喻今等排比修辞使论述显得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回环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密切关系,形成一种智趣②评论写作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语,并注入一些新思想,可以借古喻今、训导后人历史典故既可以增加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又可借其典型事例为说理论证提供事实论据4)多用有表现力的群众语言用群众语言表达某种思想,往往能收到生动传神、简洁明快的效果,引起读者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6. 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答案】19世纪90年代中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席卷中国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国人办报活动的高潮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成为维新派办报的代表人物其中《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和《湘报》影响最大。
①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认为报纸书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维新派思想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 一、简答题。












